在陪兒子稅錢閑聊的時光里,問兒子“明天早上想吃什么?”,兒子在那兒想,還沒回答我吃什么,而我心里已經有了答案。
最近大家都在曬自己的廚藝,什么煎炒烹炸,無所不有。而朋友圈比較讓人心動的就是麻花,看起來蠻好吃,而且,迎合我現在想吃油條豆腐腦的胃。
于是,和兒子閑聊、數羊、大大的擁抱之后,就拿起手機,迅速查到了“家常麻花”的做法。
說做就做,誰說早上不能吃炸麻花?我就來搞一搞,雖然已經半夜11點。
第一步,發面。400g面粉、一個雞蛋、一點酵母、一點鹽、兩勺白糖(事后證明要兩倍的量,最好再放些蜂蜜)、一點花生油(事后證明放花生油會有一股生的花生油味兒,下次可以改進,要么放熟的,要么不放),活好,用保鮮膜蓋上,再蓋上蓋子。
第二天一早,雖然晚上睡得不咋地,凌晨4點醒了之后,再睡就又做夢了,但心心念著我的麻花,還是在八點多就起來,開始搗鼓我的麻花。
于是就來到了第二步,揉面。把面團在盆子里、面板上反復揉搓,直到把氣泡都揉出去,面團變得柔軟。然后,搟成長方形的面餅,這一步要花大力氣使勁兒搟,我兒子可幫了我的大忙。小家伙用盡全身力氣,搟啊搟,但是,面又縮了回去,嘴里還念著“媽媽,這面怎么這么不好搟呀”。好不容易,我們倆終于把面搟成了大致的長方形。
然后,就是關鍵的一步了,制作麻花本體了。把長方形面餅切成一條條的,然后每個再揉成細長條。對折,擰勁兒,像擰繩子一樣。然后再對折,再反方向擰勁兒,就成了。
把做好的麻花放在面板上,用保鮮膜或者濕布蓋上,再放20分鐘,熟稱醒面。
然后醒面20分鐘后,就可以下鍋了。這時候,讓老公開始做菠菜湯,我開始在鍋里倒入花生油,開炸。
說明上說是油到三四分熱,其實,就是把筷子放到油里,稍微有一一點點氣泡的時候,開始放麻花。可以放好多,基本上把油面占滿。然后,隔個半分鐘就翻動一下麻花。直到麻花炸到金黃,就可以撈出來放到盤子里了。
不出10分鐘,麻花就炸好了。顏色金黃,誒唷,這個賣相還是不錯的。和朋友圈的有一拼嘛,我這心里好有成就感。
可不知味道如何,嘗一口,表皮有些酥,里面還好,不硬,但是沒有那么軟,就如篇頭說的還有點花生油味兒,甜度也還有點不夠。
在我們吃的時候,把蜂蜜抹在上面一點點,誒唷,蜂蜜麻花的味兒就上來了。麻花就菠菜湯,老公大口大口的吃著,兒子也是小手拿著蘸著蜂蜜,吃的小嘴兒這個香甜。
還好還好,我的第一次家常麻花成功了。下次,要不要挑戰下油條?這個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