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
隔三差五我們就會看到這種雞湯文《年輕人,你為什么不加班?》《成長,就是和自己的缺點死磕》《一開始弱沒有關系,若太久就是你的錯》《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努力》《你見過洛杉磯凌晨四點的太陽嗎?》《巴菲特只睡四個小時》。雞湯我先干,游戲還得玩。
我經常會想究竟是誰寫雞湯文?他們都是什么人?他們經歷過什么?他們真的很成功嗎?他們成功的定義是什么?有誰是靠看了雞湯文,奮發圖強,一舉成功的?這些問題我沒有找到答案,或許我永遠都找不到答案。
為什么會有這篇文章?
這個題目并不是我擬的,是馮大輝擬的。然后我還看了一篇文章《為了進階,你愿意放棄什么?》,感覺很棒,最后就有個這篇文章。主要是記錄自己的一些經歷感悟。
如果你趕時間只看粗體的字就可以了。
信息泛濫
面對信息泛濫的今天,社會上一個獨立的個體很難不被影響,注意力很難集中。你說你出污泥而不染,我只能說你天真又善良。我們無時無刻被信息轟炸,手機系統的消息推送,朋友圈的各種轉發,同事之間的吹牛侃大山。
你在小小的工作間就可以掌握世界的各種信息,這是時代給予的。“我覺得中印沖突持續不了一周,印軍就會撤離”,“洪都拉斯的抗議示威不會成為氣候,都是窮瘋了的人”“隨著國內經濟形勢的走好,股票會迎來一波新的高潮”,“關于84嘛,呵呵,我就不多說了,需要資源的待會找我”。你儼然成為同事朋友同學之間的智多星,掌握這著各種最新的信息資料。
手機桌面應用已經超過四屏,你一個都舍不得刪,然而就是這些看似有用的信息,你是刷了一遍又一遍的微博,朋友圈,抽屜,推特,今日頭條。只看標題,甚至內容是啥都不知道。你每天不厭其煩的來來回回的刷著各種信息,成為信息的自動轉發終端,把消息再一次的傳遞出去。
你認為自己很努力,沒有誰能像你這樣,即使網上兩三點還是床上刷著各種頭條,害怕錯過了哪怕是一條新聞,邊吃早飯邊接著刷。到了單位,學校你就可以開始侃侃而談,時事八卦信手拈來,不亦樂乎。
目前各個行業都會想盡辦法把他們的消息告訴你,占據你所有的時間,電話,短息,微信,視頻,直播就是這樣一步一步把你的時間榨干,殊不知,你還覺得自己還挺忙的呀。其實只是被一堆垃圾信息填滿你的業余時間。
你可能會說,本來業余時間就是休息,休閑的,為什么要搞得自己那么忙?這個時候你忘了那碗雞湯了嗎?《人生的差距在于你的業余時間怎么利用》。
賢者模式
你曾經多少次把剛剛卸載的APP,游戲重裝回來,告訴自己,我就娛樂一下,以后都不玩了。
你曾經多少次從體重秤走下來的時候告訴自己,以后再也不吃燒烤,小龍蝦了,要每天運動。轉眼又想“吃飽了才有力氣減肥,最后一次了”。
你看著自己的目標一個個被遺棄在角落里,偶爾看到雞湯,喝了一口,醍醐灌頂,馬上去角落里面把去年定下目標翻出來,然后第二天又丟在角落。就這樣沉沉浮浮,你以后習慣了這樣的自己,知道自己只是差一碗雞湯,并不是自己不努力,就是那么一點點火候沒到。你一直在等,你知道一定會有那么一個時刻自己可以重新振作,重整旗鼓,因為很多歷史就是這么寫的,你離成功只差一次機會。
然而,你早就倒下了,永遠都等不到那一刻。
你為什么要努力?
如果你找不到這個理由,你肯定不可能去努力;即使你找到這個理由,往往都很難做到努力。
朋友到深圳寶安區機場附近的農村做基層調研。那個地方是很多工業區的集合地,本地原著建有很多自建房,大多有七八層高,一戶有五六棟是很正常的情況,收入一般通過收租金和年底分紅。年收入基本都超過一百萬。那么當地的年輕人怎么過日子呢?長輩的要求只有不要吸毒賭博就可以了,家里有錢不需要你努力賺錢,犯不上。因此當地的中青年學歷不高,一般當個聯防隊員,晚上喝酒打牌。月收入2000-3000,比游手好閑好一些。
為什么要努力這個命題在他們眼里是一個偽命題。”只有窮鬼才需要努力“。你那么拼命,一天加24小時班,所有的時間都在努力,甚至沒有性生活,還不是在深圳買不起房。我隨便出租一下,一個月就有差不多10W。
那么你找到努力的理由了嗎?我就想努力的做一個包租公,然后不用那么努力。
我們嘗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1,想要更大的房子
2,擠進上層社會,拿到更多的社會資源
3,想賺更多的錢
4,想要有名氣
5,。。。。。。
鬼知道那些人努力的人都經歷過什么?你以為自己每天多讀兩本書,少看一集美劇就是努力。
必須要找到一個可實現,可持續提供精神沖擊,精神能量的目標才能讓自己努力。
你說我要努力減肥,可能剛開始去私教,興致勃勃,很顯然沒幾天你就堅持不了了。
但是,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男人去追求一個女人的時候,而且是還沒追到手的時候,男人是最能堅持的。無論翻山越嶺還是買一年的早餐都是輕易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因為那個目標一直給你精神能量和精神沖擊。
好了,現在告訴你,你減肥成功,你就可以成功牽手女神,對了兩個月之內喔!我想,超過80%的男性可以輕易完成。但是要你努力學習英語,兩個月之后既可以看美劇不用看字幕了。我想,不錯過5%的人可以完成。
從側面也可以找到那么多成功學書籍暢銷的原因。一個問題是,這些暢銷書買回去之后,你根本就沒有翻閱過,你不可能會成功,所以下一次你還需要買。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這些書根本不會把真正有用的解決方案告訴你。為什么?如果每個人看多數之后都可以努力的達成自己的目標,每個人都很成功,每個人都可以出書,那么成功學的書賣給誰?
所以我們現在知道了,幾乎所有別人的案例,別人的成功都是不可以復制的。
我喜歡的一個商業巨子-唐駿出過一本書《我的成功可以復制》講述他的個人成長努力的過程,當時我也參加了這本書的首發拿到他的簽名和合照。那為什么要說”我的成功可以復制“呢。
我在想這個書其實就是在做一個社會實驗,究竟有多少人認真對待這個問題,有多少人能看到這個問題,有多少人能深思這個問題?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一樣的人生軌跡,成功只是人生中的一小站,每個人的成功定義也不一樣,我們沒有必要拿別人的成功標準來禁錮自己,優秀的思考方式,處事態度才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如何努力?
目前人工智能很火,新聞也是鋪天蓋地的宣傳,你覺得你要抓住這一波轉型的機會,查看了各種報告,分析各種企業的商業模式。一番努力之后,各種專業詞匯你隨心所欲,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各個企業如數家珍。但是別人問你啥是”樸素貝葉斯算法“,”最大似然估計“。你啞口無言,辯駁到”我TM又不需要知道技術細節“。但是你連基本的技術基礎都不知道是很容易被被人忽悠的呀。
這就是現狀,你努力了,但是可能方向是錯的。這個時候需要一個閉環反饋,可驗證的消息機制。小步快跑,不斷校準。一開始你減肥是為了追求女神,但是后來女神口味變了,喜歡肉肉的男生。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校準你的方向,是找過另外一個女神,還是讓自己變回肉肉的。這個時候《我的成功可以復制》中或許可以告訴你,急流勇退還是迎難而上。
只有用對方法,走對方向才不會讓你的努力白費,三天兩天一個目標,永遠只能原地踏步,哦不,已經不知不覺往后退了。
當我們知道了自己的努力的方向,目標和方法,那么只有一件事需要做:現在開始干。
為了進階,你愿意放棄什么?
可以說我們現在對自己要求太低,太低了,低到可以隨意設定目標,隨意放棄。
快餐式的知識文化結構導致大家都想一夜暴富,努力一天就可以看到自己質的變化,為什么一天兩天還是沒有變化,好了你放棄了。
你要想從一個平臺站上一個更高的平臺(進階),必須放棄一些東西。并不是說一定是我不談戀愛了,我不睡覺了,我不玩手機了。。。如果你有這個過激的想法,那沒有什么你是做不成的。
- 為了進階,你必須減少自己享樂的時間,推遲享樂的時間;
- 為了進階,你必須放棄淺顯的內容,學習一些十分枯燥基礎的東西,比人堅持的更久;
不要以為在得到,喜馬拉雅上花個199聽幾節課就可以把人家學習幾年幾十年的精髓學到,這是不可能的,必須放棄這個幻想。
這只是另外一種收智商稅而已。
- 為了進階,你必須放棄之前的知識框架,接受新的思維,新的學習系統。你以前那一套可能已經不適用,因為如果適用你早就進階。
- 為了進階,你必須放棄無用社交。每天刷微博,每天刷朋友圈似乎成為了你每一小時的習慣。感覺自己時刻與朋友,時事接軌,其實你并沒有那么重要,或者,你知道每一件發生的事并沒有那么重要。
- 為了進階,你必須與自己的懶惰小人競爭。“今天很累呀,休息一下。”“還有一半才看完,留到明天再看。”“打把農藥娛樂一下,不能一直努力啊,效率也不高。”如果這樣,勤奮小人遲早會被打死。
- 為了進階,你必須放棄廉價的學習方式,配置最好的工具,材料。選擇能力范圍內最好的工具。
我想學習深度學習,選了很久電腦,導致各個牌子的電腦特點都幾乎了解,但是有不太深入,花了一個月時間還是沒有把電腦選好。
我想學習攝影,選了很多單反,導致各個牌子的單反特點都幾乎了解,但是有不太深入,花了一個月時間還是沒有把相機選好。
后來朋友的一句話,選擇能力范圍內最好的工具。再也不用糾結了。
- 為了進階,一切為了進階。
當然,我在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