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半前進了外企,去了米國,知道了件事情,說了你不生氣恐怕很難,反正我很生氣,那就是他們從小就不是必須學外語,事實上除了少的可憐的一成不到的人學點法語和西班牙語(漢語太難,尚不入流),更多的人則是只會講他們的母語。然而他們絲毫沒有在這件事情上覺得有任何不妥,因為地球是英語的天下,就這么簡單,弱肉強食。去年的精力有很多都花費在各種翻譯,我要把美國的東西翻譯成漢語給客戶聽和看,我要把所有的想法都寫成英語給美國人審,為了學英語,我大約純粹花費的時間占過去生命的十分之一,卻仍然不能說聽得懂他們的每句話。
在我上學的20年,我從來沒有在教室外聽到一句ABC,我不怕數理化,不怕Chinese,卻為英語挨了很多打罵,初一還沒能背會幾個詞,我知道我不笨,卻無法理解學英語的目的,學數理化,我為自己能夠解決現實中的各種問題而無比自豪;學政治歷史,我為自己能夠博知古今而興奮;學生物地理,我為更深刻的認知到眼前的世界而奇妙。學英語,我只知道我必須在考試中拿到那該死的分數,我只想把那該死的考題做對,而不去理會李雷和韓梅梅究竟說了什么鳥語,Tom和Lily究竟扯什么犢子。
沒有愛,還不能say no,便只能生恨。于是在恍惚和困苦間匍匐了20年,我討厭英語,害怕英語,嫉妒西方人不用學漢語,憎恨自己生在中國。突然,那一天我進了外企,發現當別人都是Lily, Tom, Mike,而我卻只是zhaochun Li, 發現用email寫個簡短的self introduction 給同事們馬上得到了大家的warmly welcome,發現自己需要豎著耳朵聽各種口音的英語,發現自己試著說句thank you馬上就得到you are welcome 的回復,頓覺心里溫暖而迫切,溫暖是因為一直自認在逼恨中浪費時間的朽木突然迸發了一絲火花,迫切是因為自己掌握的突然覺得那么不夠。于是,從翻出四六級、新概念重新看到買雅思、BEC深究,曾經的那么困難的東西好似突然變成了安徒生童話,很想看,很開心看。
當你愛上一個人,你會覺得他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美;當你愛上一個東西,你會覺得得到它的過程和結果都是滿滿的快樂和幸福。為什么愛上它?因為它對你而言是有用的財富,是成功的武器。怎么愛上它?你需要發現它的價值,你需要明白獲得它的意義,知道了蜂蜜的甜美,你才有勇氣去掏蜂窩而不覺得恐懼;知道了漂亮衣服能夠獲得目光和贊美,你才會為了攢夠錢買它而不覺得心疼和吃苦。因知而愛,因愛而動,這才是真正的哲學。
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故事,我還在開心的學習英語,我為獲得的每一個新單詞和句式而開心,我為成功的和每一個美國人、日本人、印度人、歐洲人用英語而交流而感到幸福,這是我過去的求學時代都不曾有過的。我只想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從前我怨恨美國人可以不學英語,而今我自豪美國人不會中文,愛,就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