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老夫不發少年狂,早已被重復工作慣性的僵化思維,今天在天虹國際的十九樓被再次喚醒。
2016年下半年,朋友送了我兒子一本思維導圖的圖冊,嘗試著用思維導圖實現當年的廈門之行前期準備工作。當然,當時畫的不能稱之為思維導圖,而是通過簡單的線條和文字,用并列組合的圖畫形式來實現我所需要的功能而已。之后在工作中也有同樣形式的使用,并體會到了這些簡單線條的邏輯組合給我工作的帶來的便利,但并為將思維導圖完全運用到日常生活和全部工作中。
期間和陳蘇娟老師有過幾次接觸,并曾就思維導圖的培訓前景做過簡單的交流,我雖未認真學習過思維導圖,但我深刻體會到一個新生的思維培訓之所以能夠得到認可,一定有它深層次的原因,于是下此決心,嘗試對思維導圖“知此知彼”。
今天的學習,顏色、線條和圖形并未讓我印象深刻,這也許和我對色彩等不敏感有關。但在講到用思維導圖結合演講時,頓時讓我有了融會貫通的感覺。即興演講或定時演講一直是我的弱項,因為是弱項所以一直也不愿去深入思考原因或解決路徑,而是一直回避演講,結果就是惡性循環,造成絕不輕易出口的內向形象(其實是一個外向的漢子)。思維導圖的主題聯想概念,讓我豁然開朗,知識儲備我并不缺,缺的就是思維聯想,關鍵詞的提煉、并列的關系組合、相關相似的主題聯想等等,講完后我立刻在紙上寫下了“茅塞頓開”,當時就覺得這次培訓已經值了。當然,思維導圖在鍛煉小朋友的學習思維習慣(聯想組合)、業余活動的準備(分類)、工作安排(目標實現)等方面也提供了很有價值的指引,相信對我今后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也會起到很大的促進。
今天還有兩個更大的收獲,一個是收獲了蒲公英組的伙伴們,組名的聯想和動作的展示讓我感受到腦洞大開以及團隊合作帶來的無窮樂趣,相信今后會有更多的合作。另一個是感受到了整個培訓隊伍年輕的活力,也許是在體制內工作太久,無論是思維方式還是行為方式都缺少與社會的接軌,今天團隊的合作和與其他小組的交流讓我感受到了久違的社會融合感,社會也許不缺你的存在,但你積極的參與,社會就會讓你感受到你的存在;你一個人的知識儲備是有限的,但是很多人的知識有機融合轉化時,就會讓你和大家的羽毛都散發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