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處于工作困惑期,看到得到五分鐘商學院,劉潤老師的推薦陳春花《管理的常識》,很大程度上緩解和清晰了我的問題和疑惑。
書中講到,管理就是讓每個崗位的人員都明白自己的職責和目標,清晰目標。
聯想到我工作中,首先每個人是否明確自己的工作目標,如果大家不清楚,那作為管理者是否有清楚告訴每個人應該做什么,幫助他們每個人找到目標呢?
如:客服員目標:完成訂單安排(及時性),支出和售后成本(利潤),解答客戶問題(及時,專業)
倉管員:開單(準確性),單據整理保管,供應商管理(干線成本)
倉主管:保證倉庫業務正常運作,異常事件處理。
業務主管:保證每月業務量,客戶開發。
運營/財務主管:公司財務狀況分析(客觀,準確,及時),提出改進意見,保證公司業務健康運營,及時提出問題。
**項目主管:保證項目健康運作,車輛資源開發,處理異常事件。
**項目倉管員:保證賬實相對,合理安排車輛,司機車輛安排,司機車輛資源開發,流程操作標準。
客服員:準確及時預約客戶(標準,專業,效率),異常溝通(及時)
隨后我和幾個同事聊了一下,問他們清楚自己的工作目標嗎?很慶幸大家基本是知道的,只有一個試用期的同事,試用一個月了,一問三不知道,平時都是叫做什么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工作的重點,也不主動思考和學習,最終商定后和這位同事說再見吧。
管理是要解決問題,一開始就訓練解決問題,而不是尋找原因和責任,那不管大家遇到什么樣的問題,都知道要馬上去解決,培養解決問題的思維。因為公司會出現很多問題,這次出現下次還會繼續出現新問題。解決后再反思總結問題。
這讓我想到最近發生在身邊的一件事,剛開始項目的時候,因為很多突發問題和對事情難度的預估失誤,開始第二天,由于太多的訂單擠壓,運營差勁到極點,甲方又給我們施壓,所有事情一團亂麻,我的搭檔也是主要負責人,因為和老板發生觀點的沖突,吵了一架,一走了之,剩下我一個,當時無助的我,只能硬撐著一個一個的問題著手解決。那時候我放下了所有,心中的恐慌都沒有了,有的只是一個想法,一件一件解決好昨天遺留的事情,停下本應該今天要做的事情。
經過2天的努力和處理,理清98%然后繼續手頭的工作。事后我來反思,其實發生這種混亂的事情是有預兆的,我的搭檔第一天表現已經在逃避了。當然我也慶幸自己一直是把處理事情放在首要位置,沒有選擇逃避困難,否則也會不知道原來這個事情不是想象中那么難的。
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比如,現場管理5s管理:整頓,整理,清潔,清掃,素養。
不要只關心員工的態度和表現,應該清晰界定必須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標準。對于大多數員工來說,并沒有清晰的指引,應該做什么,所以只能憑借興趣和情緒或者感情來做,這樣做事方式,必定無法評定和無法控制結果。界定應該做的事情,這就是管理。
本書正在拜讀中,以下是我對文章中感悟較深的管理理念的摘抄,這些理論都有一定指引作用,最重要的還是要在工作中把理論轉化成實踐。
1.衡量管理水平的唯一標準是能否讓團隊員工的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合二為一。
2.管理就是讓一線員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資源。
3.管理只對績效負責。我們需要有好的效益的同時又需要用最快的時間達成這個結果。無論采取各種管理形式和管理行為,只要能夠產生績效,就認為是有效的管理行為和形式。
4.能力和態度:只有能力才會產生績效,態度必須轉化為能力才會產生績效。
5.才干和品德:德才兼備是所求的,但是才干才能產生績效,品德需要轉化為才干才會產生績效,更加注重才干的評價。而管理所要做的就是讓人沒有機會犯錯。
6.但是強調在招聘人員和提拔人員的時候最重要還是考量品德,而日常管理中才更應該忽略品德,往往很多企業都剛剛做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