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藍天救援隊受鄭開馬拉松組委會邀請,配合組委會進行中國鄭開國際馬拉松醫療急救保障工作。
為確保這次保障活動的圓滿成功,周口藍天救援隊共組織了大排量越野摩托機車16輛、越野車和轎車12輛,80名藍天隊員參與本次保障。
為切實有效保障賽事安全、有序、高效的進行,周口藍天救援隊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多次組織隊員開展醫療急救技能培訓。
以指揮中心為首,保障團隊分別設有通訊組、秘書組、機車救援組、醫療急救組和后勤保障組。
醫療設施共攜帶氧氣袋20個,微型氧氣瓶2個,急救箱20個,呼吸機1個,擔架10副,組委會聯合Xx除顫儀廠家為周口藍天救援隊提供除顫儀8臺,AED廠家提供AED10臺,以及碘伏、繃帶、云南白藥氣霧劑等一些外傷處理用的醫藥急救用品。
周口藍天救援參加鄭開馬拉松保障的80名隊員全部持證上崗,有民政部4級國家應急救援員22名,美國心臟協會急救員12名,紅十字救護員46名。
2017年3月25日早7:30分,周口藍天救援隊在周口川匯區七一路上集合完畢,于7:40正式出發前往鄭開馬拉松賽事現場。
3月25日上午10:00,周口藍天救援隊到達開封龍亭--鄭開馬拉松終點。通訊組顧不上吃飯,驅車趕赴鄭開大道架設中繼,以保障藍天救援所有救援人員的通信暢通。
下午兩點,周口藍天救援隊開始勘查現場、分布點位,對全體人員進行人員分配,進行保障活動預演。
3月26日早上5:30,吃過早餐的全體隊員在羚銳酒店停車場集合,依次領取裝備,整理急救用品。
6:00,全體隊員上車,機車組前面開道,指揮中心的越野車和藍天車隊依次開赴鄭開馬拉松起跑點,準備開始一天緊張的工作。
由于此次全程馬拉松是從鄭州直達開封,除半馬折返點線外,中間沒有重疊路線,戰線拉得比較長,在起點、終點和通訊組配置好值守人員以后,指揮官小神隊長在部署各點位保障人員時充分考慮機車的機動能力,以機車為主要單位,每輛機車再帶一名救護員攜帶急救藥品和AED滾動布點, 全程42.195公里賽道內布設的28個應急救護保障點位,分段值守,運動員跑過去后,前面點位保障人員立即乘機車趕往后續點位段繼續值守保障,直到終點。
半馬折返線段雖然距離不是很長,但是由于折返路線與全馬部分重疊,運動員比較多,指揮中心將這一段路段設為重點值守點位,機車組充分發揮機車機動性,定點值守和流動巡回相結合,確保在需要的時候更好的保證運動員的安全。
8:30,隨著一聲令下,近5萬名運動員如潮水一般涌入賽道,開始了體能和耐力的比拼。藍天救援隊的救護員也緊張而有序的提前進入賽道,隨時準備著應對突發事件。
從半馬與全馬折返路線重疊線段開始一直到全馬終點,越來越多的運動員出現了肌肉僵痛和抽筋現象,越來越多的運動員開始向藍天救援隊的救護員尋求救助。
藍天的救護員都是來自于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在接到運動員求助時,顧不上考慮其他,積極主動的為運動員的疼痛部位進行噴藥、按摩,為運動員擦傷部位進行處理、包扎。有的救護員接連為幾個運動員按摩結束后,雙臂酸痛得抬不起來,稍作休息,又投入到了下一個運動員的救助工作中。
遇到兩腿抽筋的運動員,不僅考驗救護員的經驗、體能,還要忍受住運動員腳部的特殊氣味脫下運動員的鞋子,扳拉運動員的腳趾,用力蜷伸、按摩運動員的腿部,為運動員做腿部抽筋的恢復治療。
經過將近6個小時,4.9萬名運動員終于全部到達了終點,而藍天救援隊的救護員們也已疲憊不堪。
整個保障過程中,周口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共處理事件1200多起,使用云南白藥氣霧劑60多套,給力貼50多張,繃帶90多卷,尤豪情醫師配制并捐贈的止痛噴霧劑100瓶。
其中,肌肉僵痛,運動員需要噴藥的占事件比例的60%,肌肉抽筋的占事件比例35%,摔倒、擦傷的占5%,本次比賽沒有出現運動員暈倒現象,沒有心肺復蘇急救。
每組隊員平均處理肌肉僵痛,需要按摩、噴藥處理20來起;肌肉抽筋,需要手法按摩恢復的大約10起,外傷處理至少一起,個別組攜帶的繃帶及消毒紗布、消毒藥品補充了兩次才夠用。
周口藍天救援隊自成立以來,不僅經常進行山地救援、水上打撈等救援活動,還不斷接受大型公益活動安保和大型體育賽事安保、急救保障,在各種保障和救援任務中不斷成長。
鄭開馬拉松是目前河南省區域內各種馬拉松賽事中開展最早、規模最大、影響最大、路線覆蓋范圍最大、參與運動員人數最多的大型體育賽事,周口藍天救援隊受邀參加鄭開國際馬拉松賽事保障,也說明了周口藍天救援隊在大型賽事保障工作中具有的豐富經驗和充分的急救保障能力。
希望藍天救援隊能夠在以后的救援、保障活動中不斷強大,不斷成長,使更多的 人認識藍天,并在藍天的幫助下擺脫困境,甚至重新看到新生的希望。
文:呂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