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師,一個讓人感到敬畏和敬佩的詞匯,一個光榮和高尚的職業。但這些都在以前,現在的教育正逐漸發展成高危行業,教師成為弱勢群體。
? ? 從目前教師的結構來看,女性教師占絕大部分比例,男性教師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是性格方面,教師的職業特點繁瑣,需要十足的耐心和細心,女性相比較男性有很大優勢;二是待遇保障,月平均工資兩三千,對于承擔家庭主要經濟來源的男性來說,并不富裕,除去日常開銷,就所剩無幾了,所以大多數人選擇去公司、企業發展,不但薪酬可觀,待遇也能得到保障。
?從當下社會對教師的理解來看。自古有言: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承擔培育下一代的重大責任,引來各界的關注。政府一系列規章制度相繼出臺,對教師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探索教學方法,拓展教學思路,轉變教學觀念,這些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很多人很長時間的努力;家長對教師的理解也存有誤區,學生學習成績下降找老師,學生調皮了不聽話了找老師,學生受委屈了也找老師,不可否認老師有責任,但老師不是萬能的,家庭也要起到相應教育作用,為學生發展提供健康肥沃的土壤。
? ? ?如今教師與學生矛盾,教師與家長矛盾尖銳,其主要原因在于懲誡權使用問題。關于這一權利政府限制,家長質疑,學生忌憚,教師無所適從。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給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無可厚非,但這并非意味著寵溺和唯我獨尊,對于一些問題學生有時單靠苦口婆心的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第一次有成效,但第二次,第三次呢?勸說就變成了絮叨,教師該如何是好?放任自流?那么其他人必定爭相效仿,那時師道何存?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對于破壞社會秩序的人,單憑說服教育嗎?必要時還得采取專制手段呢!如果犯罪成本降低了,誰人還有顧慮?所謂的道德約束也就成了空談。教育就面臨如此窘境,教師想管不敢管,家長、學校又向教師要成績,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難出優異成績,沒有優異成績家長對教師產生質疑,而這種質疑更助長學生囂張氣焰,惡性循環演變成現在教育的尷尬。
? ? 當人類沒有了精神信仰是可悲的,當人類沒有了對知識的敬仰是可怕的。教育承載著一個民族的希望和未來,教育不興,未來還能有多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