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又是一個難搞的豆苗。喊了七八遍洗澡,她忽略,繼續玩玩具。好不容易洗完澡了,要抹香香又是拒絕,耐著性子勸,“不要我不要我不要抹香香!”,最后我們帶著怒火她帶著哭腔,然后我放棄,穿上睡衣就好,她居然又拒絕自己穿。“明明你都會穿為什么不穿?!”我胸中火苗亂竄,她哭著喊,“我要媽媽幫我穿,媽媽幫我,嗚嗚嗚,啊啊……”呃,太過分了!!“不行!”我才不要慣著你。“哇嗚,哇嗚……”她已哭叫得破嗓。我撤出,換爸爸上。這一出終于結束后,我喊她睡覺,又費了好大勁。讀故事,我讀完一頁她要翻回去再讀,強忍著聽她的了,結果我讀完一本她居然說整個再讀一遍,“我讀的時候你沒好好聽,那得怪你自己,我不讀了!”她哭,我嘗試談判:“我如果再讀一遍這本書,那剩下的兩本書就沒辦法都讀了,你只能選其中一本,已經很晚了你要睡覺了。”她邊哭邊猛搖頭:“我都要讀,三本都要讀。”“那我們趕緊讀另一本唄。”“不行,這一本再讀一遍,再讀那一本。”這么固執不講道理,今天晚上實在太壞了!我才不要繼續屈服,我受不了了!
最后是爸爸說服她聽著“寶寶巴士”睡覺。家里終于沒了哭聲。又是一個陷入挫敗感的我,一個自責的媽媽。為什么我今天又火氣很大呢。為什么她今天這么討厭呢。
燈下,我和當當開始復盤。
首先是今天(周末)沒有注意時間,晚上開始睡前事項的時候已經有點晚了,她明顯疲憊煩躁(往往越是這樣越拒絕睡覺)。以后一定要注意例行事務的時間表,不能隨意打破。越是時間緊張,我們就越急,她會更不配合,兩敗俱傷。所以要早開始,預留足夠的時間供她反抗、磨蹭。
另外,我們都注意到她說的一點:問她為什么不想洗澡不想抹香香,她的回答是“不好玩”。唉,同時嘆口氣。我們是不是變成無趣的大人了?我早都忘了想生活中這些事情是否好玩。什么時候我們已經很習慣做必要但不好玩的事?那么,究竟是該給她講道理,人活著就是需要做一些不好玩的事,還是開動腦筋把這些事也變好玩呢?
實話說,我原本是傾向于苦口婆心講道理的。但,事實證明收效甚微。而且講道理的前提是她心情好的時候。那么,游戲化一切生活中的任務吧?這是育兒書中推薦的做法。唉,真的好難,要花多少心思把洗澡抹香香刷牙洗臉都變成游戲呢?可能我們真的已經變成一點也不好玩的人了。
后來當當想到的是,抹香香的時候在豆苗身上畫字母、數字、圖形,讓她猜。效果棒棒!我想的更拙劣一些,就是讓她扭動身體來蹭我手上的香香,同時我會發出夸張的搞怪聲音。當然,首先我再次定了一個提醒我們要開始進入睡前準備的鬧鐘(以前定過,后來沒嚴格執行就刪掉了)。多一點時間,大家都從容一點。
好在,小孩子還是挺容易笑,挺容易覺得好玩。也或許是,她在同情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