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修行罷,腦中有些許思緒,整理一下最近學習“尺八”這種古樂器的近期感悟,主要談及修此樂器之初心,故名邂逅篇。
緣起:
認識尺八,要從2015年看一期江蘇衛視的《蒙面歌王》說起。那一期的一組競演選手HAYA樂團唱了一首《蒼狼大地》,其中前奏部分主唱用類似“蕭”的一根竹管吹了一段solo。曲罷,聽臺下點評團巫啟賢介紹,原來那種類似“蕭”的管樂叫做“尺八”,以其一尺八寸的長度來命名。此樂器源于中國唐朝,后來到了南宋以后在中國失傳,但此后在日本被學習發揚了一千多年,至今在日本的影視音樂作品中被大量運用。
出于從小受日本文化及動漫的“濃烈”影響,一時間就沉浸于這種蒼涼遼闊又帶有一份肅殺之氣的音色。隨即網上搜索了聽一曲琴古流尺八的本曲《鹿の遠音》,雖然當然那時還不知道什么流派,本曲之類的概念,但是那時候就被這似曾相識的聲音所感動。那聲音讓我聯想到了黑澤明的《夢》,忍者們在竹林中的穿梭,各種日本的意象浮現在腦海。
取舍:
曾經我在大學中也學習了幾年民謠吉他,如今工作以后每天也時不時的把玩一番。每年的單位年會,也會出個一兩個吉他彈唱的節目助興。然后時間久了,我漸漸發現,吉他和尺八的取悅對象是不同。民謠吉他更多的是取悅于臺下的觀眾,而尺八則是取悅自己的靈魂。每天吹上一段,能感受到那種特有的禪音,剔除掉內心的“貪嗔癡”,給內心帶來平靜。
自由:
尺八相比于一些構造精密的西洋管樂諸如薩克斯、單簧管),其構造極其簡單,是為一根竹管五個孔。但是在我眼中,越是簡單,其變化就越復雜。好比,圍棋之于象棋,其規則無比簡單,但是其變化之甚可從中尋“道”矣。所以說,尺八的演奏技法可以用《孫子兵法-虛實篇》來形容,即“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所以如果我給尺八取個乳名的話,我會以“風之狂野”來命名之。
以上是我作為一個尺八新人的粗淺理解。愿我能繼續堅持修行,時而將自己的感悟心得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