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三句話:
你是對的。(放下評判)
你的心情如何?(理解感受)
原來你是這么想的?(確認想法)
在許多家庭教育場景中,我們心里接納了孩子的情緒,理解了孩子的想法,但卻不能很好的表達出來。
就比如上面的接納三句話,當然不是直白的說這三句話,而是在具體場景中說的話體現出了這三句話的意思。
舉例子:
寶貝,你覺得寫完作業就不用檢查了哈(放下評判),是不是覺得檢查作業很麻煩,浪費時間(理解感受),你想趕緊跟弟弟玩兒,對嗎?(確定想法!)
接納三句話:
你是對的。(放下評判)
你的心情如何?(理解感受)
原來你是這么想的?(確認想法)
在許多家庭教育場景中,我們心里接納了孩子的情緒,理解了孩子的想法,但卻不能很好的表達出來。
就比如上面的接納三句話,當然不是直白的說這三句話,而是在具體場景中說的話體現出了這三句話的意思。
舉例子:
寶貝,你覺得寫完作業就不用檢查了哈(放下評判),是不是覺得檢查作業很麻煩,浪費時間(理解感受),你想趕緊跟弟弟玩兒,對嗎?(確定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