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為一個文學的門外漢,竟然收到了闌友兄的邀請,讓當一個嘉賓,參加新華書店的書友會。早就聽說新華書店有這么一個文化交流活動,不過從未有機會、有資格身臨其境。一方面受寵若驚,另一方面又感受到闌友兄的一片熱誠,覺得卻之不恭。于是帶著忐忑、新奇、學習的心情和態(tài)度,2018年3月4日下午,來到了書店三樓“閱讀時光咖啡屋”讀書會的現(xiàn)場。
? ? ? ? 由于時間觀念不強,再加上當時雨兒瀟瀟,交通多少有點不便的緣故,遲到了一些時間,讓各位書友久等了。“浪費別人時間等于謀財害命”,罪過罪過。
? ? ? ? 葉曉妲女士是這次書友會的主持人。我一向見了美女就害羞的。不光是葉女士漂亮,而且在座的近二十位各位書友,一半兒以上都是知性美女,讓我好不緊張。
? ? ? ? 出于新聞工作職業(yè)的關(guān)系,緊張是常態(tài),習慣一下場面之后,也就不緊張了。各位書友針對主持人提出的讀書課題,紛紛談了自己的感受。輕松活潑的氛圍,更是讓我心情愉悅的同時,受益匪淺。
? ? ? ? 比方說,有的書友,一天的時間,就把主持人列的書目全部讀完(這種讀書學習的能力叫人好生羨慕),并認真做了筆記;有的書友,來之前就精心準備,對書友會的舉辦提出自己的建議;有的書友,即興就當日課題吟唱發(fā)自心底的詩歌;有的書友,聲情并茂的朗誦書中精彩的段落;有的書友,就人生和讀書的關(guān)系做了精彩的闡述······清茶、書香、春雨,沁人心脾。
? ? ? ? 忝列其中,無路可逃,也只好簡單說說自己的一點感受了:
? ? ? ? 我是個隨風附雅的人,喜歡和文化人待在一起,裝模作樣冒充個文化人,以期求得身邊人的一些肯定或者表揚——這是人的虛榮心在作祟,并不奇怪。其實這類人在文學作品中常見,所以我也不必為此太過于羞愧。文學就是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文學把現(xiàn)實世界中各種形形色色的人物、事件呈現(xiàn)給大家,如同一面鏡子,照出其中的“我”來——偉大那是別人的事,但渺小的我,卻是纖毫畢現(xiàn),叫人內(nèi)省。這是作家的本事,需要我們認真學習借鑒。
? ? ? ? 長期以來,學界一直存在“人性善”和“人性惡”的爭論。在我們國家,孟子和荀子兩位就一直喋喋不休的各持己見。我愿意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理性告訴我:人性是丑陋的。作家的使命,可以是謳歌時代,為時代發(fā)展搖旗吶喊。但真正觸動人的靈魂的,還是揭示人性中丑陋的部分。丑陋既然是人性,那就無可避免,無法剔除。英國作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就表達了這個意思。當然這是我的理解。他只不過把人個體的責任,推卸到了我們看不見的所謂“基因”的頭上。雖然無可避免,可不代表我們就由著它的性子胡來,否則,人類將進入萬劫不復(fù)的深淵。所以,從社會層面來說,應(yīng)該建立、完善一套嚴密有效的規(guī)范,包括法治和道德這兩個層面來約束每一個社會成員。社會成員中的每一個,都有義務(wù)遵守這些規(guī)范,通過控制、犧牲自己的私欲(所謂“存天理而滅人欲”乎?),保護我們大家不受傷害,進一步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作家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他的責任,就是通過自己形象、生動、有力和有趣的文字,來提醒大家:我們的問題很多,需要時刻警惕,時時修正。作為讀者,有權(quán)利,也更應(yīng)該有這方面的主動意識:選擇好的文學作品,通過和作者的對話,不斷充盈自己的靈魂,端正自己人生航船的坐標。
? ? ? ? 其實上面的想法,也是即興而已,或者它早就深深埋在我的心底,成為固有的觀念也未可知。當時我跟各位書友老師解釋:由于性格原因,我不太善于和周圍的人打交道,尤其是陌生人。因為和他人交流太少,所以這種性格的弊病,往往會自以為是,甚至偏激。而這次參加書友會,我是懷著一種自我修正的想法來的:聽聽書友老師們的見解,碰撞、矯正我固有的思維,見賢思齊,善莫大焉。而這次,果然不虛此行。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里,聽到了很多對于文學和人生的思考。尤其是討論過程中那種正能量爆棚的感覺,“看得見摸得著”。大家都抱著一片真誠而來,帶著滿滿的收獲、暖暖的友誼而去。不說是“勝讀十年書”罷,至少很大程度上開闊了思路,更加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牡览怼_@種幸福感,無可言說。
? ? ? ? 感謝“悅時光”書友會的舉辦,感謝葉曉妲女士的付出,感謝闌友兄的抬愛,感謝各位書友老師的不吝賜教,感謝現(xiàn)場工作人員的關(guān)照。有了第一次,希望有第二次、第三次···期待著下一次的相逢。
? ? ? ? 對了,這次書友會的書目很棒: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石黑一雄的《無可慰藉》。每一部作品都很優(yōu)秀,體現(xiàn)了主持人的品味和眼光,值得認真、反復(fù)閱讀——我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