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黨治黨用好“紀律”這把戒尺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紀律是治理之戒尺。目前,黨紀學習教育正在全黨火熱展開,進一步為黨員干部行為劃出“紅線”,標出“禁區”,要自覺把紀律“戒尺”“擺”在日常,真正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主動接受紀律學習教育鍛造洗禮,始終做到忠誠干凈擔當,有助于永葆清正廉潔政治本色,形成推進現代化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合力。
一、深化紀律的全面理解
黨的紀律規矩是黨的生命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為奮進新征程提供了堅強紀律保障。對紀律的堅定信念源于對其全面的認識。要認真分析紀律的定義:紀律是一種結剛柔并濟行為標準,不僅涵蓋法規條文等硬性約束,也包括優秀的傳統習俗和工作常規等軟性指導原則。紀律是明確的邊界,規矩是行為的基礎。作為黨員干部需要明確知道紀律的界限和規矩的基本線條,成為一個識大體、明事理的人。這樣,在面對社會的多種誘惑和挑戰時,我們能保持冷靜,避免步履蹣跚,減少錯誤。
二、行為上的嚴格遵守
紀律是工作中的行為標桿,規矩塑造個人形象。只有念好紀律規矩“緊箍咒”,不違規、不逾矩,才能不觸雷、不踩線。對所有黨員干部而言,遵守紀律和規矩應自然流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內心接受并通過行動體現。不應該是偶爾提醒時才加以重視,而應時刻保持警醒。如孟子所言:“法不”真正理解規矩的重要性,才能在混亂的環境中矩,矩不闕法,民不逾繩。保持自控力;嚴格遵守規矩,才能確保不失序。因此,全體工作人員應持續不斷地實施這些原則,保持堅定的行動力,對任何偏離這些規范的行為表現出明確的反對態度,在任何環境下都守住規矩,不越過界限。
三、意志力的堅強維持
堅持紀律和規矩,雖然口頭上容易,行動上卻頗為困難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必須把黨規黨紀牢牢印在心里、刻在骨髓,不斷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做到自架“高壓線”、自設“防火墻”、自套“緊箍咒”。有了“緊箍咒”更要念好“經”。黨員干部始終做到將規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視其為自己行為的準則。我們必須在解決表面問題的同時,深入到問題的根源進行攻堅。加強執行力,對違規行為施加更嚴格的懲罰,確保規矩的約束力,使紀律的高壓線充滿“電流”,有效地將潛在的違規行為控制在安全的范圍內,維護組織的穩定與發展。在黨紀學習中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聯系實際學,善于從身邊人、身邊案中汲取教訓、舉一反三,結合工作實際和職責要求,自重、自省、自警、自勵。
萬事皆有初,欲善終,當慎始。只要在傳承中前行,在學習中堅守,切實把黨紀學習教育與砥礪初心使命統一起來。紀律的學習不僅是規范行為的基石,更是個人和組織穩定的關鍵保障,通過對每項規定的深入理解和記憶,我們能夠時刻保持對規范的尊重,嚴格自我管理,在處理各種事務時自覺維護行為的基本底線。這些底線是事物發展的轉折點,也是個人行為的安全線,必須堅守不可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