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役著我們的并不是生活,財富和權力,而是對于生活,財富和權力的迷戀。
最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欲望》,作者是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賴特州立大學哲學系教授,職業(yè)流浪者威廉B·艾爾文。
他曾在多所大學任教,獲得美國多所大學的文學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對哲學頗有建樹。這本《欲望》就是作者多年來研究的成果心血。那么,這本書到底講了什么呢?
成功很像一劑藥,它可以使你感覺很好,在你經(jīng)歷它之前你不知道自己缺乏什么,一旦體會了它,就想要更多,若你想再次體驗初次體會的感覺,就必須依靠更大的“劑量”。
人們在某一方面取得了以前從未有過的成功之后,會覺得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成功,但是當你想再次體驗這種成功的感覺時,你必須去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才可以滿足,你不會安于現(xiàn)狀,你總是想取得更大的進步,心永遠無法獲得滿足。
欲望可以給你動力,激勵你向著更大的目標努力,給你提供拼搏的動力。
欲望驅使著你,讓你不斷的去挑戰(zhàn)新的領域,驅使著你,不甘心安于現(xiàn)狀,激勵你不斷的成長,不斷的和現(xiàn)實斗爭,為了自己心中的那個目標而奮斗!
即使前方有再大的困難,但因為心中有了追求的目標,這個目標,對你來說,是個很大的欲望,所以你就想去獲得。最新,你會因為欲望的激勵,取得成功。
但是欲望有利也有弊,無節(jié)制的欲望會使人喪失理智,會讓人不受控制,欲望有太多太多,色欲,財欲,食欲,名欲,利欲熏心,會使人走入歧途。
仔細想想身邊那些“癮君子”,性癮,煙癮,酒癮,網(wǎng)癮,毒癮,等等,他們之所以會成癮,全是因為欲望的驅使。
仔細想想,如果人們在沒有吸煙,喝酒,打游戲,手淫,吸毒之前,沒有體驗過那些虛無的感覺,那么,這些癮,其實是可有可無的,不會缺乏的,沒有什么欲望,甚至厭惡這些。
比如,你去讓一個不吸煙的人吸煙,他就會覺得拿一堆煙在熏他,嗆得慌,還害的嗓子疼。你讓一個沒喝過酒的人去喝酒,他覺得很難喝,想吐。
我們正常人沒有吸過毒,看到有吸毒的人往身上注射毒品,我們就感覺像用注射器往臭水溝里吸了一堆惡心的污水,注射進人體,我們肯定很抗拒。
但是如果一個經(jīng)常吸煙,喝酒,吸毒的人,他肯定不會這樣,還覺得那樣是享受呢。其實,都是因為欲望在作怪。
本書共分為十一個章節(jié),涵蓋文學,宗教,哲學,心理學,但是兩個關鍵字就是“欲望”,本人決定連載十一篇文章,把每個章節(jié)的書評感悟分享給大家。
第一章“欲望的潮汐”主要內(nèi)容和感悟:
1.一些欲望的形成是理性思考的結果,但是更多的,深刻的,對生活有影響的欲望都是非理性思考的結果。
2.自發(fā)欲望:不知不覺就被自發(fā)的欲望控制,比如墜入愛河,我們不可能用理性邏輯的思維來決定這種欲望。
3.相思病與性欲強的區(qū)別:1性欲強:強性欲的人體驗的是強烈的性欲望,他可以隨意的從許多人哪里得到滿足。2相思?。阂彩且环N強烈的性欲,只不過這種欲望是指向某一個具體的人。
4.在所有的激情中,愛是一種最強烈的激情。
5.治療相思病的終極方法:讓他們在一起,共同享受美好時光。
6.愛的激情和離開一樣令人迷惑。
比如,哲學家貝特蘭.羅素曾是一個擁有幸?;橐龅娜耍淮?,他在鄉(xiāng)間公路騎自行車的時候,突然意識到他不再愛他的妻子了。這一意識完全出乎意料。他說:“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我對她的愛在不斷的減少。”在愛情中,我們生活在欲望支配下的神奇幻覺中。欲望抓住我們的后勁,用魔力揮動我們。然后將我們拋棄。
7.欲望沖突:兩個欲望之間產(chǎn)生了沖突,比如吸毒者吸毒的欲望和吸毒帶來的危害,麻煩,對生命的危害之間的沖突。又比如,想在官場上混的風生水起,又不想貪污受賄之間的沖突。
8.欲望危機:
一、突然喪失了欲望的能力
小說家麥克默特本是一個非常喜歡讀書的人,甚至可以成為書籍收藏家,經(jīng)歷一場心臟手術后,他閱讀書籍的欲望消失了。從此,三年沒翻書。一直到第四年恢復正常。
二、擁有欲望的能力,但對某一單個的欲望產(chǎn)生厭惡感,但任然注重全部欲望。釋迦牟尼29歲周游世界,看到了衰老,生病,死亡,他之前的生活是非常順利的,沒見過這些人世間的痛苦,直到遇到了老人,病人,死人。29年首次遇到苦難,給他極大震動,決心舍棄欲望,出家修行,最終頓悟。
三、體會到一種生活意義的危機,仍然擁有欲望的能力,但看不到欲望的目的,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欲望,到底是為了什么。托爾斯泰在45歲時,腰纏萬貫,身體健康,名揚四海??梢哉f擁有了世間的一切。但對他來說,取得了世俗的成功,并沒有什么意義。
9.遭受欲望危機是痛苦的,但結果可能是有益的。如:釋迦牟尼遭遇欲望危機后,出家修行,悟道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