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大綱:初期擬定
第一堂課:欣賞藝術家(以梵高為例探討繪畫對于梵高的療愈性)
第二堂課:畫自己(分享繪畫過程感受,最重要的看見,收獲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意義)
第三堂課:練習團體技術之觀察(兩人一組觀察對方的外貌,用語言描述出來,把描述的語言畫出來,分享感受收獲)
第四堂課:練習團體技術之傾聽(兩人一組,一方說五分鐘話,另一方回應,交換。分享感受,收獲。)
第五堂課:練習團體技術之共情(任一人即興說五分鐘的話,輪流共情。反饋共情程度,排序。)
第六堂課:練習團體技術之重復
第七堂課:意向對話
第八堂課:曼陀羅(后經孟老師審定改為集體創作)
開課結構設定:
第一堂課:欣賞藝術家
第一部分:自我介紹,講述課程期待
第二部分:介紹課程結構
第三部分:欣賞藝術家 馬蒂斯 畢加索 夏加爾弗里達 梵高(為主要)的療愈性作品
自由作業,推薦電影《摯愛梵高》 寫感悟
資料搜索:
何為藝術治療、藝術治療師?
藝術治療,是一種使用藝術來作為治療模式的心理治療方式。藝術治療師,并不是為了診斷病人的美學或藝術能力,因此病人不需要有任何藝術方面的專長或經驗。藝術治療師的任務,是使病人透過美術媒介來達到個人的進步。
藝術治療與一般心理治療的差別
有一些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會很難表達出他們的感覺以及想法,因此藝術治療即成為幫助這類病人的極佳治療方法。因為藝術治療即是指藝術治療師、病人、以及藝術媒介三方的關系。病人藉由藝術來使藝術治療師了解他的感覺。
美術的療愈功能通過意象表達來實現,體現在對人類心理困擾的服務上——處理情緒問題、拓展意識、改變自我認知、整合人格、改善不良行為與社會交往等方面都有積極效果。其權威機構美國藝術治療協會(The 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定義為,通過運用繪畫介質或材料、藝術創作的意象、創造性的藝術活動和患者對作品的反饋,來呈現個體發展、能力、人格、興趣、關注和沖突的一項服務性事業,主要解決來訪者的情緒沖突,提升他們的自我意識,提高社交技巧和管理行為的能力,解決心理困惑和減少焦慮,輔助來訪者取得適應生活的能力,提高自尊水平。簡而言之,即以藝術為介質的心理治療。
繪畫有一種力量,只要人們參與其中,就能讓繪畫發揮作用。而且,作為一種非常安全的方式,繪畫藝術治療不會對受用方造成二次傷害。
對情緒進行表達、探索與改變的媒介,幫助受治者化解憤怒、悲傷等不良情緒,使其通過對自己繪畫作品的觀看與審視,認識到性格中不足的形成原因,從而開始改變。圖像與言語結合后的積極反饋,可以實現受治者對自我認知的完全改變,學會新的看待事物的方式,提升自我覺察能力。這也是自我療愈能力的恢復。
通過藝術投射可以發現人的各種心理問題,繪畫藝術治療可以幫助人做情緒的表達,也可以對內心情感進行整合。
梵高說:所有人都會覺得我畫的太快了,但你可別信他們。
難道不是情感對自然的真切感受在指引我們繪畫嗎?如果這些情感太過強烈,你畫的時候根本不覺得自己是在畫畫,有時就是一筆接一筆地流淌而出,就像語言或書信里連貫起來的文字一樣,那么你一定要知道,這種情況并不會一直都有,將來也會有靈感枯竭的艱難時刻。
所以要趁熱打鐵,把鍛造好的鐵條存起來,這很重要。
梵高說:在一幅畫里我想表達一些讓人溫暖的東西,像音樂一樣。我想畫出某種永恒感的男男女女。以前畫家們會用光環來象征這種永恒,現在我們可以試圖通過自己的光,通過顏色的震顫去表達。梵高說:在一幅畫里我想表達一些讓人溫暖的東西,像音樂一樣。我想畫出某種永恒感的男男女女。以前畫家們會用光環來象征這種永恒,現在我們可以試圖通過自己的光,通過顏色的震顫去表達。
梵高說:“我今天試著畫了一個搖籃,用了一點彩色高光。
我只是想畫出能夠打動觀著的畫,無論是畫人像還是畫風景,我所要表達的,并不是無病呻吟的憂郁,而是發自內心的哀鳴。
簡而言之,我希望人們這樣評價我:這個人深刻而敏感。
在大多數人眼里,我是怎樣的人呢?無足輕重?古怪?還是格格不入?一個現在沒有社會地位的人,總之就是一個低到塵埃里的人。
倘若一切果真如此,那我愿意用我的作品來表達一個怪人、一個無名之輩內心的所思所念。
這一切更多基于愛而非怒,更多平靜而非激情,這就是我的理想抱負。雖然麻煩纏身,但我的內心是寧靜的,純凈而和諧,宛如樂曲。在這破舊不堪的小屋,在這骯臟無比的角落,我能看到油畫或素描。就像被一種無法遏制的沖動所驅使,我的靈魂朝那個方向飛去。
這種感覺日益強烈,雜事越多被拋開,就越是如此,我眼中的畫面就變得越清晰。
藝術需要不顧一切的執著和持久的觀察。所謂執著,不僅僅是要身體力行,更要在別人說三道四的時候堅持己見。
因為我現在對藝術和生活有了廣博而自由的理解,而生活的本質就是藝術。
若是有人要揠苗助長,藝術就變得虛假而刺目。我覺得,很多現在繪畫作品是有著以前的大師作品中所未見的獨特吸引力的。
我希望,除了今天畫的這幅畫,我還要把搖籃這個題材畫上一百遍甚至更多,我就是這么執著。”——《梵高 手稿》摘錄
“梵高認為自己是麻煩的制造者,最后選擇了從世界上消失。
經過很多失意,梵高最終找到繪畫的道路,一個取代信仰和神,真實存在的世界。從下定決心畫畫的那一刻開始,他就把“持續繪畫”當作未來人生的重心。
梵高深知他生存在什么樣的世界,因此面對周圍的偏見、不值一法郎的畫、痛苦不堪的發作等等,他仍努力在精神和肉體的各種逆境中求生。
梵高對弱者、年幼者、貧困者,受虐者充滿慈愛,始終與他們站在同一線上,彼此心靈相通。
一個勞動者的形象,一塊耕地上的犁溝,一片沙灘、海洋與天空,都是他重要的描繪對象,這些都是不容易畫的,但同時都是美的。他確信終生從事于表現隱藏在它們之中的詩意是值得的
他說“我要畫出與自己熱愛而尊敬的畫家們同樣杰出的作品”
“我要一直畫到人生盡頭,這才是最大的幸福”
“我以畫家的身份離去,永遠與你們相伴”
——《梵高的遺言》摘錄
課后督導小分隊(丟丟,張琳,韓老師)總結
過程,注意事項,聯想
韓老師簡單介紹
自我介紹
介紹藝術療愈
藝術療愈和藝術教育的區別
詢問學習者的需求,想要實用,其實跟美術不搭邊
都要帶團體
舞動,手工,音樂,繪畫,制陶,詩歌藝術整合
課程安排:簡單介紹
本次課程的內容
藝術欣賞
總結藝術的作用
藝術作品創作者的
欣賞藝術作品的人的作用
療愈,抒發感情,情緒,表達挖掘內心深層次的意識,提升意識,情緒的宣泄,自我表達,借助藝術媒介成為情緒的出口,情緒有了出口,就療愈了
第二堂課:練習團體技術之觀察
第一部分:一句話介紹自己
介紹什么是,觀察
第二部分:兩人一組互畫(先非言語觀察兩分鐘,左手畫)
第三部分:大家分享畫畫過程的感受
第四部分:用一句話概括今天的收獲
一個一個說,練表達,示范
自由作業:觀察5分鐘自己,畫自畫像
與韓老師張琳的交流總結:
收獲:打破了固有思維,發現了未知可能性
頭一次那么細致的觀察對方,發現好美
對觀察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
放下評判放下自我限定放下規則收獲意外驚喜
第三堂課:團體技術之傾聽
找一個你相對最不熟悉的人兩人一組每人說五分鐘話10分鐘
有請某一位主動發言,大家傾聽 20分鐘
總結收獲20分鐘
課前與韓老師小探討:傾聽是咨詢過程的一項技術,跟觀察共情重復都是連著的,跟來訪者建立關系,關系建立了才有后面的療愈
注意:專注,耐心,不能打斷,姿態,前傾,是開放性不能有防御性姿勢,
傾聽不是簡單地用耳朵來聽,它也是一門藝術。傾聽屬于有效溝通的必要部分,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
課后與張琳韓老師總結:
今天哪一點,如何運用到現實工作中
講解不夠,分享過程中,事實打斷,及時反饋。共情打幾分。
嚴厲,威嚴,氣場。
堅定,適時做該做的。
結構清晰,提問后面再提
細節,不要打斷,接電話靜音
語言能力:有效傳達
第四堂課:團體技術之共情
百度釋義:共情指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的處境,對他人情緒情感具備感受力和理解力。在與他人交流時,能進入到對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到對方的內心世界,能將心比心地對方,體驗對方的感受,并對對方的感情作出恰當的反應。
共情程度(可不講可簡單概括)
一:毫無共情反應,即完全忽視當事人的感受和行為;
二:片面而不準確的共情反應,即理解當事人的經驗及行為而完全忽略其感受;
三:基本的共情反應,理解當事人的經驗、行為及感受,但忽略其感受程度;
四:較高的共情反應,理解當事人的經驗、行為及感受,并把握其隱藏于內心的感受和意義;
五:最準確的共情,即準確把握當事人言語傳達的表層含義,亦把握其隱藏的深層含義及其程度
課后與韓老師張琳交流總結:
1.場上的任何東西都要運用起來,隨機而動
2.在空白的時候隨時填空提問分享
3.控場隨時感覺自己在播轉盤,在遇見挑戰的學員
觀察 傾聽 重復 澄清 提煉 共情
團體咨詢技術
歸納總結
第五堂課:團體技術之重復
百度釋義:引起求助者對自己某句話的重視或注意,以明確要表達的內容。咨詢中有些求助者的表達常常是令人不解的,或與事實不符,或與常理不符等,對此咨詢師可以應用重復技術澄清。
明確來訪者表達內容,明確是因為口誤,還是因為愿望想要的樣子,還是明確是事實,還是其他未知的原因
出現了疑問、不合理、與常理不符等情況下使用,若求助者的表達是明確的、清楚的,就沒有必要再使用該技術。
課前結構設定
1.關于前面的課程結合工作和生活有要分享的嗎
2.概念解釋
3.雙人畫畫
4.一邊傾聽一邊重復
5.分享收獲
課后與符曉韓老師交流總結:
新人付曉自我介紹
對生活中有什么應用
挺有結構
時間把握的挺好
語言表達不夠流暢堅定
要提醒打開防御性手勢
畫的過程和主題沒聯系
對方沒有反應可以主動點名
停頓,不夠流暢,堅定
付曉:作為老師,要有自信,不用擔心太多
對他們有了一個認識
觀察:無表情到表情豐富,投入,看見。
第六堂課:自我意象和意向對話
1.自我意向解釋
2.動作演示
3.畫自我意向
4.意向對話(示范)
5.談感受收獲及現實生活的意義
百度釋義:
自我意象:自我中形成的有關自己的表象或想象。常見與詩歌中的意向
影響因素:自我評價,他人的評價
自我意象,真實的自我,可能不一致
但不論它是理想化的還是現實的,都是構成人格的一個基本成分。
人的所有行為、感情、舉止,甚至才能始終與自我意象一致。每個人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就會按那種人的方式行事;
自我意象是一個“前提”,一個根據。人的全部個性、行為,甚至環境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的。如果一個人從心理上逃避成功,害怕成功,面對機會或挑戰他就可能畏畏縮縮,這樣,即使不是一個失敗者,也是一個平庸之輩。因為,在其自我意象里已經有了失敗的自我意象。其實,只要改變一個人的自我意象,不管是企業家、商人或是學生、教師,其工作績效都會發生奇跡性的變化。
自我意象是可以改變的。一個人難于改變某種習慣、個性或者生活方式,似乎有這樣一個原因:幾乎所有試圖改變的努力都集中在所謂自我的行為模式上而不是意識結構上。很多人對心理咨詢感到意義不大,是因為他們想要改變的是特定的外在環境或者特定的習慣和性格缺陷,而從來沒有想到改變造成這些狀況的自我認識。
意向對話是:自知的方法,是黑暗中的眼睛,是眼中的光。我們自己為自己設定了限制,于是我們自知了,自知之后我們才有了真正的自由,自由將帶我們走向幸福和快樂的道路。
收獲:意識的拓展,對自己產生新的認識,自我意識與意識對話神契合
與韓老師的交流總結:
大家都得到了各自的收獲以及結合實際生活的運用
意識對話收獲了來自團體的正向能量
我看見成長,在快速成長,每一次都在重生,來自外界的力量,來自自身內在的突破
關于成功失敗的內歸因外歸因的調節
感謝韓老師的扶持和助力
第七堂課:整合藝術療愈綜合技術
1.概述整合藝術療愈技術
觀察,傾聽,重復,共情,觀察 澄清 提煉 自我意向,意向對話,
療愈的方式,音樂,舞動,繪畫,陶藝,雕塑,剪紙,詩歌,美食,攝影,行走,跑步
2.說說適合個人療愈的方式,做些什么讓我們心情變得愉悅
動身體,嘗試舞動
覺察自己不舒服的地方,結合音樂畫出來
3.音樂鴻雁
4.總結
與韓老師的交流與總結:
教是最好的學
作為教者對轉盤的掌控和運轉,對全觀的視野的提升,從每個人身上學習,從整個場整個流程,整個變化,整個出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中學習提升創造突破
內在知識,興趣
打開,如何打開
提升興趣
打開了傷口,如何合上(冒險)
設計,不能跟著自己走
應變,靈活,場上的點,語言,行動
未盡之言,收獲,感受,期待,吐槽
嘗試,最好,做,內在知識,知識點造勢
看見,意識的拓展,創造,挖掘病人的資源
第八堂課:集體創作
這是我們的最后一次課
最初對課程的期待:技術
期待,收獲,經歷過后對自身的拓展
總結藝術療愈(把自己療愈好了,愛會流淌出來)最可愛的人,看見,意識的拓展,創造,挖掘來訪者自身的資源
藝術欣賞(學習藝術家的精神)
觀察(畫像,畫自己,發現意外的發現)
傾聽(練習不打斷不評判,結合日常的交流)
共情(練習深度共情,對方說了算)
重復 (生活中帶著意識,帶著覺察)
自我意向,意向對話(可以畫出來,寫出來)
藝術療愈總結(尋找到適合自己的藝術療愈方式)音樂舞蹈繪畫結合,面對傷痛,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
集體創作: 不評判 不指摘 沒有規則 沒有好壞? 盡情表達 創造 發揮未知可能性 跟隨音樂,跟隨畫筆,跟隨身體,跟隨心
音樂選取:stary stary night? 天之大 燭光里的媽媽 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天賜恩寵
分享 非言語交流
自己(某某某)我想對你說
與韓老師的交流與總結:
完滿謝幕,大舒一口氣
選取的天之大,燭光里的媽媽,音樂用的有些冒險,慎重
氣氛不錯,很享受過程
收獲大,得到改變,得到療愈
期待的收獲,實際的收獲,最終指向療愈
ps后記:
以上是丟丟作為孟沛欣博士整個藝術療愈場的導師班成員,在安定醫院帶領治療師們學習團體技術的課程大綱及收獲總結。
緣由好些朋友對我和本次課程的關注和關心,特將此過程全部整理分享給大家。由于第一次實習實操會存在很多不足和問題,所以以上文檔僅供參考(特別是外部資料收集部分其實還需自己事先準備更充分更全面更詳細)。
事先的預設和實際上課以及遇到的問題自己跟隨課堂變化都會有很大同,所以實際問題實際解決。不能不改變跟著自己走。
后面還會有更多關于個人成長和感悟的分享。正在醞釀中。
在此特別感謝孟老師給予我機會堅定地相信我可以夯實強大的力量給我,設定的專屬培訓項目給我督促我,不分晝夜地用生命帶領我們導師班成員學習成長。在玩中學,學中玩,療愈融入生活點滴。特別感謝韓老師把寶貴機會給我,一路見證我成長,給我力量,督導扶持與幫助,兼顧在上課期間的一切大小事項。特別感謝張琳一路的陪伴助力與見證,以及感謝付曉帶給我的新生力量,感謝林也,雪霞,敘默在遠方給予的力量,感謝導師班的每一位家人的相互助力,感謝孟沛欣博士整合藝術療愈場。感謝太輕,我愛你們,以提升自己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