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個同事說現在做項目有個互通立交的匝道連接部一部分在整體式路基上,一部分在分離式路基上,連接部跨設計線,路線CAD軟件不能自動處理,全靠手工修改,希望通過虛擬設計線解決。這樣的情況,之前他也遇到過兩次。現在山區高速公路地形越來越復雜,互通立交處于整體式路基與分離式路基銜接處的情況偶爾可以見到。兩三年前,在貴州省院交流的時候就有同仁提到過。
實際上,經過研究后,路線CAD軟件是完全可以自動處理互通立交偶遇分離式路基這種情況的。互通連接部本來很復雜,國內的路線CAD系統只有我們的路線CAD軟件完全實現了參數化自動設計。路線CAD軟件連接部輸入簡單明了,鼻端樁號自動計算;無論是單車道匝道、雙車道匝道單車道出入口還是雙車道匝道,路拱線在匝道橫坡設置后自動設置,路基設計表、連接部圖、標高數據圖和路基橫斷面設計圖均自動輸出,徹底實現了連接部的自動化設計。該處位置本來設計和計算較復雜,如果連接部跨整體式路基和分離式路基,無論是手工處理還是軟件自動處理,是難上加難。
本著復雜問題簡單化處理的原則,將主線適當處理就可以使用路線CAD軟件實現全自動設計。處理方法就是將分離式路基與整體式路基的接線點向整體式路基方向延長到與連接部無影響的樁號,也就是說將整體式路基拆分為兩個分離式路基進行設計。
對于中線直接分離的接線方式而言,將分離式路基延長,線位和樁號不發生改變,甚至可以按整體式路基出版文件,只是在設計中需要當做2個分離式路基來處理,這樣就完全無影響;對于中線錯位的接線方式而言,將分離式路基延長,且當處于曲線上時,曲線內側與曲線外側的樁號會存在細微差異。無論采用哪種方式,對工程規模和建成后的公路均沒有影響。這對于不能處理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因此,在總體設計和路線設計時,需要考慮互通立交的設置問題,合理設置整體式路基和分離式路基的銜接點,減少對后續設計的影響,也減少出錯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