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孩子思維
網(wǎng)上有一個測試題,一輛地鐵即將從地下開到了路面上,一個 3、4 歲的孩子非要爸爸抱他。
爸爸說:我已經(jīng)抱了你很久了,我累了,再站一會就到了!
孩子更急了:不嘛,不嘛,快抱我!我要看啊!
爸爸說: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些樹啊、草啊的!
孩子為什么一定要爸爸抱起來看呢?很多家長覺得孩子任性偷懶,或者車廂擁擠孩子害怕。其實孩子的思維很簡單,孩子太矮,看不到外面的東西,他只是想看看外面。
我們總是以大人繞彎彎的思維來判斷孩子,而忽略了孩子最簡單直接的需求。
了解孩子需求
兒童節(jié)快到了,調(diào)查顯示,80%父母都會為孩子購買兒童節(jié)禮物,一部分父母會詢問孩子意見,也有部分父母自己直接購買。
在孩子的調(diào)查中卻顯示,很多孩子并不想要特別的禮物,只希望爸媽的陪伴,或者拋開學習痛快玩一天。
在選擇節(jié)日禮物上,家長很容易過于主觀,忽略了孩子真正的內(nèi)心需求。多溝通才是滿足孩子、促進親子關系的妙方哦。
了解孩子溝通
宇陽今年六歲,最喜歡的玩具是輪船模型,還總是跟媽媽說:"媽媽,以后我要當一名航海家。"
媽媽聽后告訴他,你的夢想很不錯啊。可最近好長時間沒有聽到他提起航海,宇陽說:媽媽你一點都不了解我!
一天陳阿姨來家里做客,陳阿姨問:"宇陽,你手中拿的輪船很好看啊。"
宇陽高興地問:"陳阿姨,你也喜歡輪船嗎?"
陳阿姨說:"當然喜歡。宇陽也這么喜歡輪船,長大了想當船員嗎?"
宇陽說:"我可不當船員,我要做船長,管理整條船。"
陳阿姨問:"那你到大海里去干什么呢?"
宇陽說:"大海很寬廣,一眼望不到邊,里邊還有各種各樣的魚。我就喜歡那種自由的感覺。"
陳阿姨高興地說:"希望你早日成為船長。"
宇陽也很高興,說道:"我一定會。"
原來孩子是需要感同身受的,媽媽的回答聽起來很像敷衍,并不能引導孩子說出對事物的想法和認知。和孩子溝通一定不能太籠統(tǒng),才能讓孩子感受被了解。
了解孩子性格
世界上沒有一片相同的葉子,世界上每個事物都是獨特的,孩子更是如此,每個孩子也都是不同的。尤其成長期的寶寶,性格有時候會呈現(xiàn)出多面。
有的寶寶在家特別乖,不允許的事從來不做,卻在外面欺負小朋友,通常這樣寶寶的父母過于嚴厲,才會自己偷偷做"壞事"。還有的寶寶在家特別淘氣,家長束手無策,卻在幼兒園化身小紳士。
這樣的孩子雖然調(diào)皮卻開朗樂于助人,家長了解孩子千萬不要只看一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