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第二周結束。新的一年已經過去了16天,距離這一年結束還有50周,350天。
一、本周成就回顧
01.作息和飲食
這一周作息和飲食都比上周有所進步。
連續5天早起,5天12點前入睡。一日三餐時間相對穩定。
這主要得益于英雄閱讀團活動的開始。早起了一天之后發現收獲很大,且有一整塊屬于自己的安靜時間,感覺蠻好。之后的幾天鬧鐘響了以后想到第一天的感受,比較容易就起來了。
目前的問題在于早上起得早了,但晚上睡得不夠早,每天睡不到7個小時,但只有兩天白天補了覺。接下來需要慢慢調整睡覺的時間,努力在這個月結束的時候能在23點前睡。
飲食方面雖然基本上每天三餐都按時吃,但早餐吃得比較隨意,沒有做到營養均衡。而且吃辣次數有點多。接下來需要調整。
02.運動和Meditation
閱讀團活動開始以后,每天花不少時間整理讀書筆記和收獲,運動和meditation的時間被壓縮得比較厲害。
一共運動3次,跑步12公里,基本上每次跑半小時,4公里;meditation只做了一次。
跑步堅持得很好,到時間就去跑;無氧和瑜伽完全沒做。關鍵還是不夠重視。計劃的時候是把這兩件事歸類到“習慣”的范疇的,也就是要固定時間、每天去做。但目前的狀況是除了跑步之外,其他都是有時間就做,沒時間就不做。
這不是我想要的狀態。
讀書固然重要,但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始終要留出運動和meditation的時間。
鑒于本周剛開始閱讀活動,一時沒有把握好節奏,也是很正常的事。接下來的幾周,要適當調整讀書活動的時間安排。
運動和meditation要固定時間,定好鬧鐘,到點就開始做。其他事情都不能占用這兩件事情的時間。
03.讀書
本周二開始早起讀書,到今天為止讀完了《活法》和《人生十二法則》第三章的內容,完成5天的閱讀記錄和4章內容框架的梳理。
連續五天每天閱讀一個小時,差不多能讀完一章的內容。以前總是習慣花一整塊的時間閱讀,一章接一章地往下看,一次看很多。每次想到要看書,下意識地就覺得要找比較長的時間才合適。所以,一直以來讀書的節奏都是要不一下子看很多,要不就干脆不讀。
這次打破之前的習慣,最開始的一兩天還是有些別扭,看得嗨了總是想一直看下去。有一天連續看了三章的內容,沒有整理筆記,結果第二天發現,看過的內容已經忘掉大半了,只是當下看得過癮罷了。
后面的幾天吸取了教訓,堅持每天只讀一章內容,讀完馬上整理內容框架和收獲,對每天看過的內容印象深了很多。
有了這樣的對比,確定早起讀書是以后想一直堅持下去的生活方式。
這一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除每天的閱讀之外,閱讀團還占用了很多額外的時間和精力。
一方面是整一期的活動中包含兩次教練體驗和零次話題研討,還有其他的一些相關活動;
另一方面是社群內部每天有很多討論和分享,每次打開手機都會不自覺地去看,收獲大家不同視角的解讀的同時,時間也搭進去不少。
這主要是因為共讀剛開始,還沒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閱讀團的節奏形成一套合適的流程。接下來兩個星期要盡快確定取舍范圍,以自己的核心目標為基礎,控制社群對注意力的分散。
04.日志和日更
本周完成日志記錄和小家伙成長記錄7篇,在簡書上日更7天。
本周調整做法以后,把晨長紀和讀書日記作為日更內容的補充,如果當天的想法來不及梳理,就先記錄大概框架,找時間再整理。
因為讀書日記和晨長紀都是白天就完成的,每天的日更不用再卡在睡覺前完成,總體感覺輕松很多。
但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時間。原本晨長紀和想法記錄就需要不少時間,現在增加了讀書筆記整理和收獲,一天下來有太多東西需要記錄。都是需要及時記錄的東西,當時不記下來,很多東西就忘了。
基本上一天到晚都是在記錄,節奏頗有些緊張,一旦有個臨時的事情加進來,就有事情落下了。
接下來需要考慮進行適當的刪減。
5.其他
本周還做了以下事情:
(1)周一晚上參加了閱讀團的開營活動,制定了閱讀目標。
(2)周二帶小家伙去做了四個月體檢。
(3)周四參加了閱讀團的教練體驗活動,對自己的活法進行了梳理。
(4)跟蘋果麻麻聊天一次,聊了最近疫情的影響和孩子的話題。
(5)和三人組約定周日聊一聊。
因為跟小新聊天的時候突然意識到自己過幾個月就邁入34周歲了,感覺有些突然。
這幾年從30歲一路走到33歲,一直覺得自己的20多歲才結束不久,還在30出頭的年齡。可是34歲這個數字的出現,一下子就靠近35歲了,再往后就是40歲。
想到這個,內心產生了類似30歲來臨前的那種不適感。所以想跟小白她們聊一聊,聽聽她們的感受。
二、本周總結
這一周下來發現目前的計劃中存在一些問題。
1.每天花在閱讀團相關的事情上時間太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活中其他的安排。
每天除了早晨閱讀1小時,聽分享半小時,之后記錄收獲半小時之外,白天還要花兩小時左右整理內容框架。尤其是當天閱讀內容有一定難度的情況下,梳理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每一天都這樣,生活節奏就變得有些緊張。為了盡快整理完,睡覺和吃飯的時間都被壓縮。很多時候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兩個小時不動,起來才感覺肩膀和脖子酸痛。
這不是一個很好的狀態。接下來兩周需要對目前的閱讀計劃進行調整。
2.習慣類的事情沒有給到足夠的重視度。
目前習慣類的事情有四個:早起讀書、運動、meditation和日回顧。
讀書因為有閱讀團作為外部監督力量,基本上沒有問題;
日回顧模板精簡之后比較簡單,也一直在堅持;
運動和meditation雖然計劃的時候安排了固定的時間,但一忙起來,就用來做其他的事情了。尤其是meditation,過去一周只做了一次。
想來想去,還是因為不夠重視。沒有把習慣當成是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是所有其他事情都做不成也要堅持的事。
接下來要調整心態,把運動和meditation變成生活的一部分。
對于上周的打算,這周有新的反饋。
1. 關于寫作練習
本周開始跟閱讀團的活動之后,發現基本上沒有多余的時間用來進行寫作訓練。本著一段時間內只專注于一件事情的原則,決定在閱讀團活動期間,暫停寫作訓練計劃。
不過今天吃飯的時候順便用微信讀書看了《一個人的村莊》,發現可以把自己的筆記導出成日簽圖片,感覺不錯。下周可以試試在碎片時間閱讀文學作品,并導出圖片筆記,作為素材積累。
2. 關于讀書和及時輸出
本周基本上做到了及時輸出。每天共讀結束之后第一時間記錄讀書收獲,當天完成內容整理。雖然有時候時間不夠,內容整理只能完成一部分,但也比以前只讀不總結的方式好很多。
整理讀書筆記的方式上,本周暫時沒有按照“論點+論據”的格式進行,主要還是用幕布整理內容框架。下周看看能不能整合在一起。
3. 關于回顧
本周日回顧和周回顧模板里面都去掉了問題的部分,以收集成就為主,改進的部分只在下一步行動里面顯示。操作下來感覺蠻好。
一方面每天和每周結束的時候,能夠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做成的事情,有滿滿的成就感;
另一方面,雖然沒有把每個任務的問題和不足寫出來,但其實在寫成就的時候就會考慮到改進的方式,比之前每一件事情都列出問題和方案的方式簡單很多。
下周也有一些新的打算。
1.持續積累知識卡片,并及時歸類存入印象筆記,方便隨時查詢。
一直以來都習慣記錄紙質筆記,因為思考和記錄的時候都很順手,不用受電子文檔格式的影響。最近越來越發現,很多東西不放在云端真的很不方便。而且看過的書,學過的內容,當時沒有記錄和整理,很多東西都忘記了,沒能形成自己的知識框架。
所以接下來要把這件事提上議事日程。通過每一天小步積累,慢慢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就從目前閱讀團的輸出開始,每天輸出筆記或卡片,存入印象筆記。一次不求多,一個兩個知識點都行。
這是有價值的事,符合邊際效應遞減,值得投入時間。
2.持續梳理自己的活法
周四參加閱讀團“找到自己的活法”教練體驗活動,按照老大給的問題梳理了自己的活法。發現了自己一直以來都在下意識地堅持的一些原則,也意識到在某些方面原則的缺失。
接下來打算建立自己的活法文檔,持續發現和積累自己各領域的做事原則。并在閱讀的過程中收集大神的活法,作為借鑒。
三、本周原則
原則01:做完一件事,只關注自己得到的,不關注失去的。
早晨閱讀,有時候讀不完一章,心里著急,想想自己自己讀完的、收獲的部分,就覺得很滿足。
參加共度團活動,導致晚睡,有點自責,想想自己的收獲,覺得為了高價值的事情,偶爾晚睡并不是不可以接受。
看到共度團小伙伴做的框架圖,覺得自己對內容的理解不夠深,有些沮喪。想想自己閱讀和總結本身已經是收獲了,最重要的是跟昨天的自己比是否有進步,也就坦然了。
原則02:開始一件事最好的時機是當下。
想跟大家聊一聊,馬上就六發信息約了時間。
想到要積累知識卡片,馬上就在印象筆記新建了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