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在問我,休假期間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我突然就想到一個老生常談的詞“教養”。
這段時間沒有去瀏覽祖國大好河山,但見了很多人。不是那些所謂的
“牛人”、“大咖”,僅僅是一些很普通很平凡的人。
見到了太多的人,很多人的樣子已經變得有些模糊了。留在腦子里的是,他們當時的言行教養。
在農村朋友那邊,一天下午朋友要帶我去她奶奶家玩。朋友一直夸她奶奶家的葡萄是全村最好吃的。
奶奶剛午睡起來,看到我們很高興,拿著剪刀和籃子要去屋后面摘葡萄給我們。
對于我這樣的吃貨,美食在前是一刻都不想等啊,立馬親親熱熱幫著奶奶拿著東西,一起去了屋后看長葡萄的地方。
奶奶家的葡萄種在一間廢棄的平屋旁,奶奶用木棍子搭起一個架子,引導葡萄藤覆蓋了這間廢棄平屋的屋頂。
現在正是葡萄成熟的好時候,大串大串的葡萄從深綠色的葉子縫中垂了下來,深紫色的又大又圓,陽光一照,晶瑩剔透。遠遠就能聞得到葡萄散發出來的香味。
我還沉浸在葡萄的美色中,就聽到朋友驚訝的聲音傳來:“奶奶,這誰干的啊?”
我走過去看到屋的另一邊地上散落著一小片葡萄皮。奶奶臉色也有些不好看,朋友有點好笑地說:“奶奶估計趁你睡午覺時偷的,偷就偷唄,這小偷也很大膽哈,不偷幾串跑掉,卻在這邊吃了起來,扔了一地葡萄皮。留下到此一偷的證據。”
奶奶沒好氣地說:“一定又是村里誰家的孩子,不肯睡午覺出來搗亂的。我要看看誰那么大膽。”
奶奶也沒有怎么把這事放在心上,摘了幾串葡萄后,我們就準備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突然看到一個小男孩,急急忙忙地從旁邊的小路低頭跑過來。
猛地抬頭看到我們三個站在路中間,一下子愣住了。問題是他手里拿著掃帚和簸箕。估計回家后想起留下的“證據”,現在趕來“毀尸滅跡”的。
看到這個估計只有六七歲的男孩氣喘吁吁又忐忑不安的樣子,我很想笑。奶奶很嚴肅說:“洋洋?是你吃了我家的葡萄吧。就你一個人來偷奶奶家葡萄嗎?”
洋洋漲紅了臉,低著頭沒有說話。
“回去把你的同伙一起叫過來,不然我就去你家告訴你爸媽!”奶奶嚴肅地說。
說完不管那男孩,繼續往家走去。
到家洗葡萄時我就問:“奶奶你怎么知道是有同伙的啊?”
奶奶笑瞇瞇說:“腳印啊,在葡萄架泥地上有兩個人腳印。而且他個子那么矮,爬不上去摘葡萄的。一定有個年齡大點的孩子跟著他一起的。”
我邊吃葡萄邊想著那男孩會不會帶著同伙來“自首”。
沒一會,朋友出去倒垃圾時領著兩個孩子進門了。朋友笑著說:“我一出門就看到他們倆在墻角那邊推推搡搡的不敢進來。那么大的太陽,他們都不知道熱啊。”
洋洋和一個比他個子要高出一頭的男孩子,都不吭聲地站在奶奶面前。
奶奶拿著雞毛撣子,坐那也不說話。我有點納悶,剛剛奶奶并沒有生氣,為何現在這樣嚴肅呢。
果然一看到奶奶手中的“武器”,高個子男孩子立馬“招供”了:“奶奶不是我,是洋洋拉我去偷你家葡萄的。他說你家葡萄最好吃,他夠不到,所以拉我去幫他摘的。和……和我……和我沒有什么關系。”
洋洋一聽急的眼睛都瞪大了,幾次開口說:“我……我……”
高個子男孩一聽洋洋要說話,也急了,推了洋洋一把說:“就是你,拉我去偷葡萄的。我在上面摘你在下面吃。”
洋洋眼淚都要下來了。
看到這兩個不到十歲的男孩子這樣吵鬧著,奶奶眉頭都皺起來了。拿著雞毛撣子在空中揮了揮說:“偷東西就是不對,你們如果愛吃我家葡萄可以到我家來吃。現在罰你們去把葡萄架下面的葡萄皮打掃干凈。”
又訓了一會,奶奶就放他們走了。高個子男孩子一出門就立馬跑了,跑了一段距離還回頭做了一個鬼臉。
洋洋慢慢走到墻角,把一開始就帶過來的掃把和簸箕拿起來,往屋后走去。
本來我以為這事就這樣結束了,誰沒有調皮搗蛋的時候呢。
沒想到晚上七點多,我們剛吃好晚飯,就看到洋洋拎著一個袋子站在門前。
朋友很熱情喊他進來,洋洋紅著臉把手中袋子放在桌上。看到奶奶坐在板凳上,就走到面前,帶著哭腔地說:“奶奶今天我錯了,我不該偷吃你家的葡萄。這是我用自己的錢買的葡萄還給你,奶奶對不起。”
一段話震撼了我們三個大人。
我們看到桌上放著兩串葡萄的袋子,再看看低著頭認錯的洋洋,他的形象一下子在我們眼里深刻了。
我沒有想到,在這樣一個偏僻的農村,在一個孩子身上不但看到他的淳樸童真,更看到他的內心教養。
我從沒有見過洋洋的父母,但是我相信有這樣家教的孩子,父母一定不會差。
而讓我體會到另一種“教養”,是在一個四十幾歲的熟人花姐身上。
我們認識但是沒有怎么接觸過,花姐是我朋友的朋友。
也許是一開始我對她講自己有幾套房子,幾輛好車,臉上的表情沒有做到位,所以我們關系一般般。朋友一直夸她人不錯,就是有點虛榮還有喜歡被人崇拜著,其他都還可以。
這次正好湊在一起,花姐說身體上有點小問題想咨詢我,我們就約好一起吃自助燒烤。
本來一切都進行的很好,談笑風生。餐廳客人很多,服務員根本忙不過來,吃到一半,花姐就脫鞋盤膝而坐了。因為座位是長沙發,一邊靠著墻,她一個人坐一邊,這樣坐的確不影響任何人。
吃飯快結束時,她突然起身去拿東西。回來手里端了整整兩大碟食物:腌好的雞中翅、里脊肉、牛肉。
我和朋友看著有點納悶,朋友說:“花姐,你不是剛說吃飽了嗎,現在拿這么多,吃的完嗎,我是一口都吃不下去了。”
花姐也沒有說話,就對坐在外面的我說:“柒,你可以幫我拿幾瓶飲料嗎?我有點渴,要瓶裝的。”
我不疑有他就去拿了兩瓶給她。
她對我們賊笑了下,四周看了看,就從她包里掏出幾個干凈的保鮮袋出來。把她剛拿的兩大碟食物都倒到袋子里,系好,放到包里。
然后出去又拿了兩大碟回來,繼續重復做同樣的事情。
我和我朋友真的是目瞪口呆,看到她這樣的行為我們下巴都快掉到湯鍋里了。
估計看到我們這樣盯著,花姐解釋道:“咋啦,我們都出錢的,那么貴的自助餐一定吃不回來的。這樣帶點回去他們也不吃虧,也省了我明天出去買菜了。我拿的幾盤東西正好明天可以做幾道菜。”
說完把我拿的兩瓶飲料放到包里了。我猛地醒悟為何我們說吃自助餐,她說要回家一趟換個包。原來是“老司機”了。
我那一瞬間,真的不想和她出現在同一張桌上。
再有錢,再怎樣給自己臉上貼金,內心的丑陋都會溢出來的。
我以前看過一句話,金錢可以買回諂媚,但教養可以贏得尊重。
教養不是孩子的事情,更是我們大人們的必修課。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就是他身上的教養。這是任何事物都無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