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拭塵埃(一二零四):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

讀到一則分享,圖片顯示出好些種糕點的模樣,其中寫到:

“深夜了,劇透一下

有喜歡的,來來來”

我:“很有點掌柜的味道。”

他:“早啊”

我:“沒你早”

他:“創業不就是晚睡早起嘛”

我:“好吧,你說得有理。”

讀到一則分享,其中寫到:

“歡迎來到成年人的世界,我的女孩”

這是一位女孩跨進了大學的校門。聯想起來,前兩天讀到的另一位媽媽的類似分享,找到:

“女大十八

從小苗苗長大到18歲,感覺就是眨眼間!

感謝你選擇我做你的媽媽!感謝你帶給我滿滿的幸福和快樂!

新的起點,新的征途!

祝寶貝快樂的生活每一天!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順順利利!”

讀到一則分享,其中寫到:

“什么叫大幸福?

白天有說有笑,

晚上睡個好覺。

什么叫高情商?

說話讓人喜歡,

做事讓人感動,

做人讓人想念。

什么叫正能量?

給人希望,給人方向,

給人力量,給人智慧,

給人自信,給人快樂。

努力奮斗,這是方向。”

還有,他早先的一則分享:

“拿60%的精力去應對具體工作,

拿30%的精力用來應付各種雜事,

時間精力就這樣被消耗掉,

剩10%的精力去休息思考,

怎么發展?

如果

拿30%的精力去應對具體工作,

拿60%的精力用來休息思考,

10%的精力用來應付各種雜事。

不去拼體力腦力,

要懂得養精蓄銳,

留出更多的時間去休息學習思考成長,

懂的戰什么略什么。

如果單單為了吃飯溫飽,

就要耗費90%的精力,

哪還有精力去成長?”

還有,他更早的一則分享:

“最重要的,必是一審

最高法上個月發布了

2023年上半年案件審理數據,

刑事案件一審裁判被改發率1.65%,

民商事案件一審裁判被改發率3.35%,

行政案件一審裁判被改發率?7.29%。

基礎很重要,一審要額外重視”

讀到一則分享,其中寫到:

“一句話概括上一段旅程:

心懷感恩,所遇皆美好,感謝照顧

搭乘“賞月航班”,順利抵達下一站”

還有,她早先的一則分享: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已經坐上趕赴下一站的高鐵”

還有,她更早的一則分享:

“由于目的地城市天氣不適合降落,飛機空中盤旋一陣子后,臨時降落在南陽機場”

讀到一則分享,圖片顯示出爸爸在提醒她今天是媽媽生日、媽媽在提醒她今天是爸爸生日,其中寫到:

“有沒有一種可能,我本來就能記住呢(說過,但每次還是會提醒= =

好好好”

問候一下。

她:是的,每次被提醒,就感覺是我原本記不住一樣。

我:沒事啦。他記著她,她記著他,有你作為見證人是最好的啦。否則,我是你爸,我可以怎樣借助第三人,見證我記著你媽的生日?同理,你媽也是一樣。這是一個有趣的小游戲,你一面當然要記住,你另一面好像總忘記。

讀到一則分享,圖片是她畫的一幅畫,其中寫到:

“今年風景畫入門了”

我:我的理解,這個就似你的畢業答辯論文啦。

她:算是吧,風景畫是自學繪畫的最后一步,要考慮畫面的協調。剛剛學畫畫覺得工細的難,后來知道越細的越容易(體力活)概括的難。剛剛學畫畫覺得花鳥魚蟲人物難,后面才覺得風景畫好最難。這是我的理解。

我:你的理解,對你而言,當然是最重要的。

遲點,讀到她后來的分享,圖片是她近來畫的畫,其中寫到:

“最近的風景畫,最后兩張是現場寫生,可以看出來我現場處理色彩的能力和在家里還是有很大差距……但是,那兩張寫生真的讓我一下子頓悟了許多,照片缺少很多信息,畫照片怎么也想不明白的關系,寫生馬上就明白了……”

(插言:她這里交代的她內心的東西,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在場所見的,與照片所見,有相同之處,有不同之處。在場所感動的某種細微之處,往往會在照片上消失,是我自己一再生出的領會。)

讀到一則分享,其中寫到:

“在小區里遛彎,看著這些石雕,一晃已經二十多年過去了。

琢磨一下,白駒過隙、倏忽、俄頃、須臾、片刻…用什么詞形容時間過得快都不為過。

在這些石雕的眼里,我也一步步走進夕陽…

隨然多有不甘,不過余暉茍延而已。

其實,沒啥不滿足的。除了看不見的神,古往今來,無數先哲偉人、圣賢豪杰誰還不是一抔黃土歸于塵世。

幾十億年后,地球隕滅之時,什么神仙、上帝、天堂,通通化為烏有,還宇宙一個純潔的天體。

從這個意義上看,當今之世界實乃太陽系生成、發展期間的一場節外生枝的小游戲。”

讀到一則分享,其中寫到:

“未來已來,這兩個驚天地泣鬼神的重磅新聞連在一起發布,就是告訴我們一件事,如果你如馬斯克一樣優秀,就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培育一個無比優秀新人,再把自己的意識傳輸到新人身上,你就可以永生了!你也不用戒這戒那了,也不會爭風吃醋了,甚至懶得去體檢了,零件磨損了換一個新的,整機用舊了去排隊領一個新的,就像mate60pro一樣,功能更強大。可能你覺得好笑,我也覺得好笑,但我們笑著笑著別人就已經成為現實了!從來沒有羨慕過馬云的錢,但現在開始羨慕馬斯克了,一個能實現秦始皇夢想的人…!”

(插言:后來看到了別處的標題,說是FDA同意,在人腦中植入芯片。可以理解,這是一段有些長的旅程,走到了一塊界碑處。聯想起,兩位弄類似這個技術的同學,他們在這段旅程上走了三十年。)

讀到一則分享,其中寫到: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借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請保持心中的善良,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借著你的善良,走出了絕望。

請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借著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

請相信自己的力量,因為你不知道,誰會因為相信你,開始相信了自己…”

(插言:類似這段的話,好像遇到過很多次了。讀到時,還是覺到給自己帶來能量。或許,真正有用的話語,就像吃飯一樣,每天都要攝入,都要默誦,成為一種祈禱。)

(插言:這一天,收獲了很多,別人的感言。有的時候會這樣,好像人們都受到了什么觸發,不約而同地就感發。大多的時候不這樣。我當然希望這種的時候更多些。)

翻一本書(“存在的天命:海德格爾技術哲學文選”/(德)馬丁·海德格爾著;孫周興編譯.—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其中寫到:

“地道的教師唯獨走在學生們前頭的事是,他要學的事遠比學生們還多,實則讓學。學:使所想所為和經常從根本上鼓勵著我們的事相符。

談到培訓時,值得懷疑:是否還能適應技術時代所鑄就的事態。

在有用事物占優勢的情況下還有什么東西要算或談得上無用呢?

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

一切看來是熟悉的都會變成待問的,也即待思的。

技術之統治的無可遏制狀態,導致:人們肯定了一種辦法的統治地位,這種辦法只管不斷提供手段,卻絕不提出任何目的。

技術之本真處在于,存在一要求,此要求逼迫自然去提供并保證自然能。此要求比任何一個人類設置的目的都更強有力。此要求超出了人之為人:人類自身被安排,被要求去適應此要求。

語言是居于人的精神和對象之間的中間世界,是此一主客體之間的表達。

由于現代技術的統治,出現了一種表述:語言是信息。

說,是一種顯示,即自己本身向人顯示出來,自身現象出來,吐露自身。

技術語言是通用在形式化了的報道與給出信號的體系中,信號被用以報道人自身在說中并不顯示的東西,技術語言因此對前述的說即顯示構成攻擊,對人之為人構成威脅。

諾貝特-維納在“人與機器”中寫到:語言不是一種僅保留給人類的特性,而且是一種在一定程度上與由人發展起來的機器分有的特性。

流傳的語言,也即未經技術改造過的交往口語。流傳并不僅是傳遞。語言之流傳是靠語言本身來完成,語言要求用人來辦這件事,要從保持在用的語言中重新去說世界并且把還未見到的東西顯現出來,這屬于詩人做的。”

“大師于作品中的當前現身顯然是唯一真實的當前現身。越偉大的大師,其個性越純粹地消失在他的作品后面。

我們能夠通過這樣一種敘述體會到某種快樂和痛苦,體會到富有教益的和具典范性的東西。歸根結底,我們只是通過這樣一種講話讓自己過得愉快。

無思狀態是一位不速之客,它到處進進出出。人們把一切的一切以最快速、最廉價的途徑納入知識,并忘卻于同一瞬間。

我們于無思狀態,閑置我們的思想能力。能夠閑置的,總具有能夠在自身中生長的根基,舉例而言:耕地是,公路不是。

當我們在規劃、研究和建設一家工廠時,我們始終是在計算已給定的情況,為了特定的目標,出于精打細算。這是計算之思,一種特殊方式的思想,它不是沉思之思---思索在一切存在者中起支配作用的意義的那種思想。

沉思之思和計算之思一樣不是自發的,需要一個較長的入門訓練。與出品任何其他的真正手工藝作品相比,它更需要精益求精,并必須耐心等待,就像農夫守候種子抽芽和成熟那樣。

人是沉思的生命,我們無需好高騖遠,只要思索此時此地關系到我們自己的東西。

現代技術的通信工具時刻挑動著人,攪擾和折騰人。發生了什么,對于被逐出故鄉的和留在故鄉的人?人的根基持存性受到了致命的威脅,這根基持存性的喪失來自當今的時代精神。

隱藏在現代技術中的力量決定了人與存在者的關系。

在此在的一切領域中,為技術設備和自動裝置所迫,人的位置越來越窄。

我們聽和讀到了某些東西,也即簡單地知道某些東西,與我們是否認識到,也即思考過所見所聞,是兩回事。

沒有一個單純的人類組織有能力奪得對時代的統治地位。

沉思之思要求我們,深入自身那些初看起來好像完全不集中的東西當中,而不是片面于一種表象、在一種表象上單向度行進。

不知不覺,我們牢固地嵌入了技術對象,以至于我們為技術對象所奴役。

我們可以讓它們棲息于其自身,作為某種無關乎我們的內心和本真的東西。對其必要利用說是,同時也可以說不。(插言:談何容易?實際,根本就看不到可行的可以操持的路徑。)

一種意義統治著所有的技術過程,技術世界的意義遮蔽自身,這種非人所發現并造出的意義要求著人的有為與無為。

對于神秘的虛懷敞開,指我們據以對在技術世界中隱蔽的意義保持開放的態度。這種態度,與對于物的泰然處之相類似,它們允諾我們一種可能性,一個全新的根基,在技術世界范圍并不受其危害地立身和持存。(插言:這里的遮蔽和敞開,基本就是摩耶的意思。換言之,他所說出的東西,有著印度思想的印跡。)

真正的危險在于,技術革命的進程,導致了有朝一日只剩下計算之思作為獨存的思想得以適用和運用。

海貝爾:我們是植物,不管我們愿意與否,必須連根從大地中成長起來,為的是在天穹中開花結果。”(插言:人的無根感,或者說,人的漂泊感,或許就是現代技術(或者說,現代世界)帶給人的一種根本影響?)

[一種彼時彼地的真實體驗]

早上,橋上,我把書包交給你。轉身過去的時候,見到一個女孩,臉上帶著微微的笑。她走開了。剛才迎面撲來的那個面容所留下的印跡還在,我笑著,跟你說:剛才,見到了誰的不戴口罩的樣子。你也笑了。很難的見這一面啊:一來是碰到就少,二來是還遮著面。

今天比昨天早一分鐘,既然昨天沒遲到,今天可以推定你也不會遲到。不過,也許有意外的驚喜:更早一些,但卻遲到。你昨天后來說你發現好些同學回到班上了,我張口一句:沒來的剩下三個。你看著我,直直地,問:你怎么知道?我沒遮攔地告你:隨意咬的數字。

走在路上那會,我告訴你,早上我在前面的那橋下聽到了音樂聲,很熟悉的曲子。我說過了,你沒接應,我默默繼續回想當時的情形:聽到了好聽的曲子,有些熟悉,以為或有人在橋面上彈唱呢,抬頭看去,看不到。這時也聽多一會了,料想是從電子設備里播放出。

繞過橋墩,走去靠公路的人行道上,往左看去。那邊是公交站,站臺上一長條凳上坐一位男子,看著有些年紀。更遠處,離他十到五米,有一位女子在,身穿潔衛的工服,正在垃圾桶邊上。看不清楚,這音樂聲,是她還是他奏響的。雖然看過了,沒看到那播放的設備。

轉身,走開,走回自己慣常的線路上。想起來這首曲子的名字:SAILING。然后,一邊往前去,一邊哼著它的調。想一想,好久沒這樣了,有樂曲聲,從自己的發生部位送出。前天,放了一段音樂的,越劇,我想著是梁祝里面的某段自己有些熟的,終歸是沒能聽出來。

也巧,昨天晚上,牽著小黑往回走。又在那熟悉的位置,聽到了熟悉的嗓音。猜想是那人在唱歌,走前幾米,扭頭看去,果然是。他站在那里,右手拿著手機,頭微微地勾下,看著小屏幕。不知道,這一次他在唱的是什么,只留意到他熟悉的身姿,覺到他的腦門夠大。

走開,想起來自己什么時候曾經說過的,要養成一種習慣,似他這樣,唱歌。想起來自己什么時候曾經說過的,要多點進樓下的那家便利店,當時因為里面播放出來的好聽的音樂聲,讓自己在感動之余生出這么一個念頭。結果呢?后來從來沒有進去過,沒有什么能量。

維系那念頭的能量,我說的是。走在人行道上,探尋著跑步的人,探尋著騎行者,用于探尋的能量很足。這一次,又見到了一位騎行者,遠遠地見到朝這邊過來,我就停下來,準備好手機,等著射擊。小黑在后面的草地上探尋著它的探尋,這剛好給我一個借口。

站在那的我,在等待著這只玩耍的狗。他就要走到和我前方正平齊的位置時,抬頭看了一下,就像他特意將他的面容向我顯示,看出來了,這是一張熟悉的面孔,前兩天也見到的,在這段路上的某處,也似這樣,我守在,他靠近,在接近于最靠近的位置,他抬頭看。

蠻好奇的,他看過來的樣子,就像他早就覺察到了我的站在。那一次,他的看,讓我懷疑:我的看他會有一種作用,讓他預先覺察到。這一次,他走過之后,我想起來:下一次,我或許該換一種方式,一面左手豎起一個大拇哥,一面右手扣扳機,當他的面拍下。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總在他騎過去了一些些,才從側后方射擊。這時,我已經走到橋面上了,由著這樣一種改進的念頭,想起來昨天:你和我走在路上,你喝著豆奶,我跟你說,出門時我有些猶豫,豆奶和橘子,給你帶哪樣。后來我想該兩樣都帶著,讓你選。

你笑,扭頭看著我:本來,就該這樣嘛。我也笑,看著前方,跟你說:人總要不斷反思,才能不斷改進嘛。先前,也是走在路上,我說我想去買肥油熬油,又不想去,我跟你念叨著去、不去。然后,我問你想不想吃油渣?你搖搖頭,說不想。就那一瞬,我有了主意。

去。后來,油渣擺在你的面前。我先嘗過了,覺到這一次的味道很好,沒有往常的那股肥油味道。差異只有一點,我加了一點鹽,在熬的時候。推測的話,當然還有另一可能:這次的肥肉夠新鮮,相對而言。你說一樣有肥油味道。我以為你不吃了呢。你又說很好吃。

這兩天,頭上的眉月總是很好看,看到時總想拍下來,拍下來的總不是自己看到時的那個樣子,更確切地說,看到時讓自己感動的那個,在拍下的畫面中找不到。就像,街頭上有一隊人在跳舞,她們伴隨著曲調的節拍在微微地扭動,那樣子很有一種靈動的美,拍下的念頭一閃而過,我甚至懶得掏出手機,因為預先知道根本沒法拍出。

早上,在某個時刻看向太陽掛在的那個方向,它從周邊的云的圍繞中探出頭來。奇了怪了,這一次我分明看到了兩個太陽,邊界有所重疊地從那云的窗口探出頭來。我掏出手機,朝它射擊,想要看看拍出的畫面中是否有兩個。沒有。這是對的:本來就該只有一個的。繼續走著時,想著的是另外的東西,那才是這次的真正收獲:在那一瞬察覺到了兩個太陽是值得自己珍惜的,一種彼時彼地的真實體驗。

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

---2023年09月22日







===

(以前寫的文字,在20220802的這個早上,想起來要以卷積的方式與新的文字交織在一起。過往隨文的附圖,就不去管它了,去掉好啦。對于自己而言,最有味道的,始終是文字。一天一篇吧,讀一遍,修訂下錯別字(若見到)。)

拂拭塵埃(二六六)?2021.03.18

甲,幾年前休假,去了一趟某地,一個適合在那忘記自己的地方。那一趟給她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幾年后,她辭掉工作,帶著年幼的小孩,再一次去到那里,享受一種迥異于這座城的生活。這一次她待了很久,直到把她從服務了很久的東家走開時領取的分手費,消耗殆盡。

然后,她和她的那位分了手,很平和的分開。共同的房子,被變換成現金,一人一半,兩個人各租一套房,離得很近。兩個女兒,大的在讀小學,小的還沒上幼兒園,大的跟爸爸住,小的跟媽媽住。兩個大人算是撇開了,兩個小的可以自由出入,比如說:大的可以隨時去媽媽那兒的。

大的,人雖小,卻很自立的那種。有時候,她會說:今晚,我要在哪個朋友家住。知會過大人,也就獲得了綠燈。有時候,她會約朋友到家里來聚會,那么事先爸爸就會收到通知:你今天晚上,晚點回來。爸爸當然能懂她沒有說出的那些剩余:你要是回來早了,會壞了我們的興致的。

老大的身上,當有甲自己的身影。在早年,甲沒讀什么書,就去了另一座大城打工,談了一個本地戶口的男朋友。有一次,那男的給了她一個耳光,這個耳光把她扇醒了。因為從小到大,她見多了老家,老公打老婆的情形,她不想上一輩的景象在自己身上重演,她選擇了絕然地走開。

她后來不斷地刷新了自己,讀了書,學了畫畫。她后來來到了這座城,進了她后來選擇離開的那東家。她在第一次去到那個休假地的時候,就懷了一種愿望:那才是她真正要過的生活;她在第二次去到那個休假地的時候,走上了做自己的路。她有足夠的自信,支撐她在這路上不斷前行。

她自個住了,把她爸媽接了過來一起。老兩口在來到之前,先叮嚀一下:記得,要把那口鍋,給拿到。那口鍋,大概是他們用熟了,有些惦記,如果她不要,或許就被男方拎走了,又或許就當垃圾給處理了。這么一叮嚀,可以確保萬無一失。有趣的是,老兩口對于她和他的分開甚是歡喜。

理由是,如此這般,就不用在一個屋子里,受他的臉色的負面影響了。她爸預先聲明了:要獨自去離天近的地方游玩一趟,是獨自。行程安排好了,沒人攔著他。然后趕上她媽的身體有些小恙,不便獨自照顧自己。這點小狀況,對他的行程不構成影響,還是獨自去游玩了,古來稀的人。

乙,來自于一個單親家庭。在她幼小的時候,因為出軌,爸爸離開。那時候,沒地方住,媽媽帶著她,寄住在親戚家,這讓她從小就體驗過寄人籬下的滋味,這讓她長大了發現她自己有善于察言觀色、取悅于人的傾向。她的學業一路甚是順暢,上了好的大學,研究生念了自己喜歡的專業。

她選的是人文專業,脫開了先前念的熱門專業。她這選擇,讓那些親朋好友大吃一驚:這么一來,你就不好找工作了。她沒理會這些:這個是我喜歡的,我學這個是我自己覺得有趣,我沒想靠它賺錢。她媽媽自然會夾在親戚和她之間,自然會來問她的考慮,她向媽媽說出了前述的理由。

然后,她得到媽媽的無條件的支持:你喜歡,就好。后來,她的第一份工作還蠻好的,從外人的眼光來看:又清閑,又錢多。干了不到一年,選擇了離開,從那工作崗位。她這選擇,讓那些親朋好友大吃一驚:你接下到底想干什么?她媽媽自然會夾在親戚和她之間,自然會來問她的考慮。

她告訴媽媽她想寫一本小說。然后,她得到媽媽的無條件的支持:哇,我女兒要寫小說了,太棒了。寫了一年,她告訴媽媽她把她的小說寫完了。媽媽一聽滿心歡喜:那接下要出版了吧?她說她是寫給自己看的。媽媽一聽就接上:那就讓媽媽讀一下唄。她再一次說明她是寫給自己看的。

這一次,媽媽聽清楚了,沒有再為難她:好吧。后來,她結識了她的他,兩個人走到了一起。后來,兩個人一起來到了這座城。她做些教育方面的事,依然是很人文的那種:給小孩提分的那種,不要找我,我做不來;其他的,要提高小孩的文學、美術和音樂鑒賞方面能力的,我可以做。

她的成績一向挺好的。在中學的時候,分班,學校安排她進快班的。她鬧了一出,因為和她最要好的那個女同學,被留在了慢班。她去跟老師商量:要么,誰和我一起,去快班;要么,我和誰一起,留慢班。老師說服不了她,只能找她媽媽,她媽媽聽了她的理由,無條件地站在她這邊。

接下來,她在慢班待了一個學期,在這個學期中,她體驗了班主任老師給予她的冷漠,不單沒有以前慣常享用的來自老師的欣賞的目光,也沒有做為一個普通的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基本情誼,而是人為的冷漠。在這個學期中,她的成績掉了很多;來自于老師的冷漠,給她帶來很大的壓力。

學期結束的時候,老師才再找她談了一次話,借著這次的溝通,她做了個妥協,重新去了快班。她后來一直記著這事,記著那來自于別人的有意的冷漠給她帶來的那種體驗。她到現在提及它時,會說這件事讓她學會很多,讓她變得堅強。試想:雖然最終是投降了,她畢竟堅定地站出來過。

在生了小孩之后,她有一段時間變得很是心緒不寧。她說她有一次因為一時失控,狠狠地扇了她那口子一耳光,當時他的臉就紅了。他沒有還手,也沒有鬧,只是安靜地看著她。過了一夜,她心緒寧靜下來,跑去找他,不是去向人家道歉,而是說:不跟你計較了。昨天,我打了你,打哪啦?

他指著被打過的那邊臉說:這。她說她老公一家是幸福的一家:老兩口去個菜場,都會樂呵呵的,手牽著手。到外面隨便吃點什么,但凡要點吃的,他們三個都會有商有量,盡量照顧到別人。她說她老公從小就很會讀書,不過讀書是為了得好成績,為了長大讀好的大學。他們家好窮。

他兩兄弟長大了,真的讀了好的大學。她說她老公說過一個故事:小時候,看見人家吃冰棒,一毛錢一根那種,他也想吃,就去找爸爸媽媽要一毛錢,說是想吃冰棒。爸爸給了他兩毛錢,說是:冰棒就是糖精加水,一點不營養;你去買根雪糕吃吧。很小的一件事,很溫馨的一個畫面。

這兩個都是你在帶小孩上興趣班時結識的,你說與她們走到一起是種緣分,你說和她們相處在一起總能給你一種力量,那種激勵到你的力量。你說了一個你自己老公的故事:是他讀中學的時候,獨個在外寄讀。父母給了生活費的,他有時會到學校邊上的小店里去,吃一些他喜歡吃的。

有一次,他從學校回到家,媽媽給他準備了晚餐:煎魚。那次不知道是為什么,他沒了胃口,或者說賭了氣,自己餓了自己一頓。第二天一早,媽媽要出門去干活了,過來問他:你是怎么了,昨晚不吃東西?他說:煎魚不好吃,你就會做煎魚。我們學校邊上小店有這有那,好吃多啦。

媽媽聽了,好聲好氣地跟他說:你媽媽沒見過世面的,你說的這些,我也不知道怎么弄,以后我見到了,我學著做給你吃,好不好?經媽媽這么一說,他當時立馬幡然醒悟:我這算是怎么人啊。動人的故事,他一直記著,所以能講給你聽。你因為感動過,所以會記著說出來給我聽到。

我聽到時,我寫出這些時,眼睛里都噙著淚花。完成于2021年03月18日。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96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273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870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742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527評論 6 40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010評論 1 322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108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250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69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56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5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71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0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7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717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87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815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