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主動(Be Proactive),幫你把思維轉換為:我可以對我的行為和選擇負全責;
以終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幫你把思維轉換為:我可以在采取行動之前,先用心智創造結果;
要事第一(Put First Things First),幫你把思維轉換為:我可以讓更重要的事,永遠不為次重要的事讓路。
下面我們先從“雙贏思維”開始,分享從獨立期到互賴期的三個習慣。
你的一個明星銷售和一位潛在客戶跟進了一年,最近終于有了重大的進展,客戶表示愿意采購你的軟件系統,但因為金額巨大,要求和創始人你親自見一面。你和你的銷售非常高興地去登門拜訪了。但你和你的客戶聊得越久,你就越發現,他們現在的階段,其實根本不適合用你們的軟件系統,買回去也是浪費錢。你只要說“你們用了我們的系統,一定如虎添翼”,就能成交,公司也會利潤大增。你也可以告訴他“別買了,這是浪費錢”,那你的銷售一年的努力就會付之東流。你的內心非常糾結。怎么辦?
說服自己,萬一奇跡發生,人家真的用起來了呢?或者主動提出,這么好的用戶,給你們打個折!以此挽回一點愧疚感?還是說:感謝您的信賴,我覺得我們另一個版本的系統更匹配您的業務,而且可以節省80%的采購費用。建議我們先從這里開始合作,不斷深入?
很多人一定覺得第三個答案瘋了。人家都愿意付錢了,你不賺,那不是吃虧了嗎?在今天,很多人對吃虧的定義是:被別人占便宜,當然吃虧;有便宜不占,也算吃虧;便宜占少了,還是吃虧。
真的是這樣嗎?
概念:雙贏思維
有一次,阿里的銷售人員在做培訓。馬云順便去看了下。他發現,培訓老師居然在講,如何用各種各樣的手段,把梳子賣給和尚。他聽了5分鐘后,非常生氣,立刻把這個培訓老師給開除了。
為什么?馬云說:把產品賣給那些不需要這個產品的客戶,我認為這就是騙術,而不是銷售之術。
交易的本質,就是價值的交換。雙贏思維(Think Win-Win)就是說:兩個人之間合作,一定要雙方都獲得價值。如果我賺錢,是建立在你損失的基礎之上,那我就不干。
運用:如何修煉 “雙贏思維”呢?
好吧,如果我想飛得更高,那應該怎樣修煉 “雙贏思維”呢?不斷提高境界。
第一,雞的境界:我要贏。更重要的是你要輸。
有的人贏了,已經無法獲得滿足感。他只有讓對方輸了,才有滿足感。
真有這樣的人。你從小的宿敵,一路以來的競爭對手。你希望他失敗的渴望,已經超過了希望自己成功的渴望。
這樣的境界,是建立在“稀缺心態”(Scarcity Mentality)上的,相信他多吃了一口,我就會少吃一口。他吃飽了,我就會餓死,從而讓別人控制了自己的情緒。
第二,雀的境界:我要贏。如果因此你輸了,別怪我。
這是最常見的心態。我只想自己贏,才不關心你是贏是輸。你贏了,挺好。你輸了?對不起,是你倒霉。
回到最開始的案例。我的系統是好系統。買也是你自己的決定。你能用得上,挺好;你用不上,也不能怪我。反正,我就是要贏。
第三,鷹的境界:我要贏,你也要贏。否則就別干。
這樣的境界,是建立在“充裕心態”(Abundance Mentality)上的。放棄基于你損失、我獲益的合作,我至少不會餓死。但如果進行了你損失、我獲益的合作,我就損害了我在你、在別的客戶、在合作伙伴,甚至在朋友們、家人們心中的情感賬戶。我的路會越走越窄,飛得會越來越低。
追求贏,簡單。追求你輸,我就不贏,實在是很難。你,能做到嗎?
小結:認識雙贏思維
雙贏思維,就是兩個人之間合作,一定要雙方都能獲得價值。如果我賺錢,是建立在你損失的基礎之上,那我就不干。
修煉雙贏思維有三個境界。第一,雞的境界:我要贏。更重要的是你必須輸;第二,雀的境界:我要贏。如果因此你輸了,別怪我;第三,鷹的境界:我要贏,你也要贏。否則就不做。
雙贏思維會徹底提升你的格局。它是指,兩個人合作一定要雙方都獲得價值。如果我賺錢是建立在你損失的基礎之上,那我就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