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年會陽光普照了臺酸奶機,拆都沒拆直接轉手,兩年后的現在找同事薅了臺閑置兩年同樣沒拆的機器,真香。
牛奶+菌種+若干時間42°發酵=酸奶
一、選什么樣的牛奶
1、巴氏奶(鮮奶)濃厚香醇,但如果冷鏈不到位,會有雜菌影響發酵
2、滅菌奶(常溫奶)口感不如巴氏奶,好在雜菌已經被超高溫滅殺
3、奶粉的口感最次,要說優點,就是性價比高吧
二、選什么樣的菌種
選擇1、菌粉,簡單方便,1g能發酵500-1000ml的牛奶
選擇2、新鮮的酸奶成品,一定要新鮮,不然乳酸菌都沒了,建議生產日期三天內的
選擇3、自制酸奶,做好的酸奶可以留作下次用的菌種,建議只使用一次,原因同上
三、選什么樣的菌粉
成熟的產品很多,5菌、7菌、10菌、12菌,蔓越莓的兒童的等等,都無所謂,所有的菌粉都包含保加利亞菌(產酸)和嗜熱鏈球菌(增粘),只要有這兩種酸奶都能成。
特別宣傳含有雙歧桿菌且價格比其他高出許多的不要買,因為雙歧桿菌厭氧,正常環境給不了它要的自由。
所謂的益生菌,要同時滿足有活性、數量夠才有可能產生效果,大部分不是死在運輸的路上(溫度高),就是死在胃酸和膽汁,最終能順利達到腸道的寥寥無幾。
再說說益生菌數量,要達到10的8次方(1億)以上才有實效,普通酸奶只有10的6次方,養樂多一小瓶有100億,但是太甜了,菌粉的每袋(1克)含10億益生菌。所以要不要買N菌的菌粉,聊勝于無吧,有一點是一點。
四、選什么樣的機器
酸奶機是最方便的,選最簡單的就好,只要有恒溫42°的功能。
也有見到用烤箱、面包機、電飯鍋做成的,甚至暖氣片、夏天的太陽,總之就是提供40-42℃的發酵環境,太冷了發酵不了,太熱了菌都死了。特殊的菌種20多度就能發酵,夏天的常溫也可以。
實驗1:75g奶粉+600ml水+1g菌粉,8小時
實驗2:600ml滅菌奶+30g奶粉+1g菌粉,6小時
實驗一失敗原因總結
1、蛋白質濃度不夠,我選用的100g含24g的奶粉,75g兌600ml的水,蛋白質濃度3g/100ml
2、時間太久,上面一層水是乳清析出,黃色維生素B的顏色
實驗一還做了一個加糖的對照組,雖然成型沒有黃色液體,但是即使加了糖味道也很淡。
改進之后,實驗二的成果太好吃了,完全就是我想要的濃厚口感。
實驗二成功原因總結
1、蛋白質濃度夠夠的,滅菌奶原先的3.2+30g奶粉稀釋后1.2g/100ml,成品有4.4g的高蛋白,即使沒加糖也很好吃
2、1g菌粉發酵600ml牛奶,時間縮短為6小時
下次再試試4和4.2蛋白質的口感,做800ml8小時。
不喜歡無糖的,可以做好后加水果,冬天可以加溫熱的酒釀,即甜又暖。
技術總結
選用巴氏奶/滅菌奶+奶粉增加蛋白質含量,有助于凝固和口感,可以選用脫脂奶粉
我可太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