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視覺筆記會畫草稿嗎?有人說我是邊聽邊出圖,一步到位;有人說我會用鉛筆畫出精細的草稿,再用黑筆描一遍;
但也有人說邊聽邊看邊出圖,太難了,大腦一片空白,畫出的圖很潦草;也有人說精細草稿太費時間,橡皮擦都損耗不少,尤其是擦除的橡皮屑很難清理。
?那我們該如何畫一幅視覺筆記的草稿,才能即鍛煉我們的思考力,又能讓畫面趕緊整潔呢?
01 畫筆記本質是思考記錄內容
首先放下完美心態,視覺筆記的本質是為了視覺化記錄內容,做清晰易懂的筆記,用畫圖來磨煉我們對于內容的深度思考。
所以說:把一本書畫成一幅圖,是肯定需要畫草稿,而且以我的經驗畫草稿是最難的部分,平時我一幅筆記3小時,草稿和讀內容可以用到1.5小時。
我有個小習慣,閱讀內容和畫草稿時只能聽白噪音,讓自己處于極度高度專注之下。
但一旦草稿確認,開始線稿和上色,我便會聽歌曲,整個大腦處于放松狀態,所以說草稿就是我對內容深度思考過后的結晶。
02 畫草稿的3個目的
發散思維:草稿特點快速,隨意,不考慮形式只專注內容,針對內容不斷地發散想法
收斂想法:當我們畫完很多內容時,一攬全局的看著凌亂的草稿,一點點找出能夠串聯一起的內容,是否有重復的,或者如何劃分筆記的層級,如何確認筆記的大框架。
建立掌控感:用草稿建立對畫面的掌控感,防止內容走偏。
03 草稿和終稿產生差異性的2個原因
畫線稿時會有新的靈感出現,做了及時調整
刻意練習,如果草稿中畫出一個”鬧鐘“代表時間,線稿時我會搜索網上其他代表時間的圖像,或者更個性化的鬧鐘替換。
因為草稿是大腦的本質反應,會延續舊元素,如果想讓大腦中素材越來越多,我就需要摒棄已牢記的素材,引入新內容。
同時避免單純臨摹新素材,學而無用,所以我會在這個階段去搜素材臨摹使用。
畫筆記的兩大場景
01 用筆和紙的草稿畫法
準備一個專門的草稿本,根據內容畫出大致的造型,確定每個內容的位置,具體內容可以寫的很潦草
拿出干凈的紙,看著草稿的內容,先用鉛筆,簡單幾條線勾出內容大概比例,這樣不要畫鉛筆精細稿。
比如標題的占據面積,中心主圖的位置等。
直接用黑色記號筆,看著草稿本畫
常見心態:
01 過程中畫錯是正常現象,錯了就想辦法彌補下,或者涂抹,沒關系
02 過程中畫圖比例掌握不得當,畫大或畫小也是正常,隨機調整內容,并記得下次用鉛筆畫比例時要看清楚,想明白再下筆。
這樣不僅鍛煉你直接畫圖的能力,還能讓畫面保證干凈,已經節約精細草稿的時間。
這是我最開始畫視覺筆記時,做的草稿,第二張就是講述的鉛筆精細稿,非常的耗費時間,而且橡皮擦麻煩,后面我就把第二張步驟省略
后面不再做第二步精細稿
調整修改的畫圖步驟如下:
注意:如果可以做到不畫草稿,直接畫出一幅筆記,我還是希望要夠畫草稿,本能想到的圖都已經是大腦的固有知識,如果你想每次刻意練習提升,草稿一定要多嘗試不同構圖。
02 用ipad電子版的草稿畫法
電子版畫草稿非常簡單,選一只黑色筆,一直畫到頭,用選取工具修改內容,畫完后,新建一個圖層,調節草稿透明度,直接在上面跟著畫。
同樣草稿無需精細,上面圖層畫的時候也只參考內容大致位置,細節需要邊畫邊想邊進行。
最后你的終稿完成后,要和草稿做對比,思考哪里出現較大的差異性,出現的原因是什么?是比例控制,靈感,圖像豐富度,色彩搭配,下次著重注意,這就是刻意練習之道。
下篇預告:為你講述如何碎片化畫一幅視覺筆記,拆分不同的步驟,既能高效利用時間,思路又不會被打斷。
我是糕小糕,帶你掌握把一本書畫成一幅圖并記住的能力,解決讀書無法專注跑神,讀完即忘的頑固性問題,帶你體驗沉浸心流閱讀,高效記憶的知識充電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