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簡書,似乎好多年都沒來過了,沒有在這個地方留下足跡了。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總是在焦灼的期盼著自己能有一些驚喜的變化,好似看到這些變化我就能給自己一些好好生活的勇氣。但是漸漸的發現,自己好像步入了一個怪圈,一個在內卷與躺平、激情與放棄之間無線循環的怪圈。
當我激情滿滿,給自己鼓足了勁,跌跌撞撞的闖進了一個滿心期待的圈子里,卻發現努力都是徒勞。年輕的時候總以為自己多認識些人,就會有更多的機會,但實際上你的質感不到位,認識的人也只是認識,永遠融不進去。這個質感是什么呢?也許是自信,也許是見識,也許是性格,還有可能是金錢的味道。你的不自信扭捏會讓人覺得不舒服,你的沒見識會讓人覺得你不具備價值,你的沉悶性格會讓人壓抑,你的窮酸會讓人鄙夷。這種時候你要學會把這些都當成你的歷練與經驗,你經歷了各種場合的局促不安之后,下次一定會有長進的。要學會給自己機會讓自己出糗,只要你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這些時候不要在乎自己融不融的進哪個圈子,這個圈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信的做自己的樣子。
有的時候學會順從自己的內心就是最舒服的。當你滿懷期待的去參加一個紅酒會的時候,你可以緊張到語無倫次,也可以百無聊賴的觀察別人,還可以詼諧幽默的侃侃而談,去順應自己內心的想法,而不是被自己的恐懼和怯懦拖住裹足不前。去和自己喜歡的人交談,不要怕被拒絕,哪怕被拒絕了也可以去找下一個,人生就是在每一次的拒絕之后不斷反轉的,要讓自己學會接受拒絕,學會在被拒絕后快速的啟動下一步行動,而不是沉浸在被拒絕的心理內耗當中。
記得一篇文章中說過,人生就是體驗的過程,有想做的事情就去做,有想見的人就去見,事情做成了,喜歡的人見到了,你會開心快樂,提升幸福感和自信。事情沒做成,被喜歡的人拒絕,也沒有關系,至少你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積累了經驗可以避免下次踩坑,認清了這個人不喜歡自己,這些也都是在節約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如果你沒去做,那么你也許會一直處在內耗當中,在做與不做之間徘徊猶疑,久而久之時機不在,只能給自己留下遺憾。就像貝佐斯的目標一樣,以遺憾最小為目標去做事情。
如果自己有想做的事情卻總是被自己的恐懼怯懦所局限,那么我真的建議大家去看看名人傳記,或者去聽聽播客,了解一下名人在做事情時的內心以及其他的普通人在遇到事情時的反應,你就會明白你的恐懼和怯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最關鍵的是你的行動力是不是迅速。很多事情只要你真的去做了,就會顯得不那么難了。真正一步一步去做,遇到困難就去想辦法解決,無論是什么辦法,哪怕再不合理,再不可思議都要讓自己去試一試,你只要去試總還是有機會的,哪怕失敗了也還會有其他退而求其次的解決方法,不斷去嘗試去行動總是沒錯的。
偶爾也會有打退堂鼓的時候,但是想一想自己已經開始做了,放棄有些可惜呀,你就會繼續去行動了。如果真的被打擊的崩潰了,那就給自己一點時間,讓自己崩潰一下,躺平一下,松弛一會兒,然后再繼續上路就好了。
這樣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堆,竟然給自己說服氣了,也算是給自己打氣了,希望2024年的自己能夠順應本心的去做事情,去克服自己的恐懼和怯懦。
希望自己在新的2024年能夠做到12件突破自己的小事,每個月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