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去私欲、存天理、依良知而行,無我、利他、致良知。學習、踐行、傳播圣賢文化,知行合一。
學習視頻、音頻課程心得
每次學習的體悟都是不一樣的,今天感受到的是東棟老師的邏輯思維,以及學習老師的條理性、總總體性思維。相對來說我屬于黑白分明,非黑即白的性格,任何事情非要弄個清晰明了,邊界感清晰。上次聽曉平老師的品格教育課時,老師有提到過類似的性格,注重細節性問題,需要提升的部分是整體性、格局性思維。在找到優劣條件的同時,也為我指明了方向。格局提升一直是我刻意注意了幾年的事情,為什么沒有大幅度提升?是因為心中沒有大愛,總是被瑣事困擾,跳出事件看本質,把自己與事件剝離開來,不被陷入事件而走不出來,真正做到放下小我。
曾經多次比喻,剛剛想爬出坑,接著被某件事迅速打回原形,再次攀爬內耗,直到重見天日。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就這樣這成長中歷練,在歷練中磨平心性的棱角,直到內在不被干涸,而是變得富足充盈,無論遇到任何問題,心態穩定,壓得住心性的陣腳,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所有一切的安排都是剛剛好。回想曾經走過的坎坷路,曾經經歷的心魔,都是在磨心。去除評判心,私欲心。感謝曾經經歷過的事,遇到的人,一切都是來度化我、成就我的天使。當黑色精靈變成天使,不是天使變了,而是我變了,那是因為我找到了藏在內心深處的天使,魔法棒不是別人,而是發現天使的發心和眼睛。操控內心的是我們的情緒,當情緒穩定,不會輕易被外界事事物物所影響,修的一顆如如不動之心,用心解讀家和萬事興。
當我今天再次給到母親一個親吻,沒有昨天的拘謹,沒有長時間的醞釀,自然而然。母親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感觸最深的是一個上午被溫暖包圍著,心真的柔軟了下來,情緒穩定了下來。原來一直強調的柔軟不過是想象的罷了,而且能感受到內在的“剛性”仍然占主導地位,通過對母親愛的表達,“孝”發揮奇效,領悟和萬事興的真諦。
學習東棟老師音頻《對自己百分之百負責》,持續為別人負責,其實是越界的表現。所以,別人如何對待我們,其實都是我們教會他的。想一下在孩子身上我有了多少“太負責”,不知不覺間就侵犯的孩子的個人成長空間,過多的介入到孩子的世界,還美其名曰“我都是為了你好”,殊不知這句話戕害了多少父母、孩子的心靈。及時反思、覺察、收手,別再打著愛孩子的旗號去做一個錯愛的父母。
對自己百分之百負責,至少包含以下三部分的內容:第一,要對自己的成長負全責。第二,要對自己的婚姻和家庭負全責。第三,要對自己的世界負全責。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就有什么樣的世界。
首先學會對自己百分百負責任,我們能給到別人的是自己身上有的東西,無法給到他人自己沒有的東西。學習輸入,踐行輸出,給到家人一個值得留戀而不是想盡快逃離的家,從修為我們自己做起。
讀家書,聽點評感悟
學習素梅老師家書《順其自然,圓滿人生》,感受到素梅老師豁達、通透,從容淡定、淡泊名利,順其自然、自然而然的心態,反而讓自己內心富足、充盈。忙而不亂,適時放慢心性的腳步,欣賞沿途的風景,為人生增添色彩。感恩素梅老師家書為我們帶來美好生活的呈現。
聽文清老師點評責善,及時轉念,減少傷害,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一句話解讀人生,如同看似簡單的“事上磨、境上練”,它沒有銼刀的銳利,卻給到我們如水般洗盡鉛華的人生。
聽東棟老師點評責善,誠意班學習已經進入第十六天,各小組家人的學習已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偶爾出現的小波瀾為我們的生活添加佐料,是在變相提升我們務實精神和應變能力。致良知讓我們內心平靜篤定,我們內心有多相信就會有多篤定。看似跨越不過去的坎兒,在致良知篤定的信念中就這樣不經意間過去了,我們就這樣成長著,家文化在變化著。
學習的目的不是改變別人,而是成為我們自己。學習是為了讓我們變得自信、勇敢、堅定、謙卑、溫和、慈悲、尊重和感恩,學習完之后如果變得傲慢、挑剔,總是看到別人的不足,想要去改變別人,那需要讓心落地,繼續潛心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