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刺是中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發病時關節疼痛,不及時進行有效的治療就可能會危及到關節的活動能力,患者的工作、生活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在很多人的眼中,骨刺就是長在關節中間的一根刺,越長越大,就會影響關節的活動度,真的是這樣嗎?
除了骨刺的性質外,網絡上還傳言骨刺可以通過鍛煉被“磨去”,認可這種說法的甚至不在少數。骨刺到底能不能被鍛煉消除呢?
骨刺不是病,而是一種對身體的保護?
骨刺這個叫法其實不太準確,醫學上的術語應該叫“骨疣”,其實是骨質增生的一種。那么為什么說骨刺是對身體的一種保護呢?關節長期運動會在軟骨表面造成一些微小的損傷,這些損傷被骨頭修補,隨著骨骼的硬化,就產生了骨刺。
骨刺是刺嗎?還是什么形狀?
很多人都認為骨刺就像刺一樣,但事實上“骨刺”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關節之間的表面積,所以骨刺的形狀大部分是塊狀或者鱗片型的,表面也十分光滑,很少有“扎”在關節或者肉里的。
骨刺之所以會引起疼痛并不是“扎的”,而是增生較大,壓迫了周圍的組織和肌肉,從而導致局部組織無菌性的炎癥,引起患處疼痛。
關于骨刺,很多人還有一個疑惑,骨刺是骨質增生,那是不是骨質疏松的患者就不會長骨刺了?
骨質疏松患者,更易長骨刺
很多人就疑惑,骨質都疏松了,身體骨骼強度都不高,應該沒有多余的鈣元素形成骨刺了吧?其實骨質疏松患者更容易產生骨刺的,骨質疏松患者,骨密度低,關節穩定性更差,所以需要“加固”關節,也就更容易產生骨刺。
長時間的骨質疏松會引起血鈣濃度下降,血鈣濃度的減少會刺激甲狀旁腺分泌甲狀旁腺激素。甲狀旁腺激素可以促進骨的合成,骨刺的本質也是骨,所以,長時間的骨質疏松患者更加容易長骨刺。
像上述說的“加固”作用,就是骨刺產生的根本原因——代償性。
代償機制,或是產生骨刺的根本原因
人體有一個很奇特的機制,就是代償機制。一個盲人,眼睛雖然看不見,但他的鼻子、耳朵,以及各種感官的靈敏度,就要遠高于常
人,這就是代償機制的直觀表現。代償機制是機體自我調節、自我保護、自我平衡的基礎。
這個機制和骨刺有什么關系?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器官、組織不可避免地產生了一定的衰老,關節自然而然地出現了“老化”的癥狀。關節老化大概有這三個方面,關節軟骨變薄、關節肌肉力量減弱、骨質下降。這三個方面,很可能導致關節的穩定性下降,為了穩定關節,就會形成一些骨質突出。
家里的凳子腿總是活動,我們會直接用釘子固定,而關節“松了”,機體為了固定關節,也會產生一些骨質。關節活動主要靠關節之間的軟骨接觸進行相對運動,接觸面是固定的,想要加固關節,只能通過增大骨骼表面接觸面積,也就是讓一部分骨質突出,以此穩定關節。
產生骨刺的地方經常是負荷最大、最經常使用的關節,比如說腰椎、頸椎、膝關節、腳跟等位置。所以,骨刺并不是一種疾病,而是機體為了修復關節的損傷、維持關節的穩定性、保護關節的活動一種特殊行為。
骨刺不是病,可以吃藥消除嗎?
別被忽悠了,吃藥不太可能消除骨刺
骨刺的成分和骨骼沒有什么區別,如果藥物能消除骨刺,那自身的骨骼估計也會有較大的損傷。畢竟藥物跟隨體液進行循環,很難判斷出骨刺和骨骼的區別,也就沒有辦法做到定向清除骨刺。市面上大多數治療骨刺的藥物其實就是所謂的安慰劑,沒有一點作用。
但為什么很多患者吃了某些藥物之后疼痛消失了,后續也沒有復發過呢?其實骨刺引起的疼痛是間隙性的,并不是在生長的過程中都會引起疼痛。所以說,不痛并不是骨刺消失了,只不過并未引起疼痛而已。
到這里,有很多患者就疑惑了,骨質增生不是病,吃藥又沒用,那要不要進行治療呢?
骨刺不是病,為什么要治療?
緩解癥狀,減輕痛苦
目前,確實沒有能徹底根治骨刺的醫療手段,但經過相應的治療,緩解骨刺帶來的癥狀,使其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是目前的醫療水平可以達到的。一般來說,若是骨刺不疼不癢,沒有明顯的癥狀,即使發現了,也不需要特意進行治療。
若是骨刺引起劇烈疼痛、腫脹、關節活動能力受限,這時候的治療就要以恢復關節活動能力、減輕疼痛癥狀為主。
骨刺伴有骨質疏松的患者可以補充一下鈣劑,防止血鈣過低加重骨刺癥狀。
看完了這兩種治療方式,我們來看看運動到底能不能“磨掉”骨刺。
運動對于骨刺的作用
有些人說,骨刺不就是關節處的凸起嗎,那使勁鍛煉,把骨刺“磨掉”,不就行了?這種想法十分不科學,首先骨刺雖然叫做骨刺,但形狀主要是魚鱗狀,或者是塊狀的,且表面十分光滑,很難通過適量的運動把其“磨掉”。
其次,骨刺的本質和骨骼相同,過度的運動或許能“磨除”掉骨刺,那關節處的軟骨是不是也要承受相同的磨損呢?骨刺沒了,很容易再生,而關節軟骨沒了,基本上不會再生了。“磨除”骨刺的時候,關節軟骨也會受到相同的磨損,關節軟骨出現磨損之后,還有可能產生新的骨刺。
運動基本上是不能“磨除”骨刺的,但這并不代表運動對骨刺的治療毫無作用。運動會鍛煉關節處的肌肉力量,關節的穩定性也會隨之增加,穩定性增強,代償作用減弱,骨刺形成的條件就少了;適當的運動還能保護關節軟骨,能促進關節軟骨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促進軟骨處的損傷修復。
出現骨刺,也不要過于擔心,因為骨刺可以看做是人體老化的必然過程。如果沒有明顯的癥狀,并不需要接受治療,適當的運動,保持適量的鈣元素攝入即可。要是出現了疼痛、關節受限等癥狀,應該及時去治療,當然是以緩解癥狀為主。
很多人認為運動可以“磨除”骨刺,因此就進行長時間的運動,這是錯誤的認知。運動并不能磨除骨刺,但適量的運動確實對關節有好處,能起到緩解癥狀的作用。所以,不必刻意追求運動量,每天適量運動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