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追求的,是可以隨時招待朋友的家
最近瘋狂地迷戀整理和收納,并不是說有多么的熱愛家務。只是享受干凈整潔的狀態,自己的內心也平靜了很多。
其實我們很容易被家里的物品操控情緒。玄關上雜亂的快遞盒子,餐桌上昨天還沒有丟棄的外賣,沙發上穿過一次的大衣,還有衣柜里前任的衣服??此莆覀儗@些物品有絕對的處置權?;仡^想想,拖著疲乏的身體無數次打開門看到這些的心情。仿佛家里住了“惡魔”,給我們帶來無比沉悶的心情。
所以,我所追求的家,是一個隨時可以招待朋友的狀態。以這樣的家為目標,打造清爽愉悅的生活。
《家的整理》——井田典子。一個典型的日本主婦,三個孩子的媽媽。在漫長的主婦生活中,把整理和收納做到極致。在她身上,沒有被“神獸”折磨的模樣,沒有中年婦女脫離社會的焦慮。書中無不透露著干凈整潔生活的舒適與愜意。整理和歸納對她而已,是人生的一種修行。
書中詳細地講解如何整理與歸納。以下是我根據書中內容,總結適合90后少女懶人整理技巧。
01
給視野留白在家中制造更多的“平面”
其實整齊的擺放不如直接讓它留白。放眼望去,家中的平面,比如地板、餐桌、書桌等本來就不是堆積物品的地方,他們的功能是行走、吃飯、辦公。過多的擺放物品會讓我們精神無法集中,而且平面上的物品也很難維持整齊。
清爽的平面,不僅僅看著舒服,心情也會平靜下來。而且沒有擺放物品,打掃起來很方便。也給自己做家務增加一點點動力。
02
控制物品的數量,不囤貨。
看似很簡單,這基本是大部分人都會踩的雷區。記住,我們現在絕大部分物品都能在附近超市或者網上購買到,把超市當做自己的的囤貨倉庫,何必急于一時帶回家來。
很多人覺得,趁著超市打折便宜,多買一些回來。但是回頭看看,這些東西的實際使用率有多高?購物時,只買自己現階段馬上用到的。規定自己家里的平面不放置物品。那么儲物空間本身有限,不囤貨,家里的收納空間自然也空余自在。
03
在哪里使用,就歸置在哪里
前文提到給平面留白,那物品自然有自己的“歸屬地”。把他們放到哪里?
要打造一個整潔的家,其中一條法則就是,在哪里使用這個物品,就把他歸置在附近,近可能地讓取用和歸置更加輕松。
04
“取、分、減、收”整理法
衣柜是一個惡魔的棲息地,我想每一個整理衣柜的人都會感嘆“天呀,我怎么這么多條同一顏色衣服”、“這條裙子原來在這里”“這件衣服好像穿不上了”……
同樣按照“取、分、減、收”的原則
step1:把所以衣服從衣柜拿出來。
step2:進行分類,可按照季節分類分為兩大類:春夏秋、冬(原諒南方的孩子沒怎么感覺到春秋。)然后細分。我按照個人習慣,春夏的短袖T shirt ?、長袖T恤、短褲(半身裙)、長褲、 連衣裙、以及薄外套。冬天的就是毛衣 長褲 以及厚外套。
step3:
一件件試(相信我,這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找家人做參考,進行“斷舍離”。我給自己的要求是,每個類型5件單品。然后拍照保存,買衣服的時候就知道現在衣服的情況,還可以更加高效的搭配衣服。
?step4:收納時,只擺放應季衣物,其余可以用收納箱收納放在衣柜最下層。上面掛著應季的衣服,不要太密集,太擠不好把握自己當下衣服的量以及款式模樣,不方便拿取穿搭。對于放在抽屜里的折疊衣服,不要疊放,可以卷起序列排放。保證能直觀看到每一件衣物。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整理和歸納是一個大工程,可能要同時做好以上4點很難。于是,我就從第一點開始。在家中制造更多的“平面”,給視野留白。慢慢的,發現自己在潛移默化的改變。天氣好的時候會洗床單;柜子里的衣服慢慢變整齊了;用完的剪刀放在固定位置;收快遞的時候也是當場打開,不把快遞垃圾帶回家………
現在特別喜歡別人來宿舍串門(現在由于工作原因派駐外地,住單位宿舍里),然后夸我這里整整齊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