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這個單詞,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可以這么明目張膽地使用了。過去的深惡痛絕,堅決地打倒,到現在不得不去承認它的存在,進而去接受,甚至以此為奮斗目標的都大有人在。郭敬明,一個曾經生活在底層階級的小人物,為了走出自己所在階級,爬上更高幾層的“階級”,他用了“小時代”的文采,用了管理寫手、控制輿論、圈明星粉等經典商業手段,很好地利用了粉絲經濟、網紅經濟、和大眾的仇富心理等。他明白自己的位置,更清晰地自己的目標,并且運用了他所學到的一切。
可是他成功了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講個故事。
一個姑娘把新買的iPhone手機放在鋼琴上,發了條朋友圈。
同學看到后說,“不就是個蘋果嘛,至于發條朋友圈炫耀嗎?”
女孩笑了笑說:我彈著50萬的鋼琴,你卻只看到一個8000塊的手機。
女孩的媽媽對女兒說:你住著1000萬的別墅,眼里卻只有鋼琴。
女孩的爸爸對媽媽說:你擁有身價幾個億的老公,眼里卻只有別墅!
你的眼光在哪里,你的價值就在哪里。
郭敬明也就這樣了,他所能達到的也就是別墅級別,他眼睛里所能看到的極限也就注定了他的價值。所以他有了三套上海靜安寺的別墅,學著好萊塢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學著學著...也扭曲了。
如何提高眼光,僅僅靠中國過去的教育模式是很難實現的,因為中國式教育只能給予你教養,賦予你邏輯能力,卻沒有教會你展示自我的工具,更不要談如何提高眼光了。更不用說在攀比成風的現下,在權錢和勢利的世界里浸淫數年的大人們的影響下,可想而知小孩子們的眼光是有多么的局限性啊。
這兩天看到了一個視頻,里面有一個清華大學碩博連讀的學霸,竟然跑到電視節目里去問嘉賓導師該找什么樣的工作!?隨后就被直接懟得無地自容:一個天之驕子,國家棟梁,而且是大名校生,本身就應該是鎮國重器!還在我這里BiBi什么找什么樣的工作?!
眼界和學識是二種維度的東西,“英雄不問出處”,許許多多的成功人士其實出身并不高大上。區別就是眼界的高低,你是鴻鵠還是燕雀?其實胸懷和膽氣比什么都重要。
如何培養?只有不斷的磨練,一次次跌倒后的爬起,才能讓你更加強大。溫室的花朵天生嬌艷,可是注定會在風雨中凋零。
17年北上廣餐飲業,據說已經有近7萬家店鋪被迫倒閉,失敗者都有各自的故事,但是原因都只有一個:與消費者的距離。
距離過遠就會脫離現實,太自我的話,轉型困難;而距離過近就會一味迎合,喪失自我,核心價值流失。真正能屹立不倒的,還都是那些能很好調控距離感的品牌,這個調控力不是天生而來的,是經歷過風雨歷練的。
所以,失敗一次不可怕,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等你再一次站直腰板的時候,你的眼界就會不一樣了。
閱讀原文:http://mp.sohu.com/v2/main/news/preview_by_id.action?id=2126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