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效率高的工作方式可讓我們做事時付出盡可能少的代價。做事過程中難免遇到阻力&障礙,必須高效處理工作中出現的障礙&干擾因素才能提升效率。
書中有一個比喻我很喜歡:“一個人即使對重力一無所知,也可能成為出色的賽車手,盡管重力是影響賽車手一切所作所為的潛在力量。要想在比賽中獲勝,賽車手只需熟悉駕駛要領,控制好直道的速度,掌握好彎道的行駛技巧,同時記住始終控制好賽車即可。”
理論前提:一個人提升效率的能力∝休息的能力
高效行為的4個主要方面:
1. 把握內外部所有未完成的事,恢復到目標明確、精力充沛的狀態
2. 在承諾要完成的多層面結果&承擔的責任中,有意識地保持自己的關注重心
3. 創建值得信賴的結構并持續使用,引發適當的關注&必要的行為提示
4. 把一切建立在靈活機動的行為基礎之上
理念:心如止水,基于能夠抵御混亂&壓力的原則
每期電子簡訊的目的:為了強化、擴展輕松控制&優秀業績背后的理念
高效完成的4個領域:完成、關注、結構&行動
更好的處理問題的方式:
1. 有時個人/群體通過完成舊的項目/清空障礙就可以獲得最大收獲
2. 有時關注恰當的對象→最關鍵的部分
3. 有時在其他情況下結構&系統→發展最重要的因素
4. 有時只需單純放棄追求完美,只要需推進工作即可
5. 參考核查清單,提醒掌控流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環節
所有方面都很重要,通常,某個具體的方面會成為把效率提升到新層次的觸發點。
人的行為&意識特點(可能):真正簡單、真正復雜、無限探索
而作者的做法→盡量避免過于牽強地下結論
GTD (Getting Things Done)把事情做完
GTD part1 理清頭緒,發揮創造力
Ch1? 理清思路,確定新方向
打好基礎:及時完成任務(不管怎樣,一定要抽時間做的)
無法預見的機遇加以應對的兩個層面:
1. 精神層面:放松身心即可
2. 其他層面:有條理地籌劃,可根據需要調整
工作的擱置程度 = 承受不必要壓力的程度
一定要準備一個可以隨時捕捉所思所想的工具
Ch2? 知道哪些事情自己尚未做,你才會為之心安
壓力的根源→自己沒能履行協議
工作流程5階段:收集、處理、組織整理、回顧 & 執行
凡事應該盡量簡單,直到不能再簡單為止。——Albert Einstein
每件事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全力以赴+具備優秀的洞察力
Ch3? 理清承擔的任務,可以更好地選擇新任務
不了解自己目前工作的整體情況&自己的能力 → 無法充分認識到哪些是不能承擔的
作者所在的工作技巧培訓界有個貫穿始終的問題:
自由&控制的理想結合點在哪里?在什么情況下,組織會過于死板?控制會過于嚴格從而成為限制?在什么情況下,寬松的環境會失去效果?開放思維會讓人精疲力竭?無憂無慮會變成漠不關心?
作者建議:
緩解自由&控制 → 專注&合作
人生的智慧 → 去粗取精 —— 林語堂
個人認為:
自由&控制的理想結合點在于→把握住宏觀的構架,把握好細節的部分,其余部分按合理的規章制度自由發揮創意。……
Ch4? 要實現未來的目標,首先明確當前的位置
除非你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否則地圖根本沒有任何價值。
有些東西,你越是抵制越難以擺脫。
工作整體狀況:
1. 需要立即采取的具體行動
2. 愿意去實現的目標
3. 工作的主要領域(員工培訓、資產管理、規劃、客戶服務…)& 生活中的主要方面(理財、健康、家庭、家務、職業、娛樂…)
4. 未來幾個月決心實現的目標(行動目的、變革意圖、大型項目…)
5. 未來幾年發展的長遠規劃
6. 生活目標(為什么生活在這個星球上?)
Ch5? 以有限的可能,去利用無限的機遇
問:哪件事會影響工作效率呢?
答:影響工作效率的5個方面:①都有自己的想法;②并沒有下定決心去做自己知道需要采取行動的事情;③不按功能分類安排行動提示&支撐材料;④不注意保持&及時審查全面客觀記載各項工作的清單;⑤浪費精力,最終精疲力竭,被迫在眉睫需要處理的事情逼得手忙腳亂。
再問:那該怎么做?
再答:把5個方面的最佳行為方式融為一體。把頭腦中的一切用紙&筆記錄下來。出現狀況時及時決策。確保系統全面&及時更新,認真審查系統的合理性,確保根據直覺做出的行動/不行動的決策是正確的。簡言之,關注積極的結果,對最重要的工作不斷采取后續行動。
Ch6? 一心二用帶來壓力&失敗
如果大部分潛意識精力都集中在“細枝末節”又“懸而未決的問題”上,就無法集中精力在更宏觀的問題上。為了最輕松有效地啟動&進入現實性新思維所必需的那種創造性流程,心理內存必須得到釋放。
必須安排好那些瑣事。要么放手,要么存檔,要么立即行動,要么委托他人,要么繼續進行,要么暫且擱置等待時機成熟。
要把自己鍛煉得具備妥當評估、處理各種事情的能力。
Ch7? 有意識地權衡輕重緩急
那些我們有能力去做的事情,同時也有能力不去做。—— Aristotle
∵缺乏處理次要事情的能力&忙于應付迫在眉睫的事情時根本無暇顧及次要的事情
∴效率低下
分清主次的技巧:真正的項目 & 將來可能會做的事
No.1清單:完整列出全部沒完成且一次行動難以完成的任務
No.2清單:列出想在將來某個時間完成但目前不想著手去做的項目
具備停下來思考行動的習慣,清楚決心行動的目標&完成需要采取的行動
認真對待 → 認真決定隨后的行動 & 定期回顧事情的進展
Ch8? 完成未竟之事,釋放自身能量
起草戰略規劃 → 注意力高度集中+目光超越當前的現實條件&情況
真正投身于整理雜物&真正投身于極具個人創造力的實際事務時,引發的靈感會讓你領略到此前根本想象不到的可能性。
許多人之所以錯失機會,是因為機會總是披著工作的外衣。—— Thomas Edison
Ch9? 如果你一直想著某件事,很可能是還沒有搞定
生命的唯一目的 → 發揮自己的潛能,成為真正的自我 ?—— Robert Louis Stevenson
擺脫困擾:
1. 明確做事的目的/結果
2. 決定如何進展(后續行動)
3. 適當查看進展安排
解決辦法:
1. 寫下要做的事情
2. 分析是否立即去做
3. 行動
Ch10? 只要有空間,創造力就會展現
“把頭腦中的一切拋開”
不存在的東西是最難掩飾的。—— Eric Hoffer
提升個人效率方法的核心原則 —— 直面問題:
1. 列出全部問題
2. 全盤考慮
3. 需要采取什么行動
4. 用不斷改善的外部系統來處理所有的選擇
自我價值體現在:即使取得的成就突然全部消失,我們仍可以從頭開始,再次創造需要/希望得到的一切。
Ch11? 渠深流暢
辛辛苦苦付出時間&精力完成高標準優質的工作
對提供超過期望值的服務確立高標準
價格一直是敏感的問題
∵覺得自己無法成功/有效應付
∴阻礙自己去接受更新更好的事物
Ch12? 擔憂無益
審時度勢&完善理解過程的思考雖費時費力,卻能帶來實效
不采取具體行動的無端擔憂,只會浪費時間、耗費精力
忘記時間流逝的高效率狀態最有效的方法: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少思考,在必要的時候盡量多思考。
定期回顧、每周安排
Ch13? 你不是你的工作
列出所承擔的工作,能幫你有效控制
做好工作最理想最有效的途徑:成為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所完成的最出色的項目根本不在清單上
處理自己關注的事情的目的: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集中精力&創造力全身心投入
控制注意力→控制經歷,控制生命的質量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GTD part 2 高效關注
自身擁有影響世界最強大的力量:改變自身觀察事物方式的能力
讓工作完成地更迅速、更有效、更成功的方法:改變視角
下一層面收益的關鍵:關注焦點
Ch14? 想看得更清楚,請從更高處著眼
明確當前的任務&全身心投入:
1. 清楚自己想要實現的目標/最后的結果
2. 做出決定并采取下一步行動,推動你朝著那個方面前進
3. 生活中的成功取決于:你接受并啟動新游戲的速度(√),你多么擅長舊游戲(×)
世界就是這樣子,關鍵 ——你如何去面對
for賽車手:依靠慣性滑行是最危險的動作。你必須始終踩著油門,全身心地投入身處其中的游戲。
Ch15? 只有身體力行,你才會知道如何去做
看到結果 → 不知不覺意識到背后的信息
Ch16? 工作足夠努力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努力,但努力程度總是不夠,因為努力工作并非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他們需要的,只是去工作,非常認真、非常投入地工作,無須牽掛其他。
近在眼前并非選擇當前做什么的最佳標準
清理心理內存、匯集工作清單、對下一步行動做出更好的選擇有額外的好處:
如果你真正可以選擇需要去做的工作,那么選擇根本不去工作也就簡單得多。
Ch17? 精力隨心思而動
目標沒能實現的唯一原因:關注其他事情,而不是集中精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基本效率原則:把東西擺在門前
Ch18 目標越明確,實現目標的途徑越多
有趣悖論:愿景/目標越具體,釋放出的創造力就越大
咨詢活動的核心要素:學習、教育、培訓&管理
目標明確地回憶應該重新安排時間,而定期會議的間隔應該視實際情況而定
Ch19? 精益求精
變得不可戰勝的簡單易行的辦法:不管做什么事情,即刻開始就竭盡全力去做
Ch20? 關注重心的變化等于結果的變化
如果希望得到不同的結果,那么你就要調整關注的重心。
大腦有一種內在機制,專門查找你按照自己的關注目標預定好的模式;因此,創意、革新&成功并非源自過人的智商/驚人的創造力。
反思:在有關并購的最終談判進展過程中,對方律師提出了一個出人意料、可能導致談判破裂的要求,你內心深處有多少資源可以用來迅速作出直覺式決策?
Ch21? 視角是地球上最貴重的商品
原則:關注重心的變化=結果的變化
最明智的辦法:捕捉自己狀態更佳時的想法&體會
Ch22? 多加思考
知識型工作的主要技巧(明確自己的工作&效率最高):
1. 決定如何處理自己的事務&隨后要采取的行動
2. 即使所思之事不馬上行動,也要寫下所有目標&具體任務
3. 看一下行動提示(如果能有效地利用它們)身處某種特定的環境時,想要實現效率最高,你需要分析一下在這種環境下所有能做的事情
一個小時高效、精確、認真、嚴格、綜合的思考可能比得上一個月的艱苦工作。思考是工作&生活的實質。—— David Kekich
像實干家那樣思考,像思想家那樣行動。—— Henri Bergson
必須訓練自己利用精神力量去真正了解自己的工作=搞清楚目前面臨的任務&如何去完成
Ch23 思考有度
思維敏捷、經驗豐富的人,略加觀察就會因必須考慮一些復雜細節而焦躁不安
確定了最終結果&行動步驟,把行動提示放在你認為在適當的時機能看到的地方
問:看到大量需要完成的任務,怎樣才能不被嚇倒而失去信心呢?
答:我不想那些事!(做到內心平靜、內外和諧、世界與自我融為一體)
明確&把握重心,最有效地讓自己精力發揮作用
Ch24? 效率是改善工作的唯一機會
精神方面越集中精力,對物質世界的依賴越小,在物質世界的工作效率似乎就越高。
Ch25? 關注一件事才能“全神貫注”
所有事情都同等重要
高效的標志:專心致志地處理手頭的事情
專心致志 —— 投入全部精力去處理確定無疑最關鍵的事情
專注關鍵:從最合適的角度、在最佳時間段內、把適當的注意力用于最合適的事情,不多也不少。然后按照同樣的方式,以100%的積極性&創造力關注下一個問題。
類似禪宗的效率狀態:對當前事物既能超脫其外,又能全力投入其中。
最高超的執行風格:現身→整合各種要素→思考→決策→處理→內化結果、愿景&標準→睿智的決策&執行過程
夢想者難以掌控世間種種事務。—— James Fenimore Cooper
Ch26? 未來目標的價值,在于它當前培育的變化
未來的愿景——按時完成某件事情(×),會改變此時所做決定的內容&性質(√),能影響你當前決定去觀察、感受&完成的事情。
真正的存在是一種高度動態性的積極經歷。
內心反思的焦點&外在的體現是截然不同的過程,甚至可能讓人感覺兩者互相排斥。
關鍵:積極主動(×),如何做到積極主動(√)
提示自我/努力做事并不是問題所在,真正的問題:“哪類行動最適合我呢?”
GTD part3 建立有效的制約機制
公路的交通標志讓我們以最小的壓力&風險自由迅速地到達目的地
有效的制約不會占用空間
Ch27? 穩定帶來創造力
想獲得自由?請努力做到組織有序。
想做到組織有序?請努力發揮你的創造力。
Ch28? 形式&功能必須符合效率最高的原則
支持型結構&限制型差別:與最終目的是否一致
為了實現預期增長目標而建立的不合理結構,會阻礙工作的進展。
效率大師標志:懂得什么工具最適合什么工作
幻想者:構想項目&戰略思考
實干者:做出決策&完成某項具體工作
只要涇渭分明,幻想者&實干者就能和諧共處
小技巧:
1. 工作籃
2. 項目&可能要做的工作清單
3. 后續行動清單
4. 每周回顧
Ch29? 優化系統,放飛思想
幫助解脫,去做自己希望重點關注的真正重要的事情:
從事積極的知識型工作(思考、決策&選擇)
建立完善的個人管理系統來處理各種結果
業務工作節奏:7天一個周期
Ch30? 反應能力提升生存能力
問題的關鍵:如何獲得具有創造性的新思想(×),如何擺脫舊思想(√) —— Dee Hock
對新情況保持敏感(縮短反應時間)& 對變化具有適應性(內部平衡系統)
Ch31? 系統的強弱取決于最薄弱的環節
個人管理系統的價值:可以賦予信心把各種資源釋放出來,從而推進工作,把工作做到更高層次、更完美。
指揮官總是要應付沒人承擔的工作。
系統如果不能100%處理好自己的工作,那么就不會減輕任何壓力。
真正的系統必須能經受最惡劣的現實情況中的考驗,縱使在我們一點兒也不想繼續維持它的情況下。
有意識的行動勝過無意識的反應。
Ch32? 系統的效率與你的感知度成反比
成功的系統:平靜運行
系統越完善,你越不易察覺它的存在。
需要做的:工作、行動、思考、創造&處理各項事務(√);關注做事的具體方式(×)
效率↑的絕佳機會:建立起平穩運轉的系統
你必須建立起得心應手的流程系統,所有工作處理工具&行為都應處于自動運行狀態。
Ch33? 功能取決于形式
適當的環境&結構都有助于保障工作績效。
希望工作中的事情取得進展時請確定主題、安排會議。
個人管理系統(+行動提示項目),且在每周回顧進展時核對一下實施情況,+為生活增添價值的有意義的想法清單
黑帶層面的個人管理系統:
不斷清理頭腦,確定結果&要采取的行動,整理&更新清單,努力做到頭腦清醒,心態積極。
Ch34? 目標明確才能贏得勝利
只有在對目標有非常明確把握的情況下,游戲才會充滿樂趣。
工作需要:限制+目標
知識工作最艱巨的任務 —— 明確你的工作(from 彼得· 德魯克)
明確工作的最大挑戰:
1. 思考目前從事的工作
2. 為思考的內容采取行動
問題的關鍵:承擔多少項目(×),根本不清楚自己究竟承擔了什么項目(√)
輕松控制生活&工作的萬能鑰匙:創建項目清單(每周回顧的基礎)
無壓高效工作的萬能鑰匙:列完整準確的項目清單+至少每周更新回顧
Ch35? 多人負責等于無人負責
如果行動的焦點不集中,那么為取得進展而產生的不適就會變得遲鈍,對相關細節的感知也會變得麻木不仁
只有至少一個人認為應當承擔全部責任時,分擔職責的做法才會奏效
首席執行官的關鍵(合適時):出席會議、發揮作用(高層分析、明智決策、確保適當的執行)
適當的執行 —— 戰略
執行計劃的最佳選擇:
1. 約束不夠聰明但精力異常旺盛的那部分機體,用比較聰明的那部分機體做事
真正艱苦的挑戰:把精力&物質資源集中起來,向正確的方向前進,堅持不懈地完成
不需要嚴格的紀律but需要訓練有素的方法
Ch36? 確定原則,而不是監管制度
集體準則(富有活力、真實有效):不斷挑戰自我,力爭參加規模更大的游戲
日常互動引導我們的:好奇心(√),約束機制(×)
不因探索、表達、向前發展而遭受責難
支持有意識的創意冒險活動
滿懷恭敬之心
Ch37? 利用大腦來思考工作(√),單純關注工作(×)
大腦真正擅長:分析各種選項&現有的信息→決定“如何去做”
掌握常規前,你猶豫不決;一旦掌握,你就會超越常規。
熟練一系列程序化動作(面對2個↑假想敵時做出的非常具體的反應 —— 增強個人注意力、提升速度&準確度的工具)之后,實戰時動作一定會干凈利索、目標明確。
工作常規做法:收集、整理、組織、審查,根據工作與當前能力之間的相互關系,選擇該如何行動&要達到怎樣的目標/維持怎樣的狀態
沒有常規,你將無法做事,但做事時不要局限于常規的約束。
Ch38? 思考的價值超乎想象
即使很多想法當前沒有明顯價值,但可能是尚未發現的極有用的某創意的基礎。
自由記下想法后再重新斟酌。
極端的對立平衡得越好 → 工作效率越高
務必確保自己掌握維持平衡極端對立的流程所需要的各種工具。
在不斷擴展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規則。
帶著重點去解決問題
Ch39? 資源越是有限,規劃越有必要
只有在面對如何分配有限資源的艱難抉擇時,才真正需要明確目標、提高效率
真正需要做的往往是最想回避的事情。
最需要制定計劃的時候 —— 無暇制定計劃的時候
愿景&現實之間距離最大的公司—— 至精至簡&極具創造力
資源匱乏卻努力做到極致的人—— 效能最高
世界并非為了進化而存在,而我們卻是為了進化而存在。
GTD part4 放松自我,開始工作
“只管去做!”
往往不知如何開始
Ch40? 對自己做的事情承擔起責任
最優秀的團隊都很清楚誠信的重要性
最出色的參賽者總是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表現
競爭力 (個人/組織)—— 應對突發事變的能力
只有意外變化帶來的壓力向系統&行為發起挑戰時,卓越才會真正得到顯現。
變革總會帶來混亂&不適感,重要的:出現的頻率
Ch41? 過度控制=失去控制
處理事情,緊抓不放會妨礙從最有效的角度采取措施。
微觀管理(關注生活&工作中的細枝末節)應有價值地存在
組織有序工作的關鍵環節:需要通過思考&直覺決策去真正完成某項工作
你必須整合自己的思想、智慧&眼光中變動的部分到與世界相互作用的整體中
請不要因對形式(組織)的迷戀,就分散了對功能(結果)的關注
Ch42? 進展越好,狀態越好
關于何時采取何種行動的所有決策都是直覺式冒險
無論工作安排多么井然有序,系統&流程多么完美無缺,戰略&戰術規劃多么合乎進展節奏,最終還是要憑直覺判斷。
問:目前我最應該做的是什么?
答:你必須離開舒適之城,進入直覺的荒野。在那里你的發現將非常奇妙,你將找到自我。—— Alan Alda
問:怎樣才能確定下一步的行動呢?
答:做最壞的打算,設想最好的情況,放棄中庸之道。
? ? ? ?做最壞的打算 —— 處理好所有未完結的零星問題
? ? ? ?設想最好的情況 —— 關注最積極的結果&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 ? ? ?放棄中庸之道 —— 敢于改變
Ch43? 相信自己的行動選擇,需要多層面的自我管理
單純的細節安排并不一定能夠保證工作真正富有成效。
問:此時此刻,我最該做什么?
答:相信你的直覺
影響決策的動態機制:
1. 背景(此刻我可以做什么?)
2. 工作類型(該去做已經明確要做的事、去完成意料之外的任務/處理手頭情況、更新工作清單)
3. 工作層面(該關注需要回復的電子郵件、需要完成的項目、需要承擔的職權范圍、需要推進的目標、需要履行的義務)
Ch44? 你的力量取決于你的放松能力
in武術,有效動作的關鍵:速度&準確性,自我放松→可實現最大限度的控制&關注
if你想做到真正高效,應搞清楚造成壓力的原因,then加以處理 → 現在就做
社會中個人自由度與每個人/每次努力的高效程度相關。
識別生活&工作中的協議&未完成的事務,判斷完成所需行動,同時完美協調所有可能的選擇。
如何應對:確定目標→采取后續行動→完整可信、適時評估的系統內安排行動提示
Ch45? 預料之內的意外算不上意外
if制定計劃時就想到計劃可能會受到干擾,then你就能穩定地推進計劃。
考慮過死亡可能性的士兵更可能無所畏懼地面對敵人。
∵消除了內心的恐懼(×),超越了恐懼(√)
事先做好準備,就不至于疲于應付。
Ch46? 目光越長遠,進展越順暢
審視自己工作的視角越高,行動越完美
建立規律性行為模式(周期、確立&維持節奏)
Ch47? 放慢速度以提高速度
經常放松&重新集中精神
請放松。要換擋,你必須腳踩離合器。你必須放開手腳,才能以更快的速度再次開始工作。最不愿放慢速度的時候,或許就是你最需要放慢速度的時候。
Ch48? 你沒有時間做任何項目
做項目 —— 完成大量細致工作之后,周圍的世界才開始符合你頭腦中的想象
for長期目標,關鍵性的激勵因素 —— 短期目標
“長期” —— 做到“盡快”,需要采取更多的后續行動
Ch49? 堅持做好小事,就能產生重大影響
真正的變化都是厚積薄發
Ch50? 親力親為才能了解事物
真正的知識發展需要有目的的活動。
最深入貫徹執行效率方法的人&企業共同點:具備始終向前的內在動力
最不需要效率方法的人,恰恰是使用效率方法最多的人。
提升效率:if不認同進一步發展到某個水平/層次的目標(在過程中提升經驗),then可能不會投入精力去探索如何改進工作。
一級方程式的賽車團隊不惜花費重金&大量時間去測試安裝最精密的流程、系統&駕車方式 → 關鍵時刻或許能獲得微小的優勢。
for業績出色的人,研究&磨煉的流程未必一定是最具戰略意義的核心問題,但總會調整自我,隨時準備把握機遇。
Ch51? 動中求變更容易
和對手搏擊時,一定不要停止移動
若有人暈船,就讓其來掌舵
消除眩暈那惡心感覺的最好方法 → 緊盯地平線∴抓住方向盤的效果更好
Ch52? 最偉大的成功源自最慘重的失敗
∵在途中一直矯正路線∴導彈&火箭能到達目的地
衡量成功的標準:自己在某段時間內所做的更佳選擇的比例
GTD part5 注意基本要素
做好應對一切的準備需要具備高效做好事情的條件
工作流程的5個階段
1. 收集
①從大腦中清空吸引注意力的一切外部事務
②根據需要減少收集工具的數量
③通過處理&組織整理(參考下文)定期清空收集工具
2. 處理
①處理收集到的項目(決定如何處理收集到的材料)
②不需采取行動的,收納好后拋開
③需要采取行動的,確定隨后采取的具體行動(親自處理[能即時完成的]/委派他人[跟蹤進展情況]/推遲執行[列入行動提示清單/行動文件夾])
3. 組織整理
①行動類別(項目、日程表、下一步行動、等待)
②+次級類別清單
③+長遠目標&價值清單
④+核查清單(工作職責、“引子”清單、組織結構圖…)
⑤建立一般性參考資料歸檔系統(無需行動但能檢索的信息&材料)
⑥建立存儲系統(以后可能采取行動的)
⑦建立輔助信息文件(存儲在參考系統/待處理工作文件夾中)
4. 回顧
①每天回顧日程表&行動清單
②每周定期回顧,清理、更新、維持&提高你的系統(參考每周回顧)
③多回顧長遠清單,確保清單完整且與進展合拍
5. 執行
①根據情境、時間、精力&事情的重要性做出行動選擇
②建立隨時可審查的行動提示系統保持靈活性&在決策過程中相信直覺
③堅持不懈、有規律地關注重要事項,確保做出最優秀的直覺選擇
自然式計劃模式
1. 目的/指導原則
①為什么做這件事?
②應遵循哪些關鍵標準?遵守哪些規則?
③項目決策的指導性標準:目的&原則
2. 使命/愿景/目標/成功的結果
①成功的狀況?
②利益相關方如何看待?
3. 頭腦風暴
①我的想法?現實情況?
②清楚哪些情況?不清楚哪些情況?應該考慮什么?還沒考慮什么?
③全盤考慮,坦誠相見,不持偏見,拒絕批判性分析
④多角度分析
4. 組織整理
①清楚組成要素(次級項目)、先后順序、輕重緩急
②撰寫提綱、創建符號列表、根據需要創建組織結構圖供審查&控制
5. 下一步行動
①確定對當前的獨立組成要素需要采取的下一步行動(隨后應該做什么?誰去做?)
②if需要進一步計劃,then確定制定進一步計劃的具體時間
對項目的關注層面做調整:
進一步加以明確,↑關注層面(eg.行動→計劃、計劃→頭腦風暴、愿景→目的)
做更多具體事情,↓關注層面(eg.愿景→頭腦風暴、計劃→行動)
需要的規劃工作:
if你已經把項目從頭腦中拋開,說明計劃很充分
每周回顧指南:
01. 散落的紙片:搜集各類任務到統一地方,等候處理
02. 整理筆記:回顧、分門別類地記錄
03. 清空大腦:按合適類別寫下還沒掌握的所有(新項目、任務、待處理事項、將來/也許會處理的事項)
04. 回顧“行動”清單:標出完成的行動,查看將要執行的行動的提示信息
05. 回顧“等待”清單:繼續后續將采取的行動,檢查標出最近收到的反饋
06. 回顧“項目(更重大的結果)”清單:依次評估項目、目標&結果的當前情況,確保對每一項都采取了行動。瀏覽工作進度輔助材料,構想新行動、要完成的任務&待處理工作…
07. 回顧以往的日程表:仔細查看以往的日程表,搜尋未完成的工作、有用的參考數據…,納入當前系統
08. 回顧將來的日程表:瀏覽一下將來的(長期/短期)日程安排,記住需要采取的行動
09. 回顧相關的核查清單:采取新行動的引子
10. 回顧“將來/也許”清單:查看、轉移、清除
11. 發揮創造力&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