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二班--家訪實錄
“在每個孩子心中最隱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獨特的琴弦,撥動它就會發出特有的音響,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講的話發生共鳴,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對準音調。”這句耐人尋味的話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是的,現代高速發展的社會,為孩子提供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會象外面的世界一樣紛繁復雜,不可揣摩。這樣的時代需要的教師,就是能進入學生內心,與學生共同感受,共同歡樂,共同傾聽,能與之進行心與心交流的人,不僅在學校,而且能走進學生的生活圈子,了解他們的另一面。家訪就是為我們教師提供的一個這樣的平臺。
我班有個小男孩,平時性格很內向,不愛說話,教了他很長時間,在上課時候也是默默無聞,不愛舉手發言,早在很久就發覺他是一個孤僻的孩子,下課的時侯總是自己一個人玩,平時又不愛說話,總是自言自語。其實早在學期中我就踏入了他的家中了解情況,原來在他的家中父母感情不和,平時總是在吵鬧之中,家長對孩子不聞不問,平時很缺少父母的疼愛,正因為缺少父母的疼愛造成了他獨處的性格。如果不是父母的原因,他會是個多么幸福的孩子!說到這里,我不禁開始恨自己,為何不早些了解情況,為何平時沒有再給他多一點關愛,我想在每個做父母的心中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彼此都希望孩子有個更好的成長和學習空間。正因為有了這個共同的目標,讓我們走在了一起,我們共同討論了關于孩子的話題。
這一次的家訪讓我得到了很大的震撼,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更應該深入的了解班中每個同學的家庭情況,平時應該更多的和孩子的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為孩子的成長和更好的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更要做好榜樣,父母雙方的感情對孩子很重要,父母的感情不和對孩子的傷害極大!我決定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盡量的引導他走出自我,讓班干部多和他進行接觸,讓他們成為好朋友。
高爾基曾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愛,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橋梁,也是一條基本的教育原則。與家長的及時溝通,與家長之間的一次次短短的接觸,一個個小小的故事,可以使我們更加的了解孩子,使我們更加公平的看待孩子,使我們更加恰當的教育好孩子,使我們用期待和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使我們有敏銳的觀察力,善于捕捉、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之處,使他們在表揚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避短中看到自己的未來與希望,感受到老師的信任和期待,而這一次感受,甚至能改變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