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生活還是需要記錄的,上次一個人去看的那部電影,差點說成了今年。
而上次和這次,雖然相差不到一個月,卻已是兩個年份了。
2017拜拜,2018你好!
兩部電影,一個時間點,一個老地方,一樣的心境。
一代芳華,初心不變。
不知何時,好像我更多的開始關注自己的內心,關注到底我是怎樣的一個人,以及想成為怎樣的一個人?
后來,我發現自己不是一個好人,卻也不是一個壞人。
也許這就是人性的陰暗面,無法擺脫,卻也無法成形。
而至于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某天突然覺得,好像才20幾歲的年紀,想著這個問題,未免太過于深奧。但是仔細想來,人生似乎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一。
突然驚醒,已經過去的三分之一的人生,我從未想過我要成為怎樣的人,以及去過怎樣的人生。
芳華里,有著深深的時代印記,那個年代和每一個年代一樣,有青春的美好,有青春的夢想,有青春的荷爾蒙,但是也有著太深的時代影響了。
人性在那樣的時代,只有善良的人才能識別真正的善良,虛偽的人,隱藏著,可又只有在那樣的年代才是如此嗎?我們現在的時代,當每個人被揭下臉上的那張皮后,又會是怎樣的不堪入目。
只是在那樣的時代里,善良的人太容易被善良蒙蔽,他不清楚自己所理解和崇尚的善良,而有些人卻早已是穿著羊皮的狼了。
人性這東西,無法說清,沒有了那個年代里面拼命宣揚的理想主義,在如今的時代里,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披著羊皮的狼!
初心不變。
也許只有面對真實的那個自己,我們才知道自己是誰,才不會隨波逐流,才會堅定的去做自己。
一段差不多兩個小時的電影,講述了四個不同時代卻命運緊緊相關聯的四個故事。
陳楚生飾演的吳嶺闌,聽了梅貽琦的教導,“我們不應該讓自己置身于一種麻木的忙碌、踏實中,真正的真實是,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做什么、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又因為泰戈爾的到來,站在泰翁身邊的是那個時代的偉人們,從中他明白了真實的力量,找到了真實的自己。
后來,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了,他在槍林雨彈中冒著生命的危險授泰戈爾的詩句:世界于你而言,無意義無目的,卻又充滿隨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誰知,也許就在這悶熱令人疲倦的正午,那個陌生人,提著滿籃奇妙的貨物,路過你的門前,他響亮地叫賣著,你就會從朦朧中驚醒,走出房門,迎接命運的安排。
他所不知道的是,已經在無形中將這種關于真實的力量悄然無聲的傳遞給了他的學生,使命的傳遞在悄然無聲的進行著。
吳嶺闌上的那課,也許只是開啟沈光耀從戎路上的一把鑰匙,那顆報國的種子早已埋在了他的心里。面對餓殍滿地的國土,他無法做到忠孝兩全,只是在選擇面前,他選擇了真實的自己,把自己交給國家,這里面的家國情懷,不是每一個時代的人都能經歷的,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去選擇的。因為無畏的情懷,他從飛機上投下的食物,拯救了差點奄奄一息的陳鵬。
于是信念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得以延續,又是無形中的繁衍。
后來的陳鵬,王敏佳,李想,他們的時代和芳華一樣,有著大無畏的信仰,有著崇高的追求,同時也深深的因為時代而帶有某些英雄主義的色彩及悲劇。人性在里面是復雜的,也許只有陳鵬才是執著的,執著的愛,執著的理想,雖然最終將青春奉獻給了國家,也失去了自己的愛人,但在愛的面前,從未退縮,不顧當時人人自危的境地,挽救了王敏佳,也讓李想在今后的人生里做了選擇,來面對人生曾犯下的錯:斯人已逝,生者如斯。為了對自我的救贖,他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張果果的父母,生命得以延續,信念也在悄然的發生改變。
而張果果,作為一個現代人,在距離上離我們更近。張果果面對的是商場之間的殘忍,原本以為的人性的貪婪。在糾結,徘徊之間,曾經以為雙胞胎的家長會無休止的糾纏下去,但是沒有想到的則是,那么多只是為了表達謝意。也許,在一切還未真相之前,世界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壞,也許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好!面對真實的自己,接受自己看到的與感受到的!
四個時代,四種不同的人生,卻又因為某種原因,命運緊緊相連,這種原因就是真實的力量。
真實讓我們有勇氣面對這個世界,面對自己,認識自己,就像電影里說的那樣,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
有的。有勇氣前來!
人間一趟,不能白來!
恩,2017和2018,兩個年份,兩部電影,一代芳華,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