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英國有所辦學時間剛滿三十四年的夏山學校,它是大火圖書《窗邊的小豆豆》里“巴學園”原型,這個學校的教育真諦是“愛與自由”,自辦學以來他們一直秉持著對人性的尊重和自由。辦學者認為,孩子天性是善良的,為了體現(xiàn)教育的愛,應尊重孩子的天性,這種尊重同時也是一種信任。因為這種尊重和信任,學校會把一切都交給孩子。舉個例子,這所學校的孩子,上課完全是自由的,自由到孩子可以上課也可以不上課,甚至只要他喜歡他可以一年到頭都不上課。
? ? ? ? 我理解的“夏山學校”
? ? ? 在我看來這簡直就不可思議!至少在我從小經(jīng)歷的教育中,甚至是現(xiàn)在所從事的教育中,從沒有過這種教育模式,從理論上來講,這是讓孩子滿意的校園,從社會實際來看,教者又害怕孩子們掌握不了一些基礎知識,導致將來無法適應社會。
? ? ? 在夏山學校,管理者認為孩子生下來就是真誠的,因為我們不去影響他們才能發(fā)現(xiàn)他們的真實情況,所以不干涉是我們管理孩子的唯一方式。而在我們中國的大部分學校,我們一開始就覺得孩子身上有許多不良的習慣,有缺點,有許多不好的思想,需要我們?nèi)ゼm正去引導,于是我們帶著“找一找”的眼睛去竭力尋找他們身上一點點不完美的地方,一旦找到就開始批評他們,懲罰他們。用“為他們好”的名義,妨礙著真正的教育和孩子的健康成長,使得孩子覺的這個校園讓自己不快樂。
? ? ? “夏山學校”到底著力培養(yǎng)什么?
? ? ? 在這所學校里,這些在愛和自由的校園環(huán)境中長大的孩子,最后畢業(yè)會成為世俗標準認為成功的學生嗎?簡直令所有人都難以置信,經(jīng)可靠調(diào)查分析,從這里畢業(yè)的學生,大有成就的有很多。
? ? ? 這里的自由并不是放任。將自由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的手中,并不是不約束,而是培養(yǎng)出自己對他人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人,尤其是要培養(yǎng)出孩子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思維。在愛和自由的校園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出“對自己負責”的學生,是他們的辦學宗旨。所謂“自己對自己負責”就是說,讓孩子自己成為自己成長的主人。你犯了錯誤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并承擔相應的代價。同時,你成長過程中所要做的一切都是自己的事。比如說不上課、不學習、不寫作業(yè),這都與老師無關,與家長無關,與別人無關,這和你自己的未來有關。
? ? ? ? 現(xiàn)在社會上,到處充斥著為了孩子的學習,辭職專心陪讀的媽媽。特別是那些面臨中考高考的學生家長,孩子學到幾點,家長便跟著熬到幾點?這些是大孩子,在小學中這樣的全職陪讀的媽媽,或爺爺奶奶也大有人在。學習呀,其實從一開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內(nèi)心要求學習的那種自驅(qū)力一旦啟動,養(yǎng)成這種習慣,無需陪讀。陪讀陪著陪著就形成了依賴性,孩子們永遠也做不了自己的主人。
? ? ? 用愛和自由,讓孩子自己做自己
? ? ? ? 在夏山這所學校里。他們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是建立在孩子們高度自律的基礎上的。孩子們要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愿望,而不是因為某些恐懼。棍棒下面打出來的成績,只是一時的,久而久之,還會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甚至還會讓孩子產(chǎn)生抑郁癥。現(xiàn)在的學生心理問題,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于學習的壓力。各行各業(yè)都需要人才,有可能學習這條路對于他來說是行不通的,那就不必勉強行之。
? ? ? 我們基礎教育的小學老師,在幫助孩子打好基礎的同時,著力給他們一個自由的靈魂,快樂的童年,發(fā)掘孩子身上的閃光點。這本《夏山學校》,全文講述的只有一句話:那就是給孩子以愛和自由,讓孩子做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