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知乎和今日頭條大戰的硝煙尚未過去,最近新浪微博又火了,9月15日,新浪微博更新了《微博服務使用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協議》中的要求引起了部分用戶、尤其是加V用戶和一些自媒體人士的注意。該協議表示,用戶在微博上發布的信息,用戶同意不可撤銷地授權微博平臺作為微博內容的獨家發布平臺,用戶所發表的微博內容僅在微博平臺上予以獨家展示。
上述協議還稱,未經微博平臺事先書面許可,用戶不得自行或授權任何第三方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間接使用微博內容。
一時間所有人都緊張起來,因為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尤其是擁有多個平臺的大V來說,大家其實是沒有精力在每個不同的平臺上發布不同的內容的,所以大多數大V都是同一個內容發布不同的平臺,反正原作者都是自己,也不存在侵權的問題,但是新浪微博這么一做問題就嚴重了,因為大V只要發了原創內容就不得再發其他地方了,這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將會是一場巨大的挑戰。
一、后勁乏力的新浪微博
在互聯網時代,新浪微博可以說是互聯網社交的一面旗幟,雙微運營(微博、微信)一度成為大多數新媒體的標配,一時之間新浪微博成為了時代的翹楚,吃完飯不刷個微博都不好意思說自己來吃過飯。的確,那個時代的新浪微博憑借140個字的微博體成為了征服大多數人的社交王者。
然而,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微博的及時性正在被其他的社交媒體所取代,但是其深度性無法保證的問題,讓之后的微信呈現出后來居上的態勢,雙微之后,今日頭條、一點資訊、騰訊企鵝號、UC大魚號等新媒體平臺強勢崛起,這些新媒體平臺不僅有新浪微博已經有的消息傳播的功能,而且更具備深度性和愛好偏好性,這讓新浪微博在新的時代顯得非常的后繼乏力。
繼而出現了很多的問題:
一是用戶增長乏力。新浪微博雖然在短微博領域一家獨大,但是卻缺乏足夠的社交媒體粘性,注冊用戶數幾近飽和,雖然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新浪微博,但是微博的活躍度遠遠比不上微信的活躍度,而且老用戶開始快速向微信、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臺流失,微博的優勢快速下降。
二是用戶的活躍度不足。雖然很多的大V還都是擁有自己的新浪微博,但是新浪微博畢竟是一個公眾的平臺,想要依靠這樣的平臺社交難度還是太大,而微信基于熟人圈子的設立,讓其用戶粘性和用戶活躍度都遠超過微博,而微博的話題機制也趕不上今日頭條等新媒體的分發機制,隨著大V的快速減少,讓微博的活躍度遭到了較大的沖擊。
三是技術能力的偏弱。微博的核心是在于媒體的運營,在于吸收更多的名人,從而實現名人帶動普通用戶的粉絲效應,粉絲效應雖然很有效,但是微博的用戶體驗和技術提升方面的問題卻相對突出,真正名人想要通過微博變現的難度更大,從而很多人會逐漸放棄原先的微博模式。
四是非廣告營收能力的不足。新浪微博無論是企業還是微博上的大V,其盈利模式都是廣告費,除廣告費之外的收入獲取能力相對較弱,雖然早期廣告服務讓不少草根大V獲得了大量的盈利,但是這種盈利的持續性嚴重不足,相關的生態圈產品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建立,從而讓微博的自我造血能力呈現出較大的問題。
五是多元化時間的競爭。在今年年初,羅振宇曾經提出過國民總時間的概念,由于微博大部分的內容都較淺難以真正吸引用戶深度閱讀,但是微信公眾號的閱讀深度,包括之后采用內容分發模式崛起的今日頭條們,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是超越了新浪微博,讓微博淪為了一種雞肋,微信的成功在于其壟斷了用戶的生活,讓用戶不得不依賴于微信的使用。而今日頭條們的成功,則在于他們壟斷了用戶的興趣,通過智能算法,算出用戶的需求點在哪里。但是微博似乎有點四不像,它既沒有生活的壟斷能力,也沒有興趣點的壟斷能力。
所以,現在的新浪微博在市場的競爭中顯得非常的弱勢。
二、新浪微博為什么要飲鴆止渴?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媒體正在從一個淺嘗輒止的眼球經濟時代進入了內容經濟時代,那么內容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那些可以大量生產內容的內容創作者,他們大部分都是新浪微博的大V或者垂直小V中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微博的頭部收割效應,所以這些內容創作者在微博上幾乎無法盈利,所以他們只能將微博作為一個自己與讀者的中轉站的作用。
而這個時候,像今日頭條、一點資訊、UC大魚號等等新媒體平臺則自己主動開始給創作者進行補貼,比如說千人萬元、點金計劃、芒種計劃等等,這些補貼讓創作者有了穩定的收入,可以集中到這些平臺之中,從而形成了自己的內容競爭力,而這個時候微博發現事情不妙了,但是微博的想法并不是說如何吸引創作者更好地使用微博平臺,而是通過一紙條款限制創作者的創作,強迫把作者的原創內容變成自己的內容,這種行為已經有些無恥至極了。
其實深層分析微博為什么會做出這樣飲鴆止渴的做法,原因就在于其分發機制,其對于生態圈建設的弱勢讓其難以給微博的運營者形成足夠的收益生態,從而沒辦法建立自己的除廣告以外的生態體系,但是自身卻又缺乏自我革新乃至于壯士斷腕的勇氣,對自己的原先模式進行變革,最終的結果就是形成了一個四不像。既不是新媒體的陣地,也不是社交媒體的核心,這種飲鴆止渴的辦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是這種做法的最終結果則是將優質的創作者推到了微博的對立面,讓他們全部投入競爭對手的懷抱,因為著作權真正觸及了內容創作者的核心利益,微博這種做法實在是有些愚蠢。
未來,微博如果要轉型的話,必須要有對自身模式進行革新的勇氣,從而實現自我的突破。
(本文版權所有,本號已和快版權、維權騎士簽約,如需轉載請和本號聯系,盜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