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以前,我一直是個自我為中心的人,意識不到的自己的普通,總覺得別人應該圍繞著自己,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有確定的目標和方向,什么都樂意嘗試,也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不斷地犯錯。
畢業后,一件又一件地的事情擊打著自我的壁壘,終與有一天,他倒掉了,意識到自己的平凡,意識到自己的渺小。有人說放棄自我,是人生的成長,最開始我也這么以為,因為我在迅速地變得理性,懂得珍惜身邊的人。但是,慢慢地卻發現自己逐漸失去了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默認了自己在這些事物上的無能,囿于自己已經熟悉的角落。沒有目標,抱怨社會的不公平不合理,卻不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陷在這種帶著失落情緒的泥潭。
這時候,我想起來那被生活推倒的自我,這個過程,充滿嘲諷、鄙夷與責罵。我終于理解,自我是一層屏障,雖然他讓你無法聽進善意的關懷,他也讓你免受惡意的咒語對你心靈的摧殘、自尊的踐踏。
今年,即將26歲的我,一事無成,卻被太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