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園觀魚、喝茶、吃包子(中)

說明:文章中斜體代表引用(搜來的文字、別人的文字或自己之前的文字)

? ? ? ? 9月5號去中山公園看金魚展,去之前就已經想好了發文的題目——《中山公園觀魚、賞花、吃包子》,看金魚之外還想去唐花塢看花兒(因為唐花塢是單獨收費的,所以之前很多次去聽音樂會都沒有進去),沒想到的是唐花塢閉展改造。

? ? ? ? 雖然花兒沒看成,卻意外的進了來今雨軒喝茶(這里通常需要提前預約或者到了之后線上排隊,不是那么容易進,我去之前也只想著在外賣窗口買包子),買了個文創本子、蓋了店里的章,然后回家越看越喜歡,想要再買了送人,同時還萌發了一個想法,于是決定再去一次。

? ? ? ? 本打算9號就去的,周末看天氣預報說有雨,祈禱天氣預報不準,結果準了,早上特意早起了一會兒,推開窗戶就看到在下。雖然10點左右停了,但想想出門要到處踩水,我還要背一堆東西跑好幾個地兒,算了,晚幾天去正好再好好規劃一下。

? ? ? ? 第二次去是有更加明確的目的的:1)來今雨軒買本子、蓋章;2)補拍5號沒拍到的景點,集齊公園官網及導覽圖上提到的全部景點;3)公園游客服務中心蓋章;4)公園南門蓋章;5)游勞動人民文化宮、蓋章。提前一天預約了12號下午參觀天安門廣場(不參觀廣場,只為能到中山公園南門然后再進勞動人民文化宮南門);打印了中山公園和勞動人民文化宮的導覽圖,在中山公園那張上標記了要補拍的景點;規劃了中山公園內的路線和從中山公園到勞動人民文化宮的路線;在小紅薯上參考別人的蓋章布局。

? ? ? ? 比5號起的早、出門早,坐地鐵到天安門西,出地鐵B口時排隊核驗身份證,上到地面從南長街南口兒往北的時候排隊核驗身份證、我帶了本子開包檢查。好多年沒往這邊兒來,沒想到已經這么嚴格了。

西門兒恢復了我熟悉的樣子,沒人排隊,所以5號那天應該純粹是因為大家都來看金魚展了。
公園導覽圖,這個形式的圖確實好看,但就是標號不那么容易看清楚,我打印到紙上也是,為了不漏掉要拍照的地方,用熒光筆標了一遍。
我這兒表兒是真清楚吧,哈哈哈。

? ? ? ? 我原本很好的規劃了在公園兒內的路線,確保自己不會落下任何一個要補拍的景點,同時走一條最節省時間的路線,但是,一進公園兒我就放飛自我了,完全沒按著規劃路線走,當然有圖在手倒是也不至于落下景點兒。

這處花壇5號那天都沒看見,是那天我走太急了?
公園兒里有若干這樣的餐飲部,但我唯獨對這間情有獨鐘,它大概是離西門兒最近的一個,最早中山公園兒的游樂場就在西門兒東側,玩兒累了有時候會來這兒買點兒吃的喝的,即便不買什么,路過的時候也總愛進去看看。
惠芳園,跟唐花塢一樣從7月8日至9月27日臨時閉展82天,估計是在為國慶75周年做準備。

? ? ? ? 位于內壇西北角,其原址是公園的育花溫室區,為弘揚中國蘭花文化以觀賞蘭花為主的蕙芳園。蕙芳園1988年動工興建,1990年9月開放,占地面積7600平方米,建筑面積986平方米。蕙芳園的建設,既體現了中國園林景觀的民族特色,又突出了蘭花為主的特點。該園設計采用封閉式的造園手法,用竹和松籬分隔空間,通過地形變換,植物疏密,造成一個空谷山幽,茂林修竹,縈繞曲折,清雅靜謐的自然景觀。景區分為4個部分。一區從入口至“柴門”以南為序幕區,40米長的竹林,曲折蜿蜒,引導游客尋芳探幽。二區是入柴門往北至四合院以南為主景區。以黃土鋪墊成小丘陵地貌,用山石造成山勢,遍植各種植物,起伏錯落,層次分明。三區為展覽區,是一組北方民居形式的四合院。南北房各5間,東西房各3間,硬山黑瓦卷棚屋面。南房明間門楣上懸掛著朱德委員長題寫的“蘭室”匾額,院中置太湖石1座。四區為育花區。

? ? ? ? 蘭花,是中國傳統名貴花卉,被譽為“花中君子”,北方很少養植。中山公園從1959年開始從上海購進蘭花,并聘請諸漲富為公園養育蘭花。自此,公園開始了大批量養育蘭花的歷史。其間得到了朱德委員長的關心與指導。他不僅多次親臨公園賞蘭,與園藝職工交流心得,還于1960年公園建南蘭室時應約題寫匾額。在幾代園藝職工的悉心培育下公園蘭花品種日益豐富,每年舉辦蘭展,成為眾多“蘭友”賞蘭、詠蘭的首選場所。

很長的一溜兒房子,北邊的是神廚、
南邊的是神庫。神廚神庫里常年有“社稷文化展”,不知道為什么現在關了,透過玻璃看里面還是原來的,并沒有布置新展。照片的最左邊有好多小朋友,那里是北京市第三幼兒園。

? ? ? ? 位于五色壇西南角。神廚、神庫各5間,神庫在南,神廚在北。臺明高0.36米,共678平方米,均為懸山黃琉璃瓦屋面,金龍枋心旋子彩畫。神庫用于安放太社、太稷神牌、神龕及有關各種陳設、祭器等物品。每到祭祀時,將神牌請出,將各種陳設、祭器、案桌等按位次安放在五色土壇上,祭祀后收回安放原處。神廚為制作祭品的處所,并存放各種廚具。

我站在這跟前拍照,神廚神庫的連接處,感覺這塊兒是把兩邊打通后建的。
(20240905拍)這是在神廚神庫對面的草坪上拍的,別的地方也有。
社稷壇南欞星門
五色土,我小時候這里還可以隨便上,不止一次在上面抓過土,不過我是乖小孩兒不會亂混土。
插個網圖,俯拍的看的更清楚。拍照的時候都習慣是南向北拍,因為可以拍到后面的拜殿,但以前皇上祭祀的時候是面南背北的。

? ? ? ? 社稷壇祭壇(五色土)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位于內壇核心區,正方形、三層,高0.96米,上層邊長15.95米,中層邊長16.9米,下層邊長17.85米,四面各設四步臺階,青白石砌筑。上層按東青、南紅、西白、北黑、中黃,鋪設五色壇土,俗稱“五色土”,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壇臺中央立“社主石”,亦稱“江山石”,社主高三尺五寸,上銳處中高四寸二分,下方一尺五寸,埋入土中,與土平。明清兩朝皇帝每年的農歷二月、八月上戊日例行在此舉行祭祀儀式,祈求五谷豐登、國泰民安。壇臺四周建有矮墻,也稱壝垣。壝垣總周長230.4米,高1.36米,厚0.65米,明朝初建時是用磚砌墻,后涂上青、赤、白、黑色。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將壝垣改為用四色琉璃磚、瓦砌成,與壇臺相呼應。壝垣四面各有一個欞星門,白石筑成,門洞高2.8米,寬2.55米,門柱高5.45米,門檻高0.18米,每門原有欞星式朱漆門兩扇,現已無存。

拜殿(中山堂),里面正舉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中山堂印記》專題展覽,8號才剛剛開展,5號我去的時候還圍著在布展。

? ? ? ? 拜殿(中山堂)位于祭壇北,是社稷壇中軸線上的重要建筑。拜殿,面闊5間,進深3間,歇山黃琉璃瓦屋面,飾金龍合璽彩畫。臺基高0.87米,建筑面積950.40平方米。是皇帝祭祀日遇風雨行禮的地方,據載明代以前歷代社稷壇均不設拜殿,明太祖朱元璋覺得這樣有失帝王威儀,便下旨興建拜殿?!侗本┕沤ㄖ芬粫d:“史料中未發現被毀或重建的記錄,可能是北京現存明代建筑中最古老的一座”。因此,也是重點文物保護建筑。1925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后曾在這里停靈,1928年河北省政府和北平特別市政府決定將拜殿改為中山堂。新中國成立后在這里先后召開過四屆、十二次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F在,每年3月12日和11月12日首都各界人士都要在此隆重舉行孫中山誕辰和忌辰活動。

戟門,現在是北京市政協文史館,2022年12月31日掛牌,感覺好像沒有對外開放?一開始在導覽圖上看到標著“戟門”的時候還在納悶兒,這明明不是門是個殿啊,搜過之后知道咋回事兒了——

? ? ? ? 位于拜殿之北,明代建筑,面闊五間,進深二間,黃琉璃瓦歇山頂,原為中柱三門之制,每門洞兩側各排列12只鍍金銀鐵戟,插在木架上,3門共置72只,故名”戟門”。在明清時期,戟門為社稷壇的正式宮門,其用處為,皇帝祭祀遇風雨時,其御幄即移設于此。清光緒廿六年(1900)“八國聯軍”入京,誤認為是金銀戟,將其全部掠走。1916年5月,北洋政府教育部要在中央公園內辦圖書館,于是將戟門改成殿堂,用做圖書館的閱覽室和藏書庫。后圖書閱覽所,幾經更名改隸屬,于抗戰勝利后并入北平市立圖書館。1950年7月19日,圖書館遷出公園。? ? ? ??

愉園-樂泉

? ? ? ? 位于內壇東北角,占地面積7230平方米,建筑面積614平方米。1980年為擴大公園游覽面積,將內壇東北角的育花溫室遷到天壇花圃,就地修建這一主題景區。這里是供游客觀賞名貴金魚的園林景區,因“魚”與“愉”諧音故取名愉園,意謂賞魚之園。整個景區坐北朝南,前部為庭院綠化區,中部為園林建筑金魚觀賞區,后部為金魚養殖區。建筑為民族形式,采用中軸線兩側均衡式布局,前面正中為重檐藍琉璃瓦屋面八方亭,東面為單檐筒瓦屋面正方亭,西面為單檐筒瓦屋面長方亭。三亭均懸亭額,東亭“倚霞”,西亭“流云”,中亭“覽粹”,由著名書法家陳叔亭書寫。三亭以38間半壁廊相連,廊上嵌有金魚展窗34個,內鑲襯玻璃缸展金魚供游客觀賞。廊東端壁上嵌有“愉園小記”石刻一方。廊中、東、西建垂花門2座,東為雙垂花門,西為單垂花門。廊前正中有觀魚池,長14米,寬7米,周設圍欄,以青白石筑成,取名“樂泉”,池內放養金魚、錦鯉。廊后為飼養室。

? ? ? ? 愉園西鄰中山堂,北倚音樂堂,遠望五鳳樓,東襯古柏蒼松。整個園子古色古香,庭院內遍植花木,綠草,環境清靜,令人心曠神怡。中山公園飼養、陳列金魚始于1915年,是全國第一個陳列金魚的公園。最初是公園董事捐獻,由祖上曾在清宮養金魚的師傅飼養。1917年規模擴大,添置了水泥魚池,購買金魚飼養,到1987年撤展時已有34個品種1200尾。中山公園的金魚還曾作為國禮贈送給外國領導人。

樂泉北面的大木盆里養著魚,但罩著很密的網子看不清楚。
東亭“倚霞”,這張我懶了一下是西向東拍的,應該南向北拍才對。
中亭“覽粹”、
西亭“流云”。
(20240905拍)愉園的“墻上看魚”也是從小就看不夠的,簡直太有意思了,經常扒在窗口不肯走,這設計妙不可言。小時候一邊看一邊琢磨里面的人在干什么(那會兒確實偶爾能趕上看到里面的人動手操作,比如喂食或者換魚)。
草種金魚,也叫金鯽種,細長扁平與鯽魚相似。
蛋種,體型像鴨蛋,沒有背鰭。那天拍的魚里最喜歡這只小灰。
龍種龍種,眼球突出在眼眶外面。
文種,排除前面三種特征后就是它。蛋種、龍種、文種的身體都比較短。
一開始就上面四種分類,后來又分出來一種叫“龍背種”,就是同時具備龍種突出的眼球和和蛋種的沒背鰭特征。
(20240905拍)格言亭北向南拍,后面隱約可見覆黃琉璃瓦的門洞兒是北壇門——社稷壇內壇的正門。
格言亭南向北拍,5號那天藍天白玉,12號這天只有藍天沒白云,但都是絕好的天氣。

? ? ? ? 格言亭建于1915年,為西式圓形八柱亭,亭高8米,直徑6.6米,建筑面積40平方米。由朱啟鈐好友——時任總統咨議的雍濤,出于即可規戒世人,又可增添景觀之由,投資興建。初建于公元南門內約40米噴水池處,因建“保衛和平坊”,1918年將此亭移至北壇門北側。亭內8根石柱曾刻有古代名人格言,故稱格言亭。因這些格言有治病救人之意,又稱藥言亭、藥石亭。石柱上的格言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被磨掉。八柱格言分別是“朱子之言曰:盡已之謂忠,推己之謂?。幻献又栽唬簢驹诩?,家之本在身;子思之言曰: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陽明之言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丹書之言曰: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天;武穆之言曰:文官不爰錢,武官不惜死;程子之言曰:主一之謂敬,無適之謂一;孔子之言曰: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天兒這么好,必須再拍下筒子河,每次站在這兒拍照的的時候都想去河對面走走,爭取下次成行。
公園東門,我跑出來拍照,然后又再次買票進去。送朋友的本子里要貼門票的,所以一點兒燃不浪費。明清時期,社稷壇只有東邊有門,方便皇上從故宮里出來到這兒來祭祀,東邊有兩個門,這是北邊的,南邊還有一個。長安街上的南門是民國時期準備建公園兒時才開的。
回身兒拍故宮闕右門,穿過這個門之后是午門廣場,繼續向東走穿過闕左門就是勞動人民文化宮的西門。
重新回到公園兒里了,東北角是消防站。
科普小屋

? ? ? ? 科普小屋是中山公園具有科普功能的室內場所,位于公園東北側的長青園景區內,于2014年8月21日正式向游客開放??破招∥菝娣e60平方米,分為公共活動區和管理區,能夠滿足實物展示、展板展示、閱覽、視屏播放、舉辦小型講座、互動活動等功能。

長青園南垂花門,來之前功課做的不夠充分,沒有拍云杉。

? ? ? ? 長青園位于環壇東路北端,占地面積3300平方米。園子北端有六棵挺拔的云杉,是1976年毛澤東主席追悼大會主席臺兩側所用。云杉以東堆點山石,石旁栽竹林。向南上兩步臺階建有竹制花架,周圍環配坐凳供游人休憩?;苣蟼扔写笈杈?組,內植油松1株。園內設有科普畫廊和衛生防疫宣傳欄供游人閱覽。

松柏交翠亭

? ? ? ? 由長青園南垂花門出來迎面有一座小山,建有一重檐六方亭,該亭建于1915年,是當時公園董事會主席朱啟鈐提議修建,稱“松柏交翠亭”。松柏交翠亭建筑面積32.40平方米,筒瓦屋面,下檐柱間設靠欄坐凳,東西兩面出入,與甬路銜接,環亭堆置太湖石點景,山上遍植油松。山石系日本專家堆造,構思、手法、布局別具特色。1930年7月經朱啟鈐提議將亭子的灰筒瓦頂改換為綠琉璃瓦頂,當時共用琉璃瓦4491件。亭子油飾一新,配以蘇式彩畫,金粱題寫亭額“松柏交翠亭”。?

投壺亭

? ? ? ? 沿松柏交翠亭旁的小路向南走有一座投壺亭又叫“十字亭”。建于1915年,建筑面積100平方米。亭子設計十分別致,采用勾連搭形式,中間3間,兩側各1間,平面呈“十字”形,明間前后有出入口。為文人雅士做投壺游戲的場所,故名投壺亭。初建時為平灰頂,后因年久多有糙朽,便將平頂改建為起脊瓦頂。

南極巖石是1984年11月中國首次赴南極考察隊,為感謝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市民對南極考察事業的關懷與支持而贈送的。南極石下設青白石雕筑的須彌座,上飾云紋,高1米,長1.6米,寬1.1米。
來今雨軒茶社,這里僅上一圖,因為會另開篇專門寫。
青云片

? ? ? ? 來今雨軒茶社南側不遠處有一塊巨大的太湖石--“青云片”。石高九尺,長一丈,圍二丈一尺。原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別有洞天”景區內時賞齋前的遺物?!扒嘣破焙汀扒嘀メ丁痹际敲魅f歷年進士、書畫家米萬鐘的愛物。米萬鐘是大書法家米芾的孫子,家中十分闊綽。米萬鐘喜歡畫石,也喜歡到處尋找奇石?!扒嘣破焙汀扒嘀メ丁本勺跃┪髂戏可酱笫C山中,米萬鐘原想將它們移至勺園,后因家財耗盡而棄于房山良鄉山野中。多年后,二石被乾隆發現,將“青芝岫”運到了頤和園,“青云片”運到了圓明園時賞齋。乾隆對“青云片”十分喜愛,曾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親自為“青云片”題寫名字并做御詩八首。詩中云:“當門湖石秀屏橫,坐喜松陰滿砌清。時賞試言應為好,樹姿花意盼春晴?!眻A明園因遭八國聯軍焚毀而荒廢,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展示這一園林瑰寶,“青云片”石1925年由圓明園移至中央公園,置于來今雨軒長廊以西路旁。1971年后移至今天的位置。石上的刻字大部分因年代久遠而模糊,但名石依舊身姿秀美,空穴明晰,結構奇巧,玲瓏剔透,似煙云繚繞,是北京園林名石之一。

游客服務中心,在這里蓋了公園的免費章。
槐柏合抱,想要多拍一點兒樹冠就拍不清楚合抱樹干。

? ? ? ? 槐柏合抱是一株獨具特色的古樹,是由側柏和國槐合二為一形成。其中柏樹已經生長了500多年,而槐樹則扎根于古柏樹干的裂縫中,也生活了200多年。日積月累,槐樹樹干越長越粗,終于掙脫柏樹的懷抱,茁壯成長?;卑亟幌噍x映,生機勃勃?;睒湮∪煌α?、柏樹蒼勁峭拔,兩樹和諧生長,共同繁茂,而且國槐和側柏同是北京市的市樹,實為園林奇特景觀,為北京古樹名木之一。

遼柏

? ? ? ? 中山公園古樹名木以柏樹為主,按類別可以分為側柏和檜柏,共計602株,此外還有4株古國槐和6株名木云杉。園內古柏大多為明代初修建社稷壇時種植,采用壇廟園林的種植手法,圍繞壇墻四周規則排列,株行距統一,縱橫排列。南壇門外的粗壯古柏為遼代興國寺的遺物,歷經千年,故稱“遼柏”。中山遼柏是北京有記載的最古老的柏樹。

南壇門,明清時期只有中間那個門洞兒,看黃琉璃瓦框住的部分就能看出來,左右兩個小的是后開的。
5號吃了粉色的,那12號咱就吃白色的,果然還是粉的更好吃一些。
還是獅子先吃
在公園兒里溜達經常能聽到烏鴉的叫聲,但卻沒想到能拍上,黑的發亮啊。
而且還是兩只,大概是一對兒吧?!澳愠燥埼艺緧彙?/div>
“還沒吃完,快點兒啊”
四宜軒

? ? ? ? 據朱啟鈐先生講,建園時此處供奉關帝,故稱關帝廟,原供神像6尊,關云長面西坐在中央,周倉站在近側,下邊侍立左右的是其部將關平、趙累、王莆、廖化。原有房舍4間,磚木結構,硬山黑瓦頂。1919年夏改建時與后檐銜接橫建房屋3間,整組建筑面積38.20平方米。后改為臨時集會之處所,取名四宜軒。

繪月石,因為總有人爬山去拍照,所以加了玻璃罩子,但因此也導致反光嚴重,我只能在背面拍了一張。
四宜軒東側有名石“繪月”,石高六尺,圍七尺,系圓明園遺物,石上鐫刻有清高宗乾隆題寫的“繪月”二字。
迎暉亭

? ? ? ? 由水榭向西側是一座用山石堆就的小丘陵,小山東面山腳下有六角亭一座,單檐攢尖,水泥地面,柏木為柱,緊鄰山腰朝陽的山坳處,坐西朝東,取名為“迎暉亭”。沿石階而下一座青石橋與小島相連,此橋取名為“聽雨橋”。

從公園兒西南角兒的臨時出口出來后是織女橋東河沿
回到長安街上往公園南門去了,遠處那個棚子會先核驗一下有沒有天安門廣場的預約,再往前走才是安檢,我背著三個本子肯定是要開包檢查的,然后我在這一剎那突然明白了掃到本子要開包查的原因——排除chuan dan。
公園南門
國家級文保碑
穿過門洞兒來到售票區
右側金水橋文創店蓋了免費章,店里的大姐很好,三個本子都給我蓋了。我不是集章黨,我只是買了很好的文創本子要送朋友,想留下更多的紀念在里面。

? ? ? ? 中山公園是北京最早的城市公園,這要感謝一個人——時任北洋政府內務總長的朱啟鈐(后來還兼任了京都市政督辦,相當于市長),是他萌生了在北京建一座市民公園的想法并選中了社稷壇。建公園政府沒錢咋辦,那就向有錢人募捐,一次不夠那就兩次,而老百姓則扛著鐵鍬、籮筐來社稷壇幫忙,這真正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中山公園于1914年10月10日開園,今年是第110年,馬上就到開園紀念日了,不知道會有什么樣的活動,已經關注公主號了,唐花塢和惠芳園沒進去,怎么都要再去的。

注:文中斜體介紹除戟門外全部來自中山公園官網。

中山公園觀魚、喝茶、吃包子(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702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143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55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620評論 1 307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416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940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024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170評論 0 287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09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97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84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91評論 5 35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02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07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63評論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03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746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