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個星期四晚上,她都會在下班之后,獨自去看一場電影。
為什么是星期四?那是院線新片上映的日子。一部電影,要么在首映日去看,若沒能趕上第一時間,又不小心聽說了一些評論,大抵上再把這些道聽途說都忘記之前,她是不會去看了。帶著期待或者貶低去看一部片子,多沒意思。
她喜歡自己去看電影,因為一個人,比較容易買票。五點半下班,六點半到了影院,不論場次多爆滿,落單的位子一定是有的,輕而易舉就買到馬上開場的票,電影結束也不過九點剛過,還可以回家去夜跑,或者做些別的事情。
買了票待電影開場的那十幾分鐘,她會轉到商場地下2層的小食中心去打包晚餐,幾乎每一次,她都會買一碗熱騰騰的蚵仔面線。店員一邊用長勺用力卻緩慢的攪拌敞口大鍋里爛而不糊的面線,悠悠的問,要不要蚵仔,要不要黑醋?要。
按理院線的壟斷原則,放映廳內是不能食用外場食物的,于是乎,遮遮掩掩地提著一碗面線檢票入場的時候,她的心里總帶著那么一點點隱秘的緊張心虛摻雜離經(jīng)叛道的興奮感。
這些處處帶動內心的隱秘欲望,以及對于欲望的被揭示和被分享的假想或現(xiàn)實,大約便是她喜歡獨自一人到電影院去看電影的原動力。對她來說,禮拜四傍晚下班后去電影院,具有一種儀式感。
黑暗中,好似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被放大,周遭的耳語,自己的情緒,甚至那些食物的聲音和食物的味道,都是如此。當觀眾笑而她也笑的時候,心中竟有一種融為整體的歸宿感。當其他人在笑而她卻沒有笑的時候,又會被孤獨感襲擊。
與一群素昧平生身份不明的人在黑暗中聚集,共同分享精彩或離奇的經(jīng)歷。環(huán)繞設置的立體音響營造的氛圍中,漂浮著某一處有人咀嚼薯片的咔擦咔擦碎裂聲,或者若隱若現(xiàn)著熱狗腸的香和爆米花的甜,抑或拆開包裹三明治的蠟紙時窸窸窣窣的聲音……
電影開場時,她慢慢打開蓋得緊緊的紙碗的蓋子,濃濃的黑醋酸味噴薄而出,引來了左右周遭一陣曖昧又意味深長的眼神。黑暗中,看不太清楚碗里食材的樣子,她卻清楚的知道,里面有凈面線、雞肉絲,黑醋、蒜蓉、雞肉絲、蚵仔和香菜。
熱乎乎的面線較慢起來粘稠又捎帶韌性,久煮之后,雖然稀爛,卻仍然能在黑暗中辨識出絲絲分明,口感綿密,入口即化,吃著就覺得心頭溫暖平靜起來。湯頭濃稠卻不油膩,微微燙舌卻能恰到好處地將黑醋那微酸的香味烘托而出。
當銀幕的情節(jié)進展無聊或者無關緊要,她就會在黑暗中接著前方那一點微光,尋一顆蚵仔來吃。這小小軟體動物的味道,新鮮的程度最是重要。她常光顧的這間小店,倒是十分重視對于蚵仔的處理,新鮮且干凈。
躲在黑暗中吃一粒柔軟的蚵仔,有種帶腥的海風拂過面龐的月光之夜的錯覺。濕軟的蠔體輕輕停于舌尖,并不急著下咽,慢慢確定它豐滿的腹部,用牙齒輕輕擠碎。這是一只飽滿肥美的蚵仔最精華的部分,完美豐腴得讓她在心中有一種獲得安撫的感動。
周遭的人突然不約而同的大笑起來,她也跟著一起笑,可是,那些笑聲,好像成了海洋里的水,泛濫涌動,將她淹沒。一邊吃著溫熱香滑的面線,她覺得自己好像褪為海底礁石上一直柔軟的蚵仔,于一日疲憊工作后,得以藏匿在這出溫暖安全的黑暗海洋,是一種劫后余生的小確幸。
原創(chuàng)作品
2014年8月28日發(fā)表于微信公眾號【并非關于吃的一切】
微信搜索:chilechilechile (諧音:吃了吃了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