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節課我采用了,同學們自己創作的歷史口訣作為導入,一開始我原本想在幾個小組的作品中挑選較優的口訣來做代表,但后來我發現每個小組的創作都各有優缺,老師不能偷懶,必須要提前進行整合。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本節課的話,線索,較為清晰,但是,板書還不夠明了,沒有配合好課文。同學們很容易記住了,我故事里面的一些比喻,但是忘了他的專業詞匯,所以老師應該及時,讓同學們畫書,并在上面標上原因,意義,影響等的字眼。
本節課的歷史劇,讓同學們演繹,英法聯軍,偷搶打砸火燒圓明園的情景的情景,雖然此環節達到了,增加同學們興趣的作用,創設了情境的作用,但感覺效果不及上節課,父子之間對話,買不買洋布,這個來得印象深刻,因為上一節課的情景劇,把自然經濟,給形象地描繪出來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本節課的亮點應該是最后的我是歸納王,讓同學們,拿紙片,小組合作,來用馬克筆寫上關鍵詞,貼上黑板相應的區域,這個小競爭的環境促進了大家迅速的歸納關鍵詞,而且為,課后進行歷史口訣的創作打下了一個基礎,不但課堂氣氛好,而且通過現場的核對關鍵詞的尋找情況,知識點得到了落實。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但是本節課還是需要更加精簡語,因為本節課是拖了接近五分鐘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