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閱讀課程標準教學建議部分內容,嘗試回答下面一個問題。教學建議部分第一條建議的四個方面您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條,為什么?
我對第一條印象深刻:教師充分了解所有學生的現有英語水平和發展需求,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把握學習難度,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保持學習英語的信心,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獲得學習英語的成功感受,并使他們在各個階段的學習中不斷進步。
在這一條中,我有兩點困惑,一是如何了解學生的現有水平和發展要求?二是如何把握學習難度?要想學生對英語有信心,體會學習英語的樂趣,我認為首先要讓他們學會,或者讓他們有克服困難或者攻克難題或者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經歷。教詞匯時我會讓學生告訴我哪些詞匯是他們學過的,哪些詞匯他們在理解過拼讀時有困惑,然后根據情況安排學習活動。但是,語篇呢?語法呢?我需要發現學生現有水平的方法。調查問卷嗎?每節課前做調查,提前做好多個備案,臨時調整教學設計嗎?有沒有更有效的方法可以準確知道學生的現有水平?
我的第二點困惑是如何把握學習難度?每個課時的知識點似乎教學參考書中都羅列的很清楚,但是當節課或者該單元學到哪里最好。課標給出必會詞匯,卻沒有明確的范圍,很多新上任老師面面俱到,效果卻不是很好。我也是根據經驗見過哪些考題然后往哪里學習。九年級回來教七年級往往把知識點講解深了。讀到這條建議時,我想到了這兩個問題,希望領讀時能夠給予回答。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