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年,除了紅包你還想到什么呢?
沒錯!那就是吃了!
每逢新春佳節,全國各地家家戶戶都會開始制作春節小吃,男女老少全家一起,好不熱鬧!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想吃全國各地的小吃只需要在網上購買就好了。至于味道嘛,雖然也不差,但總感覺似乎缺少了點什么……
?也許這少了的就是那份親自親自制作的愛吧!鄰知君為大家搜集了廣東地區的新年傳統小吃和制作方法,你還記得多少呢?不妨和親人一起做做看,重拾那份久違的年味兒吧!
久違的年味兒糖環
糖環是兩廣一帶有名的小食,每逢過年過節,大家都會相互串門,一起做糖環,作為新春用來招待客人的一種年貨!
糖環做法
首先來化糖水,把黃糖用刀切碎,然后放入冷水里,用筷子攪到糖自然溶化。
準備好糯米粉,然后取3份之一的糯米粉倒入糖水里拌到無顆粒狀
然后再在灶上開小火,不停地攪動,攪得米糊狀,來做熟粉
然后慢慢加入干粉,不要一次性加入
然后和成團,靜止15分鐘
然后取適量粉團,搓成長條
再把兩頭黏住,搓緊,然后打個花結
把另外一頭也蓋過來,整理一下就好
依次全部做好
鍋預熱,放入適量油,油溫7成熱時把火轉小中火,然后扣糖環放下去炸,反復的翻動
炸到兩面金黃色就可以出鍋了,出鍋瀝干油即可
角仔 / 油角
炸油角是廣東傳統小食,形狀形似“荷包(錢包)”。通常里面的配料是芝麻砂糖或者豆沙,寓意著來年錢包飽脹,明年賺到盆滿缽滿、甜蜜美滿。
角仔做法先準備好材料
面皮材料:低粉250g、雞蛋一只、豬油(植物油)10ml、幼砂糖40g、水100ml
?餡料材料:花生打碎、椰茸、芝麻(炒香)、細砂糖先將所有餡料材料混勻待用
將面皮的材料混合揉成面團,松弛30分鐘
把面團分成等分,搟薄,用圓模蓋出圓形
包上餡料,兩邊對折,收好邊,用指甲沿邊一路輕輕的鎖邊,捏成麻繩狀
把油加熱到筷子放下去時會起泡時,就把放油角放下去炸。炸時要經常翻動,以免一邊炸至變焦。油溫要控制好,一般中火
炸至金黃色就可以了,記得要笊籬晾干油才上碟
炒米餅
炒
米餅。相傳宋朝后期陽江城附近農村有一個老太婆。有天,討到了很多人家不要的鍋巴,她拿回來充饑,把討來的糖和著鍋巴吃,吃剩的就捏做成一團,烤干,留作
下頓作“飯”吃。吳老太的“粉酥”(炒米餅)從那以后就在社會上流傳開了,這就成了現時炒米餅的雛形。甘甜、可口,男女老少都愛得不要不要的!
炒米餅做法原料:大米、糖,配料根據各地習俗習慣而不同。
制作步驟:
將大米翻炒至金黃
而后碾成米粉,和上糖膠及加入各地特色的配料(可以是芝麻、花生、雞蛋、花生碎、椰絲等)
用木制米餅模具碾壓后敲出,放入烤爐中烤制而成
牛耳朵 / 貓耳朵
并非如名字所說用牛耳或者貓耳制成,只是因形似而得名。在中國華北地區,貓耳朵大多像其他面食一樣作為主食,而在南方地區多作為點心。有厚有薄,至于有什么不同嘛~要你親自嘗嘗才知道了!
牛耳朵/貓耳朵做法
將白糖、20ml水和豬油混合,南乳、鹽和豬油混合
甜皮:低筋面粉90g,高筋面粉60g,白糖45g,豬油20g,水45ml混合
咸皮:低筋面粉90g,高筋面粉60g,南乳3塊,鹽1g,豬油20g,水45ml混合
分別把甜咸皮加入面粉,倒入清水,揉成團,蓋上濕布靜置30分鐘
用高筋面粉作為手粉,抹在墊板上,分別把甜咸皮搟成3mm差不多大小的面皮
把咸皮蓋在甜皮上,可以稍微用水粘合
將面皮卷成卷,放入冰箱冷凍3小時左右
等面團變硬之后,切成差不多大小的片狀
中火下鍋,中小火油炸,色澤差不多即可出鍋松糕過年又怎能少得了糕點呢?松糕對于不少鄰居來說,是過年不可缺少的一道甜食,寓意著來年“步步高升”,特別受大家的喜愛!
松糕做法
大米用清水浸泡2小時左右,磨成米漿,裝入布袋,壓干成為濕粉2250克
取濕粉100克加清水100克調勻,煮熟,晾涼,加清水100克、發酵的粉漿75克和勻,盛入盆內靜置發酵12小時。然后將紅糖加清水煮成糖水,加入發酵好的粉漿中,再加入適量發酵粉與堿水調和拌勻
籠內鋪一層濕布,倒入粉漿,放入預熱好的鍋內用旺火蒸熟即成。
掌握發酵時間,冬天氣溫低略長必,夏天則短些,若有恒溫箱則可根據需要而控制好
若不用紅糖,可用白糖,可適當多加一點發酵粉,這樣蒸成后松軟潔白
蒸時蒸鍋要預熱,蒸用旺火
煎堆
煎堆是指表面沾滿芝麻的油炸糯粉團。色澤金黃,外形渾圓,口感表皮脆薄清香,內里柔軟粘連,餡料香甜可口。更有諺語“煎堆碌碌,金銀滿屋”一說。
煎堆做法
熱鍋入油,隨即分次倒入白砂糖,邊放邊順時針方向攪動,煮糖漿。一定要小火熬煮,快速攪拌,看糖由顆粒結晶,慢慢化成糖漿
放入提前準備好的無殼爆谷(超市買來的,所以很方便),快速攪拌裹糖漿,攪動慢了,糖漿一冷卻就攪不動了,那樣裹糖就不均勻
3.?戴上潮濕的粗棉布手套(防止燙手),借助勺子,趁熱將糖爆谷用掌心的力壓揉成團(揉過湯圓的朋友揉這個就很得心應手啦,力道是一樣的)
4.?開始做面皮,溫水化砂糖,加入面粉開始用筷子攪拌成面絮
5.?加入豬油(豬油有起酥作用),揉成“三不粘”的發白的光滑面團
6.?將面團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然后一個個搟成面皮
7.?取面皮一張,包上之前做好的爆谷球,再滾上些許芝麻
8.?熱鍋入油500ml,筷子入油有氣泡時轉中火炸制,煎堆浮起后小心用筷子翻滾,當氣泡變少,煎堆顏色炸至金黃時即可用笊籬撈出
笑口棗
笑口棗為圓球形,實心,外粘芝麻,表面有一個裂口,是廣東地區的油炸小食。笑口棗也是新春少補不了的小食之一,有著笑口常開的寓意。
笑口棗做法
將水倒入鍋中加熱,放入白糖與10毫升油,待白糖融化后倒出晾涼
將低筋面粉、小蘇打、泡打粉,放入盆中混合,過篩
將晾涼的糖水倒入面粉中,拌勻
揉成面團,蓋上濕紗布餳20分鐘
將面團揉搓成長條,再分成小劑子,搓成小圓球
將小圓球放入芝麻中滾動,待其表面粘滿芝麻后再揉搓幾下,使芝麻粘得更牢固一些;然后再蓋上濕紗布稍餳一下
鍋內放適量的油,燒至表面有少量白煙冒出,轉小火,下入笑口棗生胚,小火慢炸至生胚裂口,待裂口大開后再將火轉大,炸至金黃香酥后撈出瀝油晾涼即可
蛋散
蛋散是用面粉、筋粉、雞蛋和豬油搓成的油炸小食。在油中炸至金黃色撈起即可,有些鄰居還會淋上麥芽糖。香脆甜蜜深得廣東鄰居們的喜愛!在粵語中“蛋散”系指膽小怕事或者不成氣候沒出息的小人物,而在新春吃蛋散有著亦新的一年要努力,切勿成為“蛋散”的希冀。
蛋散做法
將中筋粉、白糖、食鹽、泡打粉,放在一干凈的容器中混合均勻
再加入食用油、黑芝麻、雞蛋液,抓拌均勻,呈粗粒狀
再一點點加入水,和成光滑的面團,包上濕布醒1個小時
將醒好的面團分成小份,取一份面團,搟成2cm橢圓的面片。將面片入壓面機,壓四次成長條的面片
將壓好的長條的面片切成4cm寬的面,再將面條切成10cm長的小面條
將2塊疊加,在上面劃三刀口,中間長些,兩邊短些,將疊好的面片一段從長口內翻出,靜置15分鐘
炒鍋內油五成熱后,依次放入,小火炸至上色即可
圖文整理自網絡
這些小吃鄰知君都吃過呢~現在看到就是滿滿的回憶口水直流呢~
你呢?好久沒有接觸這些傳統賀年小食了嗎?不妨今年就和親人一起在家做做看吧~
如果擔心做太多吃不完又或者你家中本來就都有長輩每年都制作這些傳統賀年食品的話,不妨開個特產小店吧!和其他鄰居一起分享你的家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