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無棱,天地和,乃敢與君絕?!?br>
從小受瓊瑤阿姨的影響,學會了這句愛情詩。年少不知情愛事,猶愛看小情小愛的東西,小說、電視、電影,不知道為什么,就是喜歡。我心不受情愛擾,而談起愛情,仍有波瀾。
我最喜歡的愛情的狀態還是兩情相悅,但是不在一起,各自保持著心中對對方的那一份念想就好,只要不遺忘。相思不相見,相愛不相困,最好的愛情,便是如此。把你放在心上,把你刻在腦里,不管世事變遷,滄海桑田,我還是愛你如初;你一直在,即便是一個大洋的距離,我不會選擇漂洋過海來看你,而在心中,你我時時在一起;有人說,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磨難,最重要的是和誰一起,而在我看來,不是和誰一起,而是千磨萬難之后回頭,是誰在等你。我喜歡古人隱秘傳達的心意,喜歡愛情里情深意切的表達,喜歡看飽經相思折磨后的情誼,喜歡“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喜歡“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喜歡這些詩句,更喜歡這些詩句背后的美好,雖然詩人可能是在痛苦地訴相思,在我看來這也是美好的,至少他們相愛著,愛情的味道還在,飽受相思之苦之后,回頭看,那人仍在等你。萬分痛苦,回見伊人,不禁淺笑眉間。
我不喜歡互相表達心意之后的熾熱,不是害怕被“喂狗糧”,只是因為不喜歡你儂我儂、不依不舍的油膩。愛情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我覺得它需要朦朧,美好的事物總會一隱一現地捉摸不定,熾熱與激情恐怕就有違愛情的初衷吧。但是我不是不贊成兩個人在一起,兩個人如果相愛可以在一起,平平淡淡,不沾世俗氣息,每天一起看見的最后一個人是你,看見的第一個人也是你,只是為什么非要所謂的熾熱與激情呢。我很喜歡之前那一部網絡小說《何以笙簫默》中對男女主在一起后的生活的描寫,為你準備早飯,你病了給你遞藥,你累了給你肩膀,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就這樣平平淡淡的不也很好嘛?一時纏綿繾綣不及十指緊扣一生,轟轟烈烈一載不如平平淡淡一世。
做為一個矛盾體的存在,我對愛情的結局存在的幻想竟是不完滿,喜歡真真切切的愛情,又能忍受甚至喜歡遺憾。可是不就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嘛,又有誰的一生一定是圓滿的呢?“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不圓滿不也成就了這么多詩人,讓他們寫出來凄美的詩句。蘇軾與王弗的陰陽兩隔確實讓人心痛不已,但不也正是這不完滿成就了《江城子》嗎?納蘭一生情路坎坷,成就其絕美情詩。我不愿意把劉蘭芝和焦仲卿雙雙合葬想成團員,我更愿意他們兩就止步在雙雙殉情;我不愿意杜麗娘為柳夢梅還魂成親,更喜歡他們止步于夢里相會。愛情的結局,完滿給人幸福,缺憾給人感動,我更愿意把最初的感動巨細無遺地留在心中。
“當我們談論愛情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么”是雷蒙德.卡佛提出的問題。其實我在談論這些愛情觀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談論什么,不知道愛情應該是什么樣子,是美好幻想的風花雪夜、山盟海誓,還是完美期待的相思相愛、平平淡淡,還是相思無果,抱憾一生的苦痛。
時光靜好,與君語。
細水流年,與君同。
繁華落盡,與君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