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童年的隱秘勞作與家庭擔當
那段日子,忙碌得像擰緊的發條,一刻不停。在打草扇的間隙,也就是那一萬斤草打完,新稻草還沒下來的時節,家里的生活依舊緊湊。早上,媽媽像從前一樣早早出門干活,出門前還是習慣性地把大門鎖上。不過這時我已經長大了些,干活麻利多了。我像往常一樣,快速刷完鍋,添上水,溜上地瓜,再和點黏粥,蓋好鍋后,便開始琢磨起“小生意”。
大門邊的墻有點矮,我搬來個小凳子,踩上去,輕松翻過墻。對面就是個豬毛廠,那里經過幾道工序處理后的豬毛,被機器甩出來,黑的白的,像一朵朵的,要拿去晾曬。機器一停,大家伙就一擁而上地去搶。我也不甘示弱,每次都能搶回一大簍子。
找到一塊空地,我就開始把豬毛均勻地攤開晾曬。得用手仔細地把它們搓成一綹一綹的,確保都是豎著的,不能有橫的,然后鋪在竹皮做的簾子上。簾子大概半米寬、七十公分長,軟軟的,就像草扇子的面。等簾子鋪滿了,我就輕輕卷起來。上午曬一陣,中午得去翻個面,讓另一面也能曬干,到下午就收到筐里或者箱子里,送去過秤。
每次忙活完,我都小心翼翼地翻墻回家,裝作壓根沒出去過的樣子,就怕媽媽知道。畢竟,我覺得這是自己偷偷找到的賺錢法子。可到了領錢的時候,我才發現,媽媽已經把錢領走了。原來,大人們看似不知道,其實早從旁人那里聽說了我的“小秘密”。不過,這錢也都添補家用了,一想到能幫家里減輕負擔,我心里還是挺高興的,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那些偷偷摸摸的辛苦也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