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據臺灣媒體報道,當年的少女殺手級歌手、演員亞倫·卡特6日透露自己是雙性戀,才在推特承認自己是雙性戀,隔天就傳出與交往一年多的女友麥迪森分手,雖然并未說明分手主因,但是外界紛紛猜測與他的自曝性取向一事有關。
猜測什么,肯定有關,兩個人都要結婚了,突然男方來這么一出,女方深思熟慮后覺得接受不了不如趕緊斷舍離,免得自己以后鬧離婚更難堪。
也有人問過我:“你的男朋友要是個雙性戀,怎么辦”
我眼睛一亮說:“那很酷啊”
朋友顯然對我的回答很吃驚,一臉嫌棄地說:“沒想到你是這樣的”
我反手就是一掌,打在他手臂上,“你異性戀有什么了不起的,人家男女通吃阿”
雙性戀就意味他的選擇更多,而他在男男女女中偏偏喜歡上你,那你得多特別阿,所以被一個雙性戀的男生喜歡本身就是一種寵愛了。
再說談戀愛這件事,不就是你喜歡我我喜歡你嗎,我可能會因為你長得好看喜歡你,可能會因為你聲音好聽喜歡你,可能會因為你接我梗喜歡你,但我不可能因為你是個男的就喜歡你,所以性別從來就不是界定我和你在一起的必要因素。
克里斯汀近來接受英國版《Harper's Bazaar》訪問,她指出一直以來都非常認同雙性戀,“我一直都會懷抱雙性戀,真的非常真心地相信它,從來沒有感到疑惑或是掙扎過,我只是不喜歡被別人拿出來取笑。”
是啊,對于雙性戀者來說,跨越性別的戀愛也是由最初的怦然心動到日后的情愫漸濃,這又有什么好羞恥的呢?
就像有人評價《游園驚夢》說:“愛男人愛女人沒什么不同,該寂寞的一樣寂寞。”
所以,對他們,我不僅尊重理解還接受。
如果被喜歡上,我想那溫暖是雙倍的。
-2-
通常雙性戀之所以會被詬病,就是當他們和同性在一起的時候,很容易被看成異類,被旁人投去異樣的眼光。
記得在奇葩說上,蔡康永在說:“我們不是妖怪”的時候委屈得落了淚,那一刻我看到了他這些年小心翼翼掩飾的傷口瞬間崩裂,也明白了那些譏笑嘲諷都成了一把把插在同性戀群體心尖的刀子。
之前有個熱門話題是男子學車遭教練性侵,評論不少人說同性戀死變態,沒錯,教練應該是同性戀中的一員,但是,這和異性戀中的中學校長強奸犯女學生不是一個性質嗎,難道就因為同性所以被性侵犯的受害者就不值得同情嗎?
有男人被強奸,我們該譴責的是強奸犯,而不是同性戀。
這幾天因為郭敬明和李楓的事件,各大平臺都在刷同性戀文,看到一個標題是“同性戀有什么危害”,我點進去看了一下,里面說由于同性戀是一種變態行為,其心理意識與生命體特征相悖,因此對身體的神經系統會造成傷害。
我不敢輕易質疑醫生的專業性,我只知道他們真的不是異類,文中提到的幾點危害就算是異性戀人群也會有出現,他們相愛本就比一般人難,何苦再這么咄咄逼人。
最近熱播的《二十二》,會讓人認為日軍中的“同性戀”都是戀童癖,美國精神醫學學會認為戀童障礙是“性偏離”的一種,而不認定其為一種“性取向”。所以請不要誤導人把戀童癖和同性戀等同起來,就像請不要把同性戀和艾滋病等同起來一樣。
別再因為無知和偏好而野蠻地傷害同性戀人群。
-3-
張國榮說:“我不是同性戀,我只是愛上一個人,正好我們是同性而已。”
聽過他的故事,知道他也曾愛的卑微,在這飽受爭議的背后,他和他的愛情,至真至純,逆境重生。
第一次喜歡gay里gay氣的男生因為奇葩的大美玲姜思達,他言辭犀利但是卻又飽含溫情,每次的故事都是輕聲中蘊藏著撕心裂肺,那個時候他說:“我談戀愛了”,哽噎了一下,眼角的晶瑩里閃爍著幸福,微笑發出溫暖的光。
不得不說,一個人動心動情的時候最動人,無關性別。
有次認真臉對我媽說:“要是有女生喜歡我怎么辦”
我媽說:“不可能,男的都看不上你,更何況女的”
我:“?????”
雖然是個玩笑,但是可見遇到一個你喜歡的又喜歡你的,你們牽手的概率近乎奇跡,這個時候哪里顧得上考慮ta出過柜怎么辦或者要不要為ta出柜,一心只想拉著ta在你積攢的溫柔里沉下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