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梓開
鄭重聲明:本文為作者原創作品,全網維權,侵權必究。
我相信很多人都看過卡耐基的作品,知道人性的弱點和優點,知道每個人都期望得到認同,得到接納,得到尊重,得到認可,得到贊賞。我相信還有很多人看過《論語》,知道國人骨子里流淌的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智慧,人與人相處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不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真實的人性,往往是自己親身體會過,才會深深懂得其中的深意。
01 人性本質之一,就是佩服強者,而蔑視弱者
你如果是一個強大的人,如果擁有足夠的實力,如果心狠手辣,如果冷酷無情,那么別人就會更認可你,更佩服你。
在這里,強大只是強大,無關善惡,無關好壞。
我看到很多老板行事果決,雖然給人感到有點冷酷和冷血,但是就是能得到下屬的追隨。
如果你雖然很善良,但是過于心軟,為人軟弱,那么別人就可能想方設法利用你,甚至欺負你。
強大者當然可以厚道,可以善良。因為其強大,所以才顯得厚德載物。
可是弱小者因為弱小,如果再加上奸詐狡猾,為人虛偽,那么就會成為那種只有小聰明和小手段的小人物。
02 別人佩服你,尊敬你,更多是出于對你的實力和財富的看重
無關人品好壞,多數人對你的尊敬和佩服,對你的尊重和推崇,就是出于你所擁有的財富,以及你的實力。
如果你既沒有財富,又沒有實力,那么你就會發現,除了表面的客套外,別人是不會真心認同你的,也不會真心對你好的。而有些素質低的人,甚至連表面的客套都不愿意給你,直接就表現出看不起你的樣子。
當然,你可能會說,如果一個人的人品好,如果為人好,也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的。是的,只可惜這種尊重往往顯得有氣無力,往往顯得浮于表面。一個人品極好的人,如果沒有實力相配,其實是非常虛弱的,無法得到別人真心推崇。
03 即便你不夠強大,不夠硬氣,實力較小,也無需卑微
如果一個人顯得卑微,就會被人看不起;如果一個人總認為自己一無所有,所以就應該討好別人,就會被人當軟柿子捏。
所以,就算你一無所有,也應該表現得很強硬,至少應該表現得不卑不亢。別人就是通過你外表的形象表現來認識你的。你表現得強硬,就會被認為是一個強硬的人;表現得軟弱,就會被認為是一個軟弱的人;時常討好別人,就容易被認為屬于討好型人格。
04 你的價值,可使用價值和被利用價值,對你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你對別人有價值,別人才會看重你,才會對你好。
你的價值度越高,別人才越會把你當回事兒。正因為你的價值籌碼,在你實力不濟的時候,就是你的一切,所以,你必須想方設法、千方百計、不斷積累自己手中的籌碼才行。當你能夠提供的價值越來越高、越來越多時,別人對你的態度就會截然不同。當你自身的價值使你能夠成為非常專業的人、某領域中的佼佼者時,你身邊的人都會變成恭維你、欽佩你的好人。
如果你沒有什么價值,沒什么利用價值,那么別人就會對你漠然相向,甚至對你惡語相向。
05 利益,才是你和別人交往中最穩固的紐帶
我們做銷售工作的都知道,如果你的產品好賣,賺錢容易,那么代理商對你就會特別重視,你們之間的關系也會非常好;相互間的感情紐帶也會因為利益的交織而變得特別穩固,因為這時候你就是他的財神爺。
相反,如果你的產品不好賣,壓根就賺不到什么錢,那么代理商和你之間就是不痛不癢的關系,這種關系有時候也會變得若有若無。
所以,站在銷售角度看,你為客戶提供利益的能力,決定了相互間感情的深厚程度。利益提供能力越強,則雙方關系越是固若金湯。
我們把這里的“利益”推向銷售以外的其他地方,會發現利益在任何地方都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如果你和他人利益一致,那么他人總會和你保持較好的關系;即便你們之間有一些齬齷,也會視同不見的。
可是,如果相互間有利益沖突,那么即便親如兄弟,也不免手足相殘。
我們會發現,在利益和感情之間,只要利益足夠大,感情就一文不值。
所以,如果你想做成什么事情,就要考慮你能給對方什么利益,什么好處;你能讓對方得到什么,獲取什么。你越是想做成大事,就越需要具備提供更大利益的能力。而在沒能提供之前,要讓別人看到誘人的錢景,美好的未來。當理想照進現實之時,你也同樣能打動別人。
但是這里面的核心,還是利益,無非是眼前利益或長遠利益的區別而已。
所以,各種各樣看似美好的感情背后,大都是利益在支撐著。
06 熙熙攘攘,利來利往:現實社會,當然講究價值交換
正如我們上面所說的那樣,價值和利益才是人際交往的本質。
如果你不能為別人提供足夠利益或好處,那么別人和你之間的關系就總是淡淡的。如果你和你所謂的人脈之間沒有勢均力敵,如同“門當戶對”那樣的相互價值交換可能,那么你所謂的人脈就只是自我感動、自以為是的假象,這種充滿各種假象的人脈關系,永遠都無法轉化為可用的資源的。
人來人往,其實多是利來利往。有了價值交換,才會有相互交往的基礎。
如果你想不透自己能夠為別人提供什么價值,如果你想不透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地位,那只能說明你沒有參透價值交換、利益與共的內在本質。
07 共同利益的多少,決定了你和別人相處的深度和廣度
如同我們上面所說的,有利益,就會有感情;有更多的共同利益,就會有更穩固的相互感情。如果相互間沒什么利益關系還總來往,除非是親戚,否則是令人感到很累的事情。
所以,你會明白為什么有些人不聲不響就和你斷了聯系,那只是因為你們之間,已經沒有了共同利益。
所以我們會發現,那些高情商的人在處理人際關系時,和那些沒什么利益關系的人相處,總會說各種好聽的話,而絕不會和對方爭吵。
話說彼此之間又沒有什么利益關系,爭吵純粹屬于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08 人類天性,就是趨利避害,就是保護自我
因為趨利避害,所以一個人總傾向于自我肯定,傾向于自我保護,傾向于自以為是。
因為趨利避害,所以我們往往認為自己才是對的,面對別人的批評和指責時,總是感到很不舒服。
因為趨利避害,所以看到有利可圖的事情時,總會變得很積極;看到有危險有問題的事情時,總會躲得遠遠的。
因為趨利避害,所以如果能有讓自己可以坐享其成的機會時,絕大多數人都是不會放掉的。如果能夠讓別人為自己出頭,自己可以避免風險或減少風險的話,通常人們也會樂此不疲的。
因為每個人都會趨利避害,所以我們在和別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尤其是在探討合作事項的時候,總會特意強調利益,好處,價值,收獲;如果沒有這些,就強調遠景、錢景和愿景;而總會對其中的風險一筆抹去。
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所以你風光的時候,大家都會把你捧若明珠;而你一旦風光不再,大家就會立刻離你而去。(M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