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高中畢業后, 尤其是我自己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名語文老師后,我越來越感覺到我自己是幸運的。我高中時代的幾位語文老師都在最“對”的時間出現,若是調換一下出現順序,就不是最理想的狀態了。
我高中時碰到的第一個語文老師是凌云老師,我們是剛入學的新學生,凌云老師是剛入職的新老師。他們那一批新老師是剛從襄樊學院畢業的,也就大我們七歲的樣子。這批年輕老師幾乎都留在了高一帶我們這批新學生,這樣其實很好,他們雖然沒什么教學經驗,但他們有教學的激情,我們年齡差別不大,溝通起來也很容易。
凌云老師瘦高苗條,很小的巴掌臉,下巴尖尖的,戴著一幅圓眼鏡,頭發是自來卷,有點蓬蓬的,因此凌云老師常常把它編成一個辮子放在腦后。凌云老師普通話標準,朗誦能力很強,管著學校的播音室。凌云老師培養出了說話速度很快,聲音清脆好聽的黃春紅同學做播音員。黃春紅不和我們一起住宿舍,她單獨住在播音室里。播音室在教學樓的一樓,和我們的宿舍隔著一個大操場。因為每天早上的起床時間,黃春紅同學要負責播放歌曲,她住在播音室才比較方便。我記得那時黃春紅同學很喜歡播放胡兵和希林娜依演唱的,1995年TVB版《神雕俠侶》內地發行版主題曲《歸去來》。漆黑的夜空下,安靜的校園,在即將蘇醒的那一刻,動人的歌曲敲擊我的耳膜:
女:這次是我真的決定離開
遠離那些許久不懂的悲哀
想讓你忘卻愁緒忘記關懷
放開這紛紛擾擾自由自在
男:那次是你不經意的離開
成為我這許久不變的悲哀
于是淡漠了繁華無法再開懷
于是我守著寂寞不能歸來
此刻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耳邊依然縈繞著熟悉的歌詞和旋律,眼眶一熱。
凌云老師愛讀書 ,也盡力激發我們閱讀的興趣。凌云老師喜歡讀書給我們聽,我記得有一個晚修老師讀張愛玲的《金鎖記》給我們聽,小說很長,老師有事臨時離開了。但老師讓當時我們班的課代表王京秀同學接著讀給我們聽。王京秀同學那個晚上應該讀得很累,但我聽得如癡如醉。當時我就決定要閱讀,是凌云老師幫我打開了閱讀的大門,從此我再也沒有關過它。
除了帶我走上閱讀這條路,凌云老師還說了一句讓我記憶終生的話。關于為什么要上大學?凌云老師的回答是最特別的。凌云老師從小家境良好,一開始她學習也沒有目標,后來她突然覺得她應該上大學,因為上大學是人生中的獨特經歷,她不想錯過這樣的經歷。我們常常認為考大學是為了實現理想抱負,但這樣的理由太過遙遠;或者認為考大學是為了改變困窘的生活狀態,但這樣的理由太過沉重。唯有凌云老師的理由是最自然的,人來這世間一場不就為了體驗豐富多彩的人生嗎?別錯過,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高二時候的語文老師是楊平老師,我在《我的“小白楊”老師》這篇文章里已經詳細寫過了楊平老師。楊老師最典型的特點是,他不讓我們做很多題,他讓我們敞開閱讀,盡情閱讀。楊老師說:“只要是中國文字的書都可以讀。”真的,沒有任何的限制。他似乎也沒有給我們推薦什么書籍,但他給我們時間閱讀,我們自然知道去找書閱讀。那時幾乎每個語文晚修我都可以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有時不盡興,回宿舍后拿著手電筒躲在被窩里繼續閱讀。我一直認為,一個學生若是沒有充分享受過閱讀的樂趣,那是可悲的。
高一,凌云老師幫我打開了閱讀的大門,高二,楊平老師放我自由遨游書海。這不是幸運,又是什么呢?但我是要參加高考的,需要用分數來證明自己。高三,極度認真負責的黃長翠老師到來了,在她嚴格的訓練下,語文考高分也不再是夢。
黃老師就是那些傳說中的高三“把關”老師,黃老師雖只是中師畢業,但教學質量非常好。我聽說過黃老師的傳奇經歷,黃老師一開始教小學,因為所帶班級成績優異,黃老師被調去教初中,帶初中成績依然優異,黃老師又被調去教高中。幸運的是,我在高三碰到了黃老師。黃老師對待工作極度認真負責,據說黃老師結婚那天,她是上了課之后才去舉行結婚典禮的。高三這一年我們做了很多試題,每一套試題黃老師都認真批改,認真講解。其實黃老師結婚后過得并不幸福,有時候我們會在黃老師臉上看到傷痕,傳言黃老師和他的丈夫經常爭吵以至于大打出手。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黃老師在工作上太過投入,冷落了家人。
高考時我語文考了126分,是個不錯的分數,極大地彌補了我在數學學科上的不足。我知道這個分數是這三位老師共同培養的結果,他們出現在最合適的時刻,凌老師的閱讀啟蒙,楊老師任我在閱讀中提高語文素養,黃老師不遺余力培養我答題的能力。
如今我當語文老師已經二十年了,摸索了二十年,那么我摸索出了什么呢?我在高一時像凌云老師一樣,在高二時像楊平老師一樣,在高三時我像黃長翠老師一樣。時至今日,我依然是三位老師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