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長,我對我每天的吃青蛙感覺很困惑。我每天計劃要吃掉的青蛙都完成不了。心里很焦急。”我在微信上極為難過地問時間管理小組組長。
“你在設置的時候,有沒有對你每天的空余時間有個大概的掌控?你完成不了可能是因為你設置計劃的時候超出了你時間的利用率,也可能是你在完成的過程中不夠專注。你試試縮短吃青蛙的時間,也可以試試在完成計劃的過程中拒絕干擾。”十分鐘后,組長這樣回答了我。
時間的利用率?
什么是時間的利用率。我想應該是對時間的掌控,把空余時間最大化、最優化,用最短的時間完成預定的計劃。
在時間管理小組里,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發布自己吃青蛙的計劃和完成效果。可我在打卡三次之后,發現自己真的完成不了每天的計劃后,就沒有再堅持打卡了。沒有堅持打卡后,我對時間的管理又回到了原點。與當初加入時間管理小組的初衷相違背,我怎么能想進步卻沒有認真思考,反而在退步的路上越走越近呢?
我仔細反思了自己在時間管理上的行為,或許真如組長所說,我對時間掌控不全、專注不夠,所以才沒有完成計劃任務的。
我在設置每天吃青蛙時間的時候,沒有清楚地想想今天能利用的時間有多少,而是盲目地進行計劃。比如,我可能今天能利用的空余時間只有3個番茄鐘,75分鐘,而我吃掉青蛙的時間卻設置了6個番茄鐘,這樣肯定是完成不了的。再比如,我閱讀的時間可能只有2個番茄鐘,為了讀完一本書,我把它設置到4個番茄鐘,這樣肯定完成不了的。所以,我之所以完成不了每天的吃青蛙,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對自己的時間掌控沒有完成清楚,也沒有清晰地把握每天能利用的空余時間。
雖然每天有計劃吃青蛙,用番茄鐘的方式提高自己完成計劃的專注力,但是,在吃青蛙的過程中,沒有高度的專注。一會打開手機,刷刷微信,刷刷微博,刷刷QQ空間;一會又逗逗在身邊玩耍著的小家伙;一會又出去喝喝水,上上廁所等等。25分鐘的番茄鐘,用在完成計劃上可能只有5分鐘,如此懶散的完成態度,怎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計劃任務呢?再加上,最近天天被虐,心情已特別煩躁。在沒有舒緩壓力的情況下,如何能高效專注完成計劃任務呢?
根據我目前的情況,如何能按照規定的計劃吃掉青蛙,用吃青蛙的方式提升個人能力呢?我想應該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努力。
梳理時間。首先,我應該認真、仔細梳理每天可利用的時間,對每個時間段進行全面掌控。哪個時間段,在何地,做著什么工作,都必須一清二楚。清晰全面地掌控時間點。
設置時間。根據每個時間段的實際情況,安排計劃任務。如中午時間,有1個番茄鐘的時間可自由利用,那么這個時間點可以用來閱讀或者思考問題等等。在時間設置上因時因地來設置的。
專注完成。在設置完每個時間段要完成的任務后,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要高度專注。把一切影響專注的因素排除在外,比如手機可以收起來,小孩可以讓家人幫忙帶等等。一定要做到排除一切干擾。
通過以上三個方式,我想我肯定能完成每天的吃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