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如果把《紅樓夢》當成職場書來看,你會發(fā)現(xiàn)挺有意思的。
都不用男的摻和,《紅樓夢》中的女性就足以構(gòu)成一個職場江湖。
賈母是即將退休的董事長,王夫人是總經(jīng)理,王熙鳳是首席執(zhí)行官。
賈府發(fā)展到后來,是“王家?guī)汀钡脛荨?/p>
王夫人的大女兒賈元春是朝廷嬪妃,兒子賈寶玉是全家人的“心肝寶貝”,管家的王熙鳳是自己的侄女。
“王家?guī)汀痹谫Z府比較得勢,王熙鳳功不可沒。
在賈府中,王熙鳳是一個有才干但是也會貪污受賄的執(zhí)行官。
事兒,她能干好;有貪的機會,她也斷然不會拒絕。
王熙鳳敢拿著賈府眾人的工資錢去放高利貸,這要擱現(xiàn)代,可能是要坐牢的。為了三千兩銀子,她敢謀財害命,間接害死張金歌和長安守備之子,毫不手軟。作為賈府首席執(zhí)行官,她也有提拔下屬的權(quán)限,賈蕓想謀求個好職務(wù),給她送禮,她盡數(shù)收入囊中。賈蕓還是賈家正派兒孫,若是外姓人想進賈府集團做事,不知道得給鳳姐多少好處。
趙姨娘在《紅樓夢》中就是一個情商極低的老員工。仗著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她幾次上&訪,找領(lǐng)導(dǎo)要利益,卻幾次碰一鼻子灰,活成賈府集團的笑話。
李紈是有點虛職但沒實權(quán)的“資深員工”,收入高,還有“股權(quán)”(賈蘭)。
之前的文章中,我們也講過:李紈是一個“悶聲發(fā)大財”的主,她是真的把職場中“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一套發(fā)揮到了極致。
李紈其實是一個很有城府、心計和鋒芒的人,平時假裝淡泊名利,真到了有利可圖時,總能快、準、狠地出擊,用的還是”扮豬吃老虎”的方式。
在賈府集團,李紈從不管事兒、不干活,從不得罪人,但拿的薪酬是王熙鳳的兩倍還要多,就是因為她善于利用寡婦這個角色博取董事長賈母的同情。
李紈能拿雙倍工資,又能拿年底分紅,還有土地可以收租,自然也會引得王熙鳳心里不平衡,只因她生活節(jié)儉、為人低調(diào)、服從管理,而王熙鳳來錢渠道多、家底也厚、大權(quán)在握、經(jīng)濟實力遠超李紈,所以,鳳姐對她也就“酸一酸”了事。
探春是趙姨娘所生,她曾經(jīng)也是董事長賈母極力想培養(yǎng)的人才。
她也是最適合做賈府集團接班人的人。
王熙鳳小產(chǎn)抱病期間,王夫人將臨時管家權(quán)交給李紈和探春。李紈知道自己只是掛職,不愿意為公家的事得罪人,只想保全小家的利益。
探春只能算是掛職助理,卻把振興賈家視為己任,絕不徇私枉法。上任后,她搞改革,首先就敢拿主子們開刀。
只可惜,她有能力、有手腕、有意愿振興賈府集團,無奈大廈將傾,她自己出身又低,最終也只能望樓興嘆,一身抱負沒機會施展。
很多人看《紅樓夢》,極容易被薛寶釵的“職場力”折服。
不管是對上、對下、對左、對右,薛寶釵總能把關(guān)系處理得特別好。
對賈府中最位高權(quán)重的賈母和王夫人,薛寶釵表現(xiàn)得特別恭敬、有禮。就連自己過生日,薛寶釵去點戲,也要點賈母最喜歡的戲。
金釧兒投井自殺,王夫人有很大的責(zé)任,寶釵去寬解她時,卻說金釧兒自己是失足掉下去的,三言兩語緩解了王夫人的愧疚感。
對下屬,薛寶釵恩威并重。
書中說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頭子們,亦多喜與寶釵去頑。”
但是,薛寶釵也有訓(xùn)斥下人的時候。
寶玉說寶釵體豐怯熱,有似楊妃。
寶玉說這話只是無心之過,但寶釵聽了,不由大怒,直接回懟:“我倒像楊妃,只沒有個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楊國忠的?!?/p>
薛寶釵進京,本是想進宮的,但后來這事兒沒了下文,只能寄居賈府。哥哥薛蟠特別不爭氣,她自己有振興家族的責(zé)任在肩,這些事兒本就是她的大忌,但是她又不好意思直接沖寶玉發(fā)火。
剛好小丫頭靚兒跑來問她,是不是她藏了自己的扇子,寶釵竟指著她厲聲說道:“你要仔細!你見我和誰玩過!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臉的那些姑娘們,你該問他們?nèi)ィ ?/p>
這一席話,還是暴露了薛寶釵骨子里其實也是個“不好惹”的主。你要是刺痛她了,她也會蟄你一下。
薛寶釵目標明確、方法得當、左右逢源,若是她的升職完全只靠能力、不靠姻緣,她會是大觀園中最大的贏家。只可惜,寶玉跟她不是一類人,她最后也只能“空悲切”了。
02
我們講起黛玉,老覺得她情商低、不具備“職場力”,可我不這么認為。
黛玉也是有“職場力”的,這點從她進賈府那天就可以看出些端倪,她一直在留心觀察,一天內(nèi)就把賈府中復(fù)雜的人際關(guān)系摸了個清。
林黛玉在《紅樓夢》里出場沒幾回,就發(fā)生了周瑞家的(周瑞妻子,相當于是個管家婆)去送宮花的事兒。
宮花是薛姨媽(薛寶釵的媽)讓周瑞家的去送的,算是給住在賈府的姑娘們的見面禮。
周瑞家的送宮花的路線是先往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處,再往王熙鳳處,最后才去了林黛玉處。
這直接招來了林黛玉的不滿。
周瑞家的送宮花的時候,賈寶玉也在林黛玉的房里,林黛玉的反應(yīng)是這樣的——
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這兩枝是姑娘的了?!摈煊窭湫Φ溃骸拔揖椭溃瑒e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敝苋鸺业穆犃耍宦晝翰谎哉Z。
十六七歲時的我,在《紅樓夢》書中看到這一節(jié),立馬就對林黛玉產(chǎn)生了惡感。我心想:不就是朵宮花么?你那么在意干什么呢?人家好心好意給你送花來,你說話這么尖酸刻薄,多影響人際和諧啊。
可是,現(xiàn)在,你若不是仔細摳字眼子,還真是很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那些不可忽視的深意。
薛姨媽命周瑞家的給迎春、探春、惜春、黛玉每人各2朵,剩下4朵給王熙鳳。
王熙鳳得四朵花是很正常的,她是賈府掌握權(quán)力的人,所以薛姨媽自然更看重她些。
薛姨媽言明“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對,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兩枝,那四枝給了鳳哥罷”,也就是說,她是把林黛玉放在王熙鳳之前的。
周瑞家的領(lǐng)命而去,開始送宮花,但是她改了順序。
她先是到王夫人的正房后院,因為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住在王夫人正房后院的三間房內(nèi)。
三春看到花的反應(yīng)是不同的。
迎春、探春忙收住了棋,都欠身道謝,命丫鬟們收了。
年紀最小的惜春一見到宮花就笑著說:“我才還和智能兒說,明兒要剃了頭做姑子去,若剃了頭,這花兒可往哪兒戴呢?”
這真是一語成讖,因為惜春后來真的去做了尼姑。
然后,周瑞家的去了王熙鳳的住處。那是曹公第一次很隱晦地寫到王熙鳳和丈夫賈璉大中午的正行云雨之歡。
王熙鳳的陪房丫頭平兒拿了四枝宮花抽身去了;過了一會兒,她手里拿出兩枝宮花來,吩咐位份更低的丫鬟給寧國府的“小蓉奶奶”也就是秦可卿送去,很顯然是得了王熙風(fēng)的授意。
周瑞家的又往賈母處來(寶玉、黛玉住在賈母處),接著就被林黛玉奚落了一頓。
黛玉若不是平素里感受到丫鬟、下人對她的輕視,也不會說出“我就知道”這樣的話來。
周瑞家的,如果當黛玉是客,那應(yīng)該遵循“先客后主”的順序,可她潛意識里只把黛玉當成是投奔者,自然就會把她放在最后。
黛玉當時還沒死父親呢,但還是感覺下人們對自己的不看重。她身份尷尬,覺得自己在賈府客不像客,也不像主子,你說她該不該生氣?
黛玉要不是刻薄點,早像迎春一樣被踩泥土里去了。賈府的奴才們可都是見風(fēng)使舵的勢利眼,沒一個善茬的。
黛玉不是沒能力在賈府集團好好干,她是過早參透了“四大皆空”,不愿。
《紅樓夢》對她的身份設(shè)定是來了結(jié)塵緣、還淚的,她根本沒把前途、錢財放在眼里。就連父母留給她的遺產(chǎn),她都不care。
很多人一提起黛玉,總覺得她家世不如薛寶釵好,其實這是個誤會。
薛家雖然位列“四大家族”,但薛家是商人,家族里沒啥政治勢力(古代商人之家是比較受歧視的),而且薛寶釵又死了父親,哥哥薛蟠是個大草包,因此,薛寶釵有振興家族的壓力。
林黛玉的父親是前科探花,被皇帝欽點去任職巡鹽御史。而在古代,鹽屬于非常重要的壟斷資源,誰去管鹽,誰就可以成為大財主。只可惜,林如海去世得早,沒怎么享受到做鹽官的福利。
林黛玉的家世,絕不比薛寶釵家差,還有可能稍好一點。她的刻薄任性,大抵也跟她小時候從不需要討好別人有關(guān)。
紅樓迷們總在糾結(jié)林如海死后家產(chǎn)都去哪兒了,為何黛玉繼承不到。
有人說是賈璉幫著處理林如海的后事時,吞并掉了,后來黛玉家大筆家產(chǎn)用來給賈家建造省親別墅。
也有人說,是林如海根本沒有給林黛玉留下什么家產(chǎn)。
可我覺得,后者不大可信。
林如海家境是很殷實的,他自己又是管理壟斷行業(yè)的鹽官,沒有遺產(chǎn)不可能。
那么,林家的財產(chǎn)都去哪兒了呢?
我揣度,林家的財產(chǎn)的一部分是按照舊社會的慣例(女兒無繼承權(quán),只有嫁妝),由林如海的侄子之類的同宗男性繼承人拿走了。
林如海勸林黛玉去賈家時,勸她說:“汝父年將半百,再無續(xù)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極小,上無親母教養(yǎng),下無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減我顧盼之憂,何云不往?”
林如海的“內(nèi)顧之憂”,恐怕就是指財產(chǎn)的繼承問題。為了女兒的未來著想,他需要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轉(zhuǎn)移財產(chǎn),而看起來富庶的、有疼愛黛玉的賈母在的賈府顯然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林如海的另一部分財產(chǎn)(留給黛玉的嫁妝),應(yīng)該是賈府接受并“吸收”了,而且賈府在不知不覺中把這些錢用掉了(比如修建大觀園)。賈璉在辦事過程中自己也貪污了一些,只是數(shù)目不可能太巨大。
林如海把錢財轉(zhuǎn)移到賈府的這些情況,賈母、王熙鳳可能都是知道的?;蛟S林如海也曾提出過要把黛玉嫁給寶玉的條件,因此,賈母、王熙鳳也是“寶黛戀”的支持者。賈母支持黛玉,是因為她是自己的親外孫女,她本人也更喜歡黛玉的性情。
王熙鳳是王夫人的侄女,王夫人的兒媳婦人選是寶釵,王熙鳳對這一點心知肚明,但她還是對黛玉說出“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么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以及“給我們家做了媳婦,你想想——是人物、門第配不上,還是根基配不上?模樣配不上,是家私配不上”之類的調(diào)侃話來。
王熙鳳支持寶黛戀,一方面是洞悉到賈母的心思,也深知賈母才是賈府的終極大 boss;另一方面,恐怕也是林如海的遺產(chǎn)起了點作用。
賈璉和王熙鳳閑聊的時候曾經(jīng)說“什么時候再有一注二三百萬的財發(fā)發(fā)就好了”。
二三百萬可不是小數(shù)目,要知道賈府的姑娘們每個月的月錢才二兩銀子,劉姥姥一家五口人一年花二十兩銀子就夠生活了。
賈府除了幫林家處理家產(chǎn)這一次機會外,似乎真沒機會發(fā)那么大財。
林黛玉應(yīng)該是知道林家的財產(chǎn)都歸了賈家,只是她本性對錢財不甚看重,又或者可能覺得“林家財產(chǎn)歸賈家,賈家收留她”就算公平。
王夫人對林黛玉的嫁妝去向應(yīng)該也是知情的,但是她歷來不喜歡林黛玉的母親賈敏,說起賈敏出嫁時享有的嫁妝,依然酸得不行。
可以想見,她是王家千金,但嫁入賈府后,地位竟不如賈家千金賈敏,這對姑嫂勢必是多有嫌隙的。
在王夫人眼里,林如海留給林黛玉的錢財本就該是賈府的,是賈敏嫁出去時帶出去的,只是現(xiàn)在又還回來了而已。
王夫人的兒媳婦人選意屬薛寶釵,也是因為薛寶釵是她的外甥女、寶釵的性情對寶玉走仕途有助益,而林黛玉是賈政的外甥女,到底跟自己隔了一層,黛玉的存在不利于她鞏固“王家?guī)汀痹谫Z府中的勢力。
03
在賈府集團中,賈母的地位無人可撼動,但她卻是一個即將“退休”(即,去世)的掌權(quán)者。若賈母“退休”了,你覺得下一個“賈母”會是誰?
當然是王夫人。
王夫人在賈母面前非常溫順,但其實她是一個辣手摧花的狠角色,在賈府擁有比較高的地位和話語權(quán),為人也比較腹黑。
都是賈母的兒媳婦,但邢夫人無論如何都沒法跟王夫人抗爭,她只是一個替補上位(填房轉(zhuǎn)正)、享受待遇但沒有實權(quán)的副總經(jīng)理,最多只能做做紀&委、監(jiān)&察等工作。
王熙鳳雖然是邢夫人的兒媳婦,但骨子里卻是向著王夫人、賈母的。
邢夫人為何要借助“繡春囊”事件查抄大觀園?其實也是長期坐冷板凳導(dǎo)致的一個必然結(jié)果。
她原本是想通過這個事情,打壓一下“王家?guī)汀钡耐L(fēng),給鳳姐一個下馬威。
不料,這個事情卻被王夫人拿來做文章。
王夫人順風(fēng)使舵,借這起事件把迎春的丫鬟司棋挖了出來,反將了邢夫人一軍(迎春是邢夫人過繼來的女兒),還把晴雯以及她平時看不慣的戲子們除掉,可謂是“一箭三雕”。
王夫人抄檢大觀園時,沒抄檢薛寶釵,卻抄檢了林黛玉,足以看出她對林黛玉有多不滿。
大觀園抄檢完畢,王夫人攆走了司棋,既給了邢夫人一個交代,又給了邢夫人一個反擊,按理來說應(yīng)該滿足了,但是她依然要借題發(fā)揮。
王夫人一直看不慣晴雯,是因為晴雯的長相、性子都有點像林黛玉,但是,她之前一直沒逮著機會清理她,因為晴雯是賈母撥給寶玉的丫頭。
晴雯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生病,是王夫人打擊晴雯的一個絕佳窗口期。
整個大觀園都要重申“作風(fēng)問題”,晴雯這種會狐媚人又得了“女兒癆”的“妖精”自然也要清理出去的。
王夫人開除別人,多少會給人留點尊嚴,但開除晴雯時,人家都還在床上病著,就被人架了出去,連外衣都沒能帶走。此舉對晴雯的精神打擊,確實是致命性的,晴雯去到府外沒多久,就一命嗚呼了。
王夫人把晴雯開除之后,再跑去跟賈母匯報,只說她得了病、和剛進府時已大有不同。她自始至終沒提抄檢大觀園之事。
事已至此,賈母雖然不高興,但也只能默認了。
從這個細節(jié)我們可以看出來,此時的賈母對于賈府的管控,慢慢有些有心無力,而王夫人的“勢力值”則到達了一個頂峰。
接下來,賈母被王夫人架空是遲早的事兒。
王夫人為何這么腹黑?或許跟她與賈政的關(guān)系有關(guān)。雖然她是王家千金,是賈政明媒正娶的太太,但賈政跟她的感情并不很好。
書中很隱晦地寫到,賈政回家,只和王夫人說話,說完就去趙姨娘那里睡覺。趙姨娘服侍賈政服侍得好,但賈政最多當她是一個比較聽話的“性工具”。只是,賈政的行為還是讓趙姨娘產(chǎn)生了某種身份錯亂,因此,她才不停找主子去鬧,想多要點尊嚴和銀兩。
王夫人在丈夫那里得不到愛,在賈母的壓制下又活得小心翼翼、心里憋屈,雖然自己的女兒貴為皇帝的妃嬪、兒子賈寶玉深受“老祖宗”疼愛,但她內(nèi)心深處是缺乏成就感和價值感的。
她每天吃齋念佛,看起來佛系得很,但這只是她的障眼法。事實上,除了權(quán)力,平素她真沒啥興趣愛好。對她而言,拿到賈府管家權(quán)、實現(xiàn)權(quán)力欲,便是她追求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手段。
王熙鳳能嫁入賈府,她應(yīng)該立了不少汗馬功勞,她也借由鳳姐這個長孫媳婦的手,鞏固了自己的權(quán)力地位。
當她發(fā)現(xiàn)薛寶釵是做兒媳的最佳人選,自然也想拉寶釵做“自己人”,以便將寶釵培養(yǎng)成另外一個管家的鳳姐,讓自己成為賈府另一個“賈母”。
從這個角度來說,賈府最有上進心和權(quán)力欲的腹黑大boss,就是王夫人啊。
查抄大觀園時,探春非常清醒,她很生氣地大嚷:“唯恐外面的殺不死,先從里面殺起來……”
探春這種格局和認識,王夫人是不具備的,因為王夫人的眼界就只局限于“窩里斗”。
賈府之所以衰敗,除了外部環(huán)境所致之外,怕也跟王夫人背地里的興風(fēng)作浪、陰鷙腹黑脫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