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過了《微信群育兒答疑初創(chuàng)設想方案》,現(xiàn)在想把更具體的想法和規(guī)劃寫下來。
一、談談對服務主體對象的認識
1、對家長群體的認識:當前育兒成為民生熱點,教育是永恒的話題,重要性無需贅言。
但當前家長們由于生活壓力、工作忙碌、沒有很多時間去閱讀很多教育理論知識。大方向上知道要更新教育理念,但面對生活中的具體育兒問題還是有各種各樣的困惑。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小狀況或問題讓家長們已經(jīng)忙碌焦慮的神經(jīng)更加難以放松。
我們可以用微信社群的運營,給家長們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幫助家長們解決更細致的教育問題、。讓家長們知道具體生活中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和孩子相處、緩解家長們的焦慮。
2、對在校大學生群體的認識
實踐能鍛煉和提升人多方面能力。微信社群的運營可以鍛煉我們的溝通、表達、策劃、寫作、圖文編輯的能力。如果能鏈接到更多的大學生參與社群,那么就有可能鏈接到很多資源分享、信息分享。能帶動有想法的年輕人一起成長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二、社群服務定位
關(guān)鍵詞:教育答疑、微課分享、成長交流
家長答疑舉例:某家長提問:“早上我女兒不小心打翻了牛奶,哭著說是我愛人的錯,還要伸手打她媽媽,請問這事可以怎么解決?”
答疑:當孩子哭鬧時,先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的情緒得以消解。可以蹲下來在孩子面前,眼睛注視著她,一只手搭在她的脊背有助于安撫她的情緒。說:“寶貝,你委屈了,想哭就先哭出來吧。”等孩子負面情緒消解了,再跟她探討她不小心打翻牛奶,還責備媽媽這件事情。在跟她講道理的過程中,不要求孩子一下子就能認錯,慢慢陪伴孩子的攻擊性,才能在家庭生活中培養(yǎng)出一個善于處理情緒的孩子。另外家長也可以思考一下在不小心打翻牛奶這件小事上面,媽媽處理的細節(jié)或者媽媽平時和孩子互動過程的細節(jié)。
微課分享:搜集家長們在一段時間之內(nèi)的關(guān)注的熱點或者當前教育話題發(fā)生的熱點,進行微課分享。比如“林奕含事件”的出現(xiàn),我們該怎么做才能避免再發(fā)生“房思琪”式的悲劇。
成長交流:在校大學生,尤其學前教育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yè)認同和將來的發(fā)展的想法、困惑等都可以拿出來交流和分享。或許有時候,我們無需花很多時間去群聊,但可以就某個話題簡單探討,就可以集思廣益,不會有很多局限。而且同齡人交流起來比較容易產(chǎn)生思想的火花。
三、具體步驟和目標
1、最終目標:要做就要做好。 ?為家長答疑、鏈接不同的資源、為自己在專業(yè)的發(fā)展不斷積累更多的平臺和思路。
2、具體目標:
(1)不斷完善社群運營的方案,尋求相關(guān)行業(yè)前輩們的建議和想法支持。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推銷這個運營方案。
(2)如果有相關(guān)行業(yè)的前輩們給出建議或者資源支持,可以再詳細的擬建合作方案和后期相關(guān)策劃方案。
(3)搭建年輕人平臺,尋求有興趣的伙伴加入。有想法、會圖文編輯、視頻剪輯等技能。
負責答疑家長問題的小伙伴需要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學會信息搜索的能力。文字表達、分析、總結(jié)的能力。
(4)不斷發(fā)展鏈接家長資源。可以在本人或者小伙伴的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鏈接到家長。比如走訪一些幼兒等。了解不同老師、家長們的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