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天的時光悄然過去,現(xiàn)在坐在回去的火車上,看著窗外急速倒退的風(fēng)景,如同這三天的上海之旅一去不復(fù)返……慢慢整理思緒,寫下這三天的歷程
第一天(4月2日)
2號早上六點半準(zhǔn)時到達(dá)了上海,可以說有點迷迷糊糊下了火車,經(jīng)過一夜的搖晃身體有點散架,但還是有點激動出了站,努力睜開惺忪的睡眼看見了上海清晨的陽光,天氣很好,陽光是明媚的,帶點微涼的夾雜些露水的風(fēng),顯得格外柔和與溫馨……
剛下火車時,在出口的通道附近,買了一份上海旅游地圖,也只是在第一天早上用了用,就當(dāng)留念了……出了南站,我們?nèi)诉€是很激動的,雖然還不太確定從哪開始第一步,但卻不曾擔(dān)憂。展開地圖,看著縱橫交錯的線路有點眩暈,好在地圖設(shè)計的人性化,標(biāo)記了重點線路。我們選擇了附近較為方便的田子坊,坐上地鐵,開始了這場期待已久的旅行。
早上不到八點來到田子坊,帶著清晨的朦朧的陽光,田子坊是幽靜而又清新的,有點濕漉漉的板石地面,一條條巷子互相交錯卻又相通,卻各有各的模樣與氣質(zhì),或是帶著老上海芬香,古老懷舊;或是夾雜異國風(fēng)情,奇妙夢幻,或是充溢現(xiàn)代時尚,文藝青春;或是還原舊時民居,溫暖平凡……
田子坊的每處角落都仿佛經(jīng)過人工的精心雕琢,與眾不同的驚艷,獨一無二的風(fēng)采,卻又顯得天然而成,清新脫俗。我們來得過早,只是走了走一條條的巷子,沉迷于田子坊清晨的安靜,而巷子里的店鋪未能開張,禁閉的門窗讓田子坊多了一絲純情,少了都市里滿滿的浮華,讓我留戀與思念。
出了田子坊,在附近隨意找了家排隊很長的小店,買的是簡單的包子,味道卻是好吃。可能真是人氣小店,來上海的第一份早餐讓我們?nèi)嗽诤竺娴膸滋於加悬c想念。
第二站是南京路,與第一站的田子坊不同,南京路多了些上海的味道。人潮擁擠,步行街兩側(cè)的建筑也是復(fù)古壯觀,隨著人潮緩緩前進(jìn),似乎有點老上海的味道與繁華,但喧鬧的人群帶著嘈雜的音樂聲,店鋪的宣傳音響,格外熱鬧。穿越人山人海,聽著各種聲音,走了很長的路,過了很長時間,突然覺得平凡的自己與周圍的繁華有些格格不入,變幻迅速的人群,或中國人或外國人,人們都在這條繁華的大道追尋自己向往的那點風(fēng)景,從同一個地點出發(fā),去往不同的終點,帶著不同的憧憬,一路向前,努力掙扎前進(jìn),像蝸牛努力前行爬向自己的夢想終點。
第三站是人民廣場,人民廣場發(fā)生了一點小插曲,室友的手機不小心丟了,一件小事看穿了人心的冷漠與溫暖,丟了手機被附近的流浪漢捉弄,我們?nèi)齻€來到陌生的城市,被流浪漢追著跑,嚇得半死,周圍的人像看客般看著我們被捉弄,沒有一個人伸出援手……值得慶幸的是,最后室友的電話被打通,有位好心的老爺爺幫我們撿到了手機,也一直在原地等待,那一刻心里充滿溫暖與激動,不禁由衷感嘆,還是好人多!而他也叮囑我們要注意安全,祝我們玩的開心,已經(jīng)邁向國際化的大上海,每一個上海公民的個人素質(zhì)代表的就是我們中國,我還是愿意選擇相信像老爺爺這樣的上海人會是多的,也是可以溫暖每一位旅客。
第四站是夢寐許久的城隍廟和豫園。從上海老街進(jìn)入,街道兩側(cè)是小小的店鋪,有點七八十年代的味道,古樸而又活潑,沿著上海老街慢慢前進(jìn),看見了燈火輝煌的城隍廟,由于是晚上,不能虔誠的去拜一拜,只得沿著人流,慢慢前進(jìn),感受傳說中城隍廟厚重的歷史感與沉積的文化內(nèi)涵,夜晚的城隍廟在燈光的渲染在格外閃耀,有點刺眼的絢爛與璀璨,失去了寺廟該有的莊重與肅穆。但仍是十分漂亮,奪目。
來了城隍廟,最向往的便是豐盛的小吃,但厚重的商業(yè)化早已沒有了想象之中的隨意與無拘無束,反而是高檔的餐廳格局,多了一份都市快餐的感覺,依舊是不變的人山人海,大眾化的選擇和從眾的心理。讓我對于城隍廟有了一絲遺憾。
九曲橋還是不錯,多了點優(yōu)雅與柔和,淡淡的燈光,晶瑩的水面,九回曲折的橋梁,仿佛走完了人生的點點滴滴,縈繞心頭,久久回味。
最后來到豫園,依舊是厚重的商業(yè)氣息,奢侈品與高檔紀(jì)念品隨處可見。值得喜悅的是,找到了在田子坊錯過的三生有信,為未來的自己和朋友寄出來來自上海的最美好的祝愿,也算是不留遺憾,用最平凡簡單的方式送出最深情的懷念。
(由于時間和精力有限,今天暫時寫到這里,坐車回來很疲倦,明天繼續(xù)更,希諒解。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