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聽音樂會和自己在家聽到底是不一樣的,現場的感覺就像是全身的細胞都會被浸泡在音樂里的海洋里,全身的毛孔被打開,跟隨著音樂的節奏放松和舒展。平時自己也會聽一些些的交響樂,這次因緣巧合和朋友一起去聽了由薩克斯演奏的爵士樂。
1 什么是Jazz?
爵士樂(Jazz),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源于美國,誕生于南部港口城市新奧爾良,音樂根基來自布魯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
爵士樂講究即興,以具有搖擺特點的Shuffle節奏為基礎,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歐洲白人文化的結合。
爵士樂的主要風格有:新奧爾良爵士、搖擺樂、比博普、冷爵士、自由爵士、拉丁爵士、融合爵士等。
2 什么是爵士舞?
爵士舞即美國現代舞,是一種急促又富動感的節奏型舞蹈,是屬于一種外放性的舞蹈,不像古典芭蕾舞或現代舞所表現的一種內斂性的舞蹈。爵士舞主要是追求愉快、活潑、有生氣的一種舞蹈。它的特征是可自由自在的跳,不必像傳統式的古典芭蕾必須局限於一種形式與遵守固有的姿態。
3 爵士樂和搖滾樂
搖滾樂(Pock music)——20世紀50年代興起于美國的一種通俗音樂;爵士(jazz)-----19世紀末20世紀初。
爵士樂里面主要出現的樂器有:鋼琴、爵士鼓、薩克斯管、吉他、貝斯、大小提琴等等,需要豐富的經驗和技術,而搖滾樂,只要有架子鼓、吉他、貝斯就可以組樂隊了。
在風格上,爵士樂歡快些,而搖滾樂永恒的主題是批判,
如果說,聽古典樂是心靈的修煉,那么聽爵士樂就是一種氛圍的感染。欣賞爵士樂不必正襟危坐,聽得過癮才是重點,因此敞開心胸絕對是最佳的入門鑰匙。
難怪有人說,「每一張爵士唱片就像一份新的禮物般,拆開后總會讓您有全新的驚艷。」說明了爵士樂的多樣性、復雜性、變化性。
4 ?爵士樂的相關輔助工具
正因為樂手是爵士樂欣賞的靈魂所在,因此坊間多數參考書也都以此系統為內容主軸,例如中文方面有:普洛文化出版的《爵士樂手冊》(The Jazz Handbook)、滾石文化出版的《魔巖爵士圣經》、米羅出版的《爵士入門》(Jazz What?)、大塊文化出版的《Jazz爵士樂天才班》,或是外文如企鵝出版社的《Jazz The Rough Guide》等,都是以爵士樂手為主要內容的參考書籍。
二初識薩克斯管
1薩克斯四重奏基本常識
薩克斯四重奏一般是高音薩克斯,中音薩克斯,次中音薩克斯和上低音薩克斯組成的。
薩克斯管同時也是一種移調樂器,常見調性為降E和降B,也有C調和F調。薩克斯管以其煙斗狀的外形為人所熟知。現時薩克斯風最常用於爵士樂、爵士大樂隊及流行音樂,但仍較少使用於古典音樂
2由薩克斯演奏為我們所熟識的曲目
人鬼情未了電影 [人鬼情未了]主題曲
昨日重現
我心永恒電影 [泰坦尼克號]主題曲
阿來城姑娘
風月俏佳人電影 [風月俏佳人]主題曲
友誼天久地長電影 [魂斷藍橋]主題曲
你是我的女人演唱:劉德華(著名薩克斯風演奏家Kenny G專門為劉德華寫的)[2]
昨天和坤坤伙伴一起聽的曲目有:
四重奏鳴曲 ?機械學-店里的六首小品 ?探戈的歷史 ? 切分音的精髓 ? 你認識瓊斯小姐嗎 ?豆飯 ?骯臟 ?約書亞的華爾茲 ? 水鄉之人 ?膝蓋骨 ?拉菲亞 ?最終的自由 ?受夠的思念 ? 以及5位優秀樂手即興創作演奏的 《鴻雁》(內蒙古民歌)
悠揚的《四重奏鳴曲》把人緩緩帶入薩克斯的世界,之后的曲目則是一動一靜交叉結合,搭配合理。
不過像爵士這種隨意即興之風,即使一開場就來一曲歡呼熱烈的曲目,于我而言也是極好的。這種感受也許如同吳軍老師最初欣賞莫扎特的音樂所言:“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聽著莫扎特的音樂,望著窗外的春光秋色,實在是一種享受,但是那些為生活和生計打拼的年輕人,很難有這個心情和心態來欣賞莫扎特的音樂。”
特別認同坤坤的那句話,對于普通人而言,只要自己覺得好聽就行了,這也是一種欣賞。
最后,在《骯臟》這首曲子開演前,主持人兼樂手的一句充滿哲學的話讓我和坤坤都印象深刻,“有時候音樂過于純凈,就缺失了人性”。這就是音樂哲學吧。
常用薩克斯觀:
Soprano Saxophone高音薩克斯風(Bb調)
Alto Saxophone 中音色士風(Eb調)
Tenor Saxophone次中音色士風(Bb調)
Baritone Saxophone上低音薩克斯風(Eb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