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早在小學時我便讀過兩次邊城,只是年少不能理解其中之意,待現在又三遍重溫之時,總是通了些眉目,便斗膽一抒拙見。
? ? ? 從大體上看,這本書將沈從文先生的風格詮釋得淋漓盡致,故事背景的小山城也令人向往,撥開時代的濃云,放眼回望在那個邊陲中的居民,古舊的風俗和熱鬧的集市,與生活相切;開發未到,自然最本真的風貌也一覽無余。而在這古樸清新的地方,自然而然的萌生了純粹的青年愛情。一切都是無比的自然,而愛情朦朧中又夾雜著祖孫之間的親情,鄰里之間的友愛,體現了一種“優美中不乏婉轉,自然中不乏俗世”的人生。
? ? ? ? 從人物主體上看,女主人公翠翠的身世無疑是悲慘的,但她在祖父的撫養下 ,人如其名,玲瓏剔透,能干大方,面容姣好,“燦如春華,皎如秋月。”心思細膩,似乎是每個女孩的共同點,翠翠也不例外,“心較比干多一竅”,卻也透露著鄉下女孩的天真無暇。但好運不常在,親人離世,眷戀的人不知方向。在祖父的庇佑下,她始終如完玉一般純潔,但這樣只是撫養,只是隱瞞,不讓她有鍛煉和獨當一面的機會,真的好嗎?我覺得不見得,當祖父離世后,涉世未深的她該何去何從?祖父是否想過。其次,關于二老儺送。他出現的頻率沒有很高,但從他的側面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青年才俊。如此,應是能和翠翠相互吸引的,只惜翠翠的祖父與他的大哥(天保)的死有千絲萬縷,儺送便坐船離開了這里,讓人嘆惋。至于翠翠的祖父,他是一個正直又忠于職守的老船夫,盡心撫育自己女兒遺留下來的孩子,在撐渡船時也不貪行客的小便宜,可以說是一種最為質樸本真的村民形象。或是對翠翠的關心,想她以后可以幸福,不像自己的女兒一樣,所以對儺送和翠翠的事過于關心,間接導致了天保的死,順順的別扭以及儺送的一言難盡。他的本意是好的,但意外也突然,令人猝不及防。這一切也不能怪他,我們也很難去責怪一個好人,僅因為他做錯了一件事,最后,這位勞碌了一生的老船夫在雪夜之夜離世。沒有對孫女翠翠再說一句話,可生離死別已然發生,故事中人唯有承受。而那琉璃般潔盈的“純粹的魂,”帶給人們恒定而久遠的感動。故事的結尾開放式,誰也不知道儺送是否會回來,他和翠翠能否繼續彼此的愛戀。不過,此時答案已不重要,因為這個湘西邊城以一幅淡淡相稱的水墨畫的形式留在了每個讀者心中。
? ? ? 每一位讀者,都會為《邊城》所呈現的如此美的人性,如此淡的意境,如此清的氛圍,如此醇的回味而沉醉。多年過去,經典終未風化。
? ? ? 如此經久,便是《邊城》。
? ? ? ? ? ? ? ? ? ? ? ? ? ? 城辰寫于八年級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