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那么一個時刻,買了很多東西,之后卻發現那些東西不是自己想要的,這時候就有一個問號了,當時為什么會買呢?
對于商家來說,在現在這個信息技術、經濟飛速發展的時刻,競爭異常的激烈,所以他們在想營銷方案的時候,都是緊抓消費者的心理,那么他們會怎么做呢?
第一,商家會運用“懷舊營銷”的模式。
其實細細觀察,你會發現,無論是別人還是我們自己,我們都習慣于去懷舊。“如果那個時候,怎么樣,現在就好了。”這樣的話是不是很常聽,比如:如果那個時候,有現在這樣的漂亮衣服,那我會更美的,如果我沒酒駕,那就太好了,等等,那些懷舊的事、物、人、感情,正好能讓商家加以利用。
晨讀中提到一點,我覺得真的蠻重要的,就是心理年齡是影響消費決定和購物習慣的重要因素。這非常正確。比如兩個老奶奶,一個一直都在農村,很少用化妝品,不會打扮自己,一個從年輕的時候就過得很精致,年紀大了,仍然化著精致的妝,她們年紀相仿,但是心理年齡卻是不同的。當她們出去購物的時候,兩個人的購物習慣是不一樣的。他們會按照她們心里所想的,自己的心理年齡所指向的物品來購買。
第二,商家會運用“同儕壓力”
你有沒有發現,當你要去做一件事時候,你經常會問,誰做過?要去一個地方旅游時,你會問誰去過,或者,你會查看別人的攻略,看別人會遇到什么情況,他是怎么解決的,有什么好玩的等等,你會去看評價,當評價好時,你就會很認同他們所說的,所以你也會照著他們所介紹的去做,這就是一種同儕壓力。從根本上來說,同儕壓力也是一種,從眾行為。
知道商家會用這兩種方式來營銷后,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的來避免商家的陷阱。
回憶有的時候真的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但是我們不能讓回憶主宰了我們的現在,想更好的來選擇,我們要去分辨,所做的一些決定,是不是我們真實的需求,還是僅僅是為著過去的記憶再付費,這點特別重要,要想清楚。
其次就是我們要逐步地培養自己的判斷力,知道自己適合什么,不適合什么?對于女生來說,不同的年齡階段,穿著打扮各方面其實是不一樣的,你不可能30歲的人還打扮得很粉嫩,那樣不單單是裝嫩,也是對工作,對別人的不尊重。
關于穿衣選擇上,之前聽到過一個辦法,或許我們不是每一個人都那么會搭配自己,但是其實是有方法可以去做的,比如說,你可以去多逛一下商場,不要帶朋友去,就自己去,然后去試穿,自己感覺,什么樣類型,什么樣風格是適合自己的?或許第一次會很失敗,但是不要急,慢慢來,就這樣慢慢的一次一次的,之后你就會慢慢的發現,自己真正適合的是什么樣的,會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從而不會盲目的去買賣買。
怎么樣,今天晨讀的重點你get到了嗎?你現在能不能理智地慢慢買啦?